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介绍
严重烧伤是一种身体虚弱和创伤性损伤,会影响主要器官系统,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烧伤疼痛的管理和伤口收缩以及疤痕形成的速度是烧伤患者伤口恢复的主要挑战1。二级烧伤,进展到部分厚度的更深组织,如果不及早治疗,可能导致微血管功能障碍或死亡2,3。这些挑战仍然是这些患者长期住院以及情感和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4。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每年约有12万至18万人在寻求烧伤治疗时死亡,对人类生命构成严重威胁5。仅在美国每年治疗烧伤的费用就达十亿美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研究人员一直有兴趣研究各种潜在的药物6。
微血管功能障碍背后的各种细胞机制已被报道,包括促凋亡蛋白、炎症介质的上调以及血管损伤引起的血栓形成3,7。在烧伤中,缺血再灌注损伤也是氧化应激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因为它会导致活性氧(ROS)的形成。因此,ROS 物种的产生是烧伤氧化应激背后机制的原因8。此外,烧伤创面引起的血管生成减少和过度炎症是延迟皮肤再生和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两个主要因素9-11。因此,烧伤期间多种病理生理生物标志物的参与可能有助于应对重要的挑战,包括疼痛管理和伤口收缩率。
Bisacurone 以其多种药理潜力而闻名,因为它可以抑制 ROS 生成并防止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诱导的活化 B 细胞核因子 kappa 轻链增强子 (NF-κB) 激活12。Bisacurone 还具有抗炎特性,从而抑制炎症蛋白,如 TNF、诱导型一氧化氮 (iNOS) 和环氧合酶-2 (COX-2)13。根据之前的一项研究,已知比沙库隆可下调血管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抑制 TNF-α 刺激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中的 ROS14。此外,据报道 bisacurone 下调 NF-κB 的表达15通过引起 B 细胞抑制剂 α 中 kappa 轻多肽基因增强子的核因子磷酸化16。这些促炎细胞因子的抑制表明比沙库隆具有巨大的抗炎潜力。因此,比沙库隆的多重抑制潜力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加快烧伤伤口的愈合速度。
因此,当前的研究旨在了解比沙库隆对实验大鼠模型烧伤创面的作用机制。
方法
双沙库隆凝胶的制备及表征
将冰醋酸 (0.5%) 添加到所需水的一半中。加入称量的壳聚糖并缓慢搅拌。溶胀后,加入剩余量的水并混合。使用前将凝胶在室温下放置过夜以除去气泡。然后加入所需量的双沙库隆溶液,最终浓度为2.5%、5%、10%。为了检测制剂对于局部给药的适用性,对制剂的特性进行了评估,例如pH、粘度和铺展性。
根据之前的研究选择了双沙库隆的三个浓度(即2.5%、5%和10%)17 号-20。
粘度
布氏粘度计 LVDV-E 型用于测定制剂的粘度。将制剂放入取样管中。制剂在 25 ± 0.5 °C 下以 50 rpm 的转速进行测量。
pH值的测定
使用校准的 pH 计(Mettler Toledo,瑞士)检测制剂的 pH 值。测定进行四次。
铺展性
为了确定配方的涂抹性,将 100 mg 空白和双糖库隆凝胶转移到 32 °C 的玻璃板中心。该板被压在另一板下。1分钟后,除去重物,测量铺展面积的直径(cm)。
体外药物释放研究
一个体外还进行了双沙库隆从壳聚糖凝胶制剂中的释放研究。简而言之,将 1 mL 浓度为 2 mg/mL 的壳聚糖凝胶-双沙库隆制剂置于孔径为 12,000 Da 的透析囊中,并将该囊浸入含有 15 倍高体积的持续搅拌的接收容器中32 ± 0.5 °C 下的不含药物的磷酸盐缓冲液 (pH 5.8)。在指定的时间段,从接收容器中取出样品(3 mL)并补充新鲜的缓冲液。以0.5、1、2、3、4、5、6、7、8、10、12和24小时的预定时间间隔抽取样品。然后在 Shimadzu LC2030 C Prominence-i(日本)系统上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样品进行分析,该系统配备有带高压切换阀的四元低压梯度溶剂输送 LC2030 泵、在线 LC2030 脱气装置、高-高灵敏度LC2030紫外(UV)检测器和大容量柱温箱。在 Kinetex C-18 色谱柱(100 A°,250 mm × 4.6 mm,孔径 5?? μm)中进行分离。
流动相由使用 0.2% 甲酸:乙腈 (65:35) 的低压梯度等度洗脱组成,流速为 0.8 mL/min,进样体积为 10 μL。所有溶液均经过脱气并通过 0.45 μm 孔径的过滤器过滤。在整个分析过程中,色谱柱保持在 26 °C,紫外 (UV) 检测器设置为 254 nm。
双沙库隆凝胶对烧伤创面模型作用的测定
动物
成年Sprague Dawley大鼠(雄性,180-220g)购自哈尔滨市第五医院。实验方案(批准号ETH20220715)经哈尔滨市第五医院批准,并按照国立卫生研究院实验动物护理和使用指南进行。大鼠饲养环境温度为 24 ± 1 °C,相对湿度为 45-55%,暗/光周期为 12:12 小时。在整个实验方案中,动物可以自由获取标准颗粒饲料和过滤水。所有实验均于上午9点至下午5点在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烧伤科进行。
