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东方收藏》2024年08期
目录
东方焦点
中华文明探源视野下初中历史教学中考古材料运用研究李苗;5-7
龙泉青瓷艺人的文化坚守李震;8-10
杂项珍玩
从山西地区出土龙形文物看龙纹的历史变迁海青;肖博;11-13
玉器金银错嵌宝石工艺创新应用研究杨琦;14-17
紫色翡翠展示效果及“变色变种效应”探讨黄德晶;黄白;18-20
品书读画
唐五代河东道寺观壁画的题材与图样马新广;程雅诗;21-23
王安石“横风疾雨”书风及宋代书家的品评王淳;24-26
《碛砂藏》扉画萨迦高僧对坐图探析张琪;27-29
元代山水画情景交融的意境美武红宇;30-32
古韵流芳——陈康侯《安居乐岁图》赏析马克凡;33-35
康有为行草《题月色龛诗卷》考释——兼谈康有为的游戏诗龙伟明;36-41
浅析漆画艺术中的风景题材王若瑜;42-44
绘画中几何元素的形态构成与视觉表现张炫;45-47
封面人物
浩瀚宇宙中的生命一叶——魏勤艺术管窥田旭中;48-54
寄深意于平淡之中——本期封面图、魏勤水彩佳作《复·兴》鉴赏田旭中;55
艺术品鉴
审美视域下的天地共生与笔墨圆融——任伟熊猫国画作品赏析刘丽芳;56-57
郭庆利金文赏评赵雪松;58-59
郭庆利书法欣赏郭庆利;58
说陶论瓷
谈谈金代磁州窑瓷枕的装饰艺术特征及其文化内涵常利剑;60-62
墨韵笔情 花卉寓祥——明清磁州窑瓷罐花卉纹饰赏析梁艳亭;63-65
学术研究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青铜器研究可视化分析刘美善;钟苏晓;黄怡铃;毕秋莹;艾彤;杨青林;66-69
图腾之美:浅谈青铜器的几何纹和饕餮纹刘景坤;王延屹;70-72
巴蜀、湘赣、闽浙地区佛塔图像的信息释读周景崇;73-75
汉代漆器纹样的艺术特征及其对现代漆艺的影响鞠烨平;76-78
对汉代生产劳动类画像石图像信息的解析与探讨张子璇;79-81
唐代八卦纹铜镜历史文化探微吕东泠;82-84
古代印谱翻刻本的特点与辨析——以一部明代《印薮》为例陈嘉雯;85-87
清代扬州漆器工艺纹样设计对中国画艺术的吸收与借鉴顾响;杨卫华;88-90
汕头骑楼建筑装饰艺术研究雍芷欣;张鹰;刘思源;王明月;91-93
博物之窗
城市文化视角下西安“博物馆之城”建设探究——以西安博物院为例周飞燕;94-96
基于体验式学习的博物馆讲解策略研究李婷婷;97-99
廉洁文化视域下文物活化利用路径研究——以“清正廉明修身齐家——肇庆市廉洁文化展”为例徐义伟;100-102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文物数字化管理方案研究秦力兴;103-105
“贞珉寓教 立德树人”拓片展研究徐瑞民;106-108
整合藏品优势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探索地区博物馆事业发展新路径胡锦文;陈龙;109-111
红色印记
新型城镇化发展视角下菏泽市革命旧址保护与利用研究陈霞;季增伟;张莹蕊;112-115
考古发现
试论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性质王名飞;116-118
四川地区明代石室墓文化初探——以青川县明代墓为例李蓉;孙禹;唐志工;马充;119-121
安徽萌坑古村清代建筑壁画初探蒋超;潘敬婷;蒋振;122-124
文物保护
基于科技手段对园林古建筑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洪兵站;125-127
成都武侯祠 古建筑保养维护的策略研究——基于“四有”原则下的日常保养维护体系构建与实践汪婧;128-130
AI背景下基于Diffusion模型的艺术作品修复研究孙渭和;131-133
“互联网+”背景下大同善化寺考古保护与智慧旅游探究赵博龙;134-136
史藏钩沉
陈介祺的陶文收藏与研究巩庆华;137-139
论晚清官员江标书画鉴藏特点齐晓莹;140-142
艺坛走笔
文旅融合视域下的太原蒙山大佛开发初探左雨;143-145
工艺美术
寿山石浮雕作品的透视原理研究徐玮;146-148
以美传艺,以文化促友谊——“大漆·奥趣”奖牌设计一席谈姚丽芳;149-151
文创天地
非遗视域下楚式漆艺的活态传承与文创设计研究周莉;段逸菲;152-154
传统纹样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汉代器物纹样为例王婷;宋雨涵;周安琪;李佳珈;155-157
域外传真
荷兰画家蒙德里安对综合材料绘画的启示与影响滑满;158-160
现象学视域下印象派绘画对光线与色彩的阐释王碧楠;161-163
夏尔丹与苏丁静物画艺术语言的比较研究——以《鳐鱼》为例田晶;董屈屈;164-166
爱德华·霍普式的现代孤独王嘉璐;167-169
综合材料绘画中构成元素的运用雷雨萌;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