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东方收藏》2024年07期
东方焦点
中国古琴在日本的流传李東明;5-7
龙门石窟的百年变迁朱佩;8-11
砚边行——福建省政协书画院书画家作品雅集(第十六回)12-15
杂项珍玩
对浙江义乌地区出土唐代铜镜的探索与研究——以义乌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为例王永平;李亮;16-19
说陶论瓷
诗文装饰在瓷器上的运用初探吴丹丹;20-22
宣城市博物馆馆藏六朝青瓷概览桑文娟;吴珍;23-25
明代青花瓷瓜果纹探究龚煜;26-28
博物之窗
做好地域优质文物资源的阐释利用——以“与华相宜——晋南西阴文化特展”为例朱识斌;29-31
文物时代价值挖掘阐释和展示传播的高度统一——以“山左邦彦——明清画像里的家国情怀”展览为例王法东;涂强;华金钢;32-34
博物馆创新传播与推广策略探究——以河北博物院为例苑潇卜;35-37
国际化视域下山丹艾黎纪念馆多语言讲解服务的实践吴永沛;38-40
博物馆展览中的文物预防性保护实践与思考——以海南省博物馆苏轼主题文物展为例李晶晶;41-43
博物馆展厅讲解秩序规范管理研究——以孔子博物馆为例王桂美;44-46
新时代背景下博物馆讲好文博故事的实践探索邢静静;47-49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博物馆研学课程设计——以“盐城历史文化游”为例顾倩;50-52
博物馆年鉴编纂的意义、特点和思考——以《海南省博物馆年鉴》为例郑棋;53-55
空间、人文、科技的三重交互——沉浸式体验在博物馆策展中的运用研究樊晨芳;56-58
学术研究
新疆额敏EKD4Y3岩画图像的当代意义研究李洪峰;59-63
以古DNA研究为视角探寻家马驯化的足迹李畅;64-66
地区视域下甲骨占卜程式的演变张洋帆;67-69
金属艺术品纹样的符号性表达研究——以古代青铜器为例祝婕;70-72
“美金”“恶金”与铁的辨析谢锐;73-75
汉风大象:论“汉三颂”的艺术特征及创作嬗变齐高峰;76-78
艺术史视域下娄睿墓陶俑的空间分类初探曹郁哲;79-81
唐代粟特式八棱杯伎乐纹样研究鲍子仪;82-84
从巩义文化遗产考察大运河与唐宋兴盛之关系徐晓楠;85-87
孔庙文化在夏金民族政权中的发展与影响张金营;88-90
汪什代海部落文物研究佛音;91-93
岭南传统建筑装饰技艺在余荫山房中的应用研究郭晓敏;何世良;94-96
品书读画
清代词臣画家花鸟画风格特点研究刘思佳;赵付佳;97-99
对水墨山水画中传统积墨染法的辨析张群;100-102
时代精神与民族使命——以第十届“青未了”展览为例任言哲;103-105
艺术品鉴_国画作品欣赏
《乡情》唐秋莎;杨卫华;106
王颖、胡秀峰作品王颖;胡秀峰;107
《颂时代新风》严一卿;胡秀峰;108
史藏钩沉
百年前的异乡记忆——威海一战华工纪念馆文物述略于雪梅;109-111
考古发现
20世纪中叶后的甲骨学研究简述贺星月;112-114
承德双峰寺水库占地范围考古调查李楠;115-117
文物保护
新疆库木吐喇石窟壁画材料的无损分析研究刘昭昭;118-120
大型古建筑文化遗产鼓胀病害修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以南京城墙为例陈启东;121-123
清代《徽郡重建太平桥记》简析徐欣仪;124-126
烟台福建会馆 歇山顶木石结构山门保护路径研究步利云;127-129
应县三门城周王庙抢险修缮保护研究孙佳欣;徐磊;130-132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探讨李扬;闫崇仁;133-135
浅谈清代孙艺、陈雪花鸟绢本画轴的修复工作桂冰冰;136-138
基于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沈阳老工业“旧址活化”研究陈炫佳;宋宛珍;邱丽杰;139-141
非遗传承
明代套版印刷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对当代非遗的思考姜奕璇;142-144
湘西竹编文化与学前儿童美育:艺术特色的浸润与传承王天祎;145-147
艺人心语
石雕物语│碧水映秋张雪慧;148
石雕物语│秋实张雪慧;149
《清曼》│石壶雕刻艺术的清新与优雅郑明忠;150
《平安》│雕琢惠安女的刚柔并济郑明忠;151
钱币大观
辽吉语钱考赫昕楠;孙国军;152-154
工艺美术
浅析福州人物题材木雕与工笔人物画中的线条表现付吟轩;马赛;155-157
浅谈漆画创作的语言维度与意境探析杨贤娟;158-160
文创天地
基于汉代玉雕螭虎纹的IP形象设计研究吴韬勇;161-163
形式与规律:美学视域下家具造型创新研究谢韵;164-166
当代文创人才培育和创新发展路径的多元化思考邢琳;黄滢;167-169
对陕西省农特产品包装视觉语言创新的思考文华;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