往期目录

《东方收藏》2024年11期

东方收藏》2024年11期
目录
东方焦点
雍乾时期清宫造办处工匠来源考释高纪洋;王亚菲;5-7
方寸之间 天下情怀——民国时期孙中山形象邮票解析金鑫;8-10
云南抗战主题版画作品艺术特征浅析李晓会;11-13
重新解读历史——一战华工纪念馆陈列策展实践王雯雯;周强;14-17
杂项珍玩
唐代月宫镜研究高悦;张荣鑫;18-20
从齐文化博物院所藏青铜豆论战国时期地域文化交流刘雅琨;21-23
题材丰富 内涵深厚——清乾隆时期动物类玉器特点初探李芳芳;24-26
学术研究
西辽河流域凤鸟岩刻的调查与研究——以康家湾子鸱鸮面岩刻为例苑嘉伟;27-29
可溶盐对陶质文物的作用机理分析郝玉洁;吴萌萌;30-32
江苏地区出土青铜乐器铭文整理研究何可;33-35
敦煌莫高窟雷公、风神图像源考陈晨;36-38
汝阴侯铜鼎铭文考释刘建生;张雷;武晓雯;39-41
邹城馆藏胡汉战争题材汉画像石赏析邓庆猛;42-45
浅谈北京汉墓中的陶踏碓封世雄;陈春娟;46-49
战国秦汉时期成都漆器的审美流变分析何昭岑;50-52
从骆驼形象看唐代的社会风貌与对外交流苏瑞晨;53-55
从17至19世纪中澳丝织品四方连续纹样看中澳跨文化交流邱美珊;朱乐怡;陈昭阳;张雅;56-58
品书读画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诗画关系研究——以《林泉高致》为例王爽;59-61
装饰性视角下的传统山水画赵婕;62-64
俗世浮华:明清园林画中的翠屏花障华辰成;65-67
尽写奇峰:张大千笔下的黄山意象霍伟涛;68-70
从《太湖鹅群》看吴冠中写意油画的东方意蕴万祖琴;71-73
中国近现代艺术中的意象表达研究——以赵无极为例滕润峘;74-76
敬畏艺术三论黄炯青;77-79
艺术品鉴
修身砺品 执着于艺——傅世亨书画创作之我见80-81
翰墨挥毫书纵意 丹青写景尽情怀——记书画家石庆云作品中的舒畅美82-83
尚古出新 墨韵传声——洪德遣书法艺术浅析张蕊;84-85
姚伯齐山水之焦墨作品赏86
博学虚怀品自高——王家骥书法赏析87
笔绘明艳之境 意品畅怀于心——石广云写意花鸟画赏析88
凌云健笔意纵横——黄洪平作品赏析89
高韵深情 坚质浩气——许立俊书法赏析90
清逸雅致 文心风骨——徐云峰书法赏析91
说陶论瓷
色韵致雅 粉润柔和——宁夏博物馆馆藏清代粉彩瓷器赏析马文婷;李雯琪;92-94
博物之窗
博物馆临时展览社教活动的策划与开展——以南京博物院“晋国”展和“归流”展为例高晗;95-97
博物馆官方网站如何更好地为实体博物馆服务——以晋商博物院官方网站为例崔璨;98-100
基层博物馆的文化传承策略探讨——以昆明地区博物馆为例张文芮;101-103
考古发现
试论北京琉璃河遗址出土的青玉凤鸟纹柄形器韩冰;104-106
驻马店夏文化初探郭建波;107-109
临沂市高铁片区L01地块墓葬考古发掘简报赵明;110-112
由“小白礁Ⅰ号”沉船看清中晚期中国与东南亚的帆船贸易毕显忠;毕文晴;113-115
文物保护
孔庙碑刻的预防性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孔健;颜建;116-118
博物馆馆藏侨批档案预防性保护探究——以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为例钟碧美;119-121
市场观察
论书画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厉锐;122-124
基于拍卖数据的李研山扇面书画价值研究侯玥媛;125-127
工艺美术
浅论内绘鼻烟壶的图绘内涵王彬;128-130
云南大理白族泥塑艺术研究李兴成;131-133
当代文房雅玩的设计思考温立武;134-136
漆线雕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分析吕济坂;137-139
文旅时代背景下对泉州石头画创作发展的思考蔡盈盈;140-142
浅论柴烧与当代美学呈现吴乐天;143-145
艺人心语
由童趣南官帽椅探析南官帽椅在仙游古典家具中的传承与发展陈志勇;146-147
由松鹤迎祥折叠交椅探讨新时期交椅类古典家具的传承与创新方鹏;148-149
柴烧:空山新雨万象归真吴乐天;150
学史力行 不忘初心吴乐天;151
艺坛走笔
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张冠男;152-154
文创天地
湘中梅山传统图符的数字化建模与创新研究夏菲;155-157
情感化理论下的文创产品研究——以邛窑器物中的植物纹样为例刘峥;罗时宝;158-160
文旅融合下苏式糕点的文创产品发展现状与设计路径研究李嘉珂;161-163
新文科背景下动态海报的信息传达趋势许银娟;164-166
非遗传承
社会教育优质项目化基地的构建与实践——以连云港市赣榆区青口镇非遗传承基地为例孙月坤;张顺东;167-169
非遗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传承与传播的路径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赵君超;170-172
 

发布日期: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