实验组、烧伤创面的诱导和治疗
将大鼠分为以下各组(每组n = 15):
第一组:正常:大鼠接受剃毛手术,没有烧伤,并且在整个研究方案中未受到干扰;
第二组:载体对照:大鼠烧伤,局部用白色石油凝胶(1%)治疗20天;
第三组:磺胺嘧啶银(SSD)治疗:大鼠烧伤,局部用SSD凝胶(1%)治疗20天;
第四组:比沙库隆(2.5%)治疗:大鼠烧伤,用比沙库隆凝胶(2.5%)局部治疗20天;
第五组:比沙库隆(5%)治疗:大鼠烧伤,用比沙库隆凝胶(5%)局部治疗20天;
第VI组:比沙库隆(10%)治疗:大鼠经历烧伤并用比沙库隆凝胶(10%)局部治疗20天。
根据先前建立的方法创建二级烧伤(I 组除外)21。简而言之,用电动剪从每只大鼠的背部表面剃掉毛皮,然后通过腹膜内(ip)注射用3%戊巴比妥(10mg/kg体重)麻醉大鼠。将大鼠放置在具有矩形开口的预制模板中,以暴露背部皮肤表面区域并保护其余皮肤免于直接暴露。烧伤面积限制在约25毫米2与模板。将 2 mL 体积的混合燃料(原液:汽油,25 mL;95% 酒精,60 mL;松香,60 g;甘油,5 mL;二甲苯,5 mL)涂抹到每个伤口上。将燃料均匀涂抹在每只大鼠的背部皮肤上,用明火点燃,燃烧20 s。随后用湿布尽快将火扑灭。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变化以确定损伤深度。从创建之日起,将双沙库隆凝胶或 SSD 霜涂抹在伤口部位。
行为、生化、分子和组织病理学参数的测定
伤口面积和伤口收缩的测量
由一位对治疗视而不见的观察者在数码相机(Fuji,S20 Pro,日本)的帮助下,在不同的日子(即第 2、4、8、12、16 和 20 日)记录伤口区域的逐渐变化。随后,通过在毫米级方格纸上描画伤口来测量伤口面积。使用其他地方报道的公式将伤口收缩计算为原始伤口面积缩小的百分比22,23。
上皮化周期的测定
通过观察焦痂从烧伤创面脱落而不留下原始伤口所需的天数来监测上皮形成期24。
缩爪阈值的测定
为了评估烧伤期间的疼痛刺激,在不同的日子(即 4、12 和 20)平行评估机械触觉异常性疼痛(非伤害性机械刺激)的缩爪阈值,如先前方法中所述25,26。简而言之,使用具有不同强度的校准弯曲力(以克为单位)的冯弗雷毛发(IITC,伍德兰希尔斯,美国)向每组大鼠传递不同强度的间断机械刺激。阈值的标准(以克为单位)等于在 10 次试验中引起爪子缩回 5 次的细丝,即 50% 响应。
血细胞计数的测定
第21天,在乙醚麻醉下对大鼠进行麻醉,并使用眼眶后穿刺技术将血液收集到含有EDTA-Na盐的试管中。测量白细胞(WBC)、血小板、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内源性抗氧化酶水平、水和羟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采血后,颈椎脱位处死大鼠,迅速取出创面组织,-80℃保存用于生化参数。对随机动物 (n = 6) 的一部分组织进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MDA 和一氧化氮 (NO) 的测定,如前所述在伤口组织中进行测定26,27。另一部分组织 (n = 6) 用于评估水和羟脯氨酸含量,如前所述28,29。
TNF-α、IL-1β 和 IL-6 的测定
使用大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测定伤口组织(另一组随机动物 [n = 6] 的一部分组织)中的 TNF-α、白细胞介素 (IL)-1β 和 IL-6 水平) 定量试剂盒(Bmethyl Laboratories Inc., Montgomery, TX,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GF-β和VEGF-c mRNA和蛋白表达的测定
来自另一组随机动物 (n = 6) 的组织的剩余部分用于使用逆转录 (RT) 测定转化生长因子 β (TGF-β) 和血管内皮生长 (VEGF)-c mRNA 表达水平-如前所述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26而蛋白质表达是使用先前描述的方法通过蛋白质印迹测定来评估的30。
在 RT-PCR 过程中,根据制造商的说明(MP Biomedicals India Private Limited,印度)从皮肤组织中提取总 RNA。使用基因特异性引物在 DNA 热循环仪(Eppendorf India Ltd,Chennai,India)中扩增 PCR 混合物。TGF-β 的引物(上游:5'-CCCTGATGAGATCGAGTACATCTT-3';下游:5'-ACCGCCTCGGCTTGTCAC-3';扩增子大小:165)、VEGF-c(上游:5'-GTTCTTCAATACGTCAGACATTCG- 3';下游:5'-CATTATCTTTGCTGTCACAAGAGC-3';扩增子大小:309)和 β-肌动蛋白(上游:5'-GTCACCCACACTGTGCCCATCT-3';下游:5'-ACAGAGTACTTGCGCTCAGGAG-3';扩增子尺寸:764)由制造商(印度 MP Biomedicals India Private Limited)提供。PCR 产物在 1% 琼脂糖凝胶上运行并用溴化乙锭染色。通过分析 Image J 程序(版本 1.33,Wayne Rasban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贝塞斯达,马里兰州)上的凝胶图像,生成不同组实验中条带强度的光密度数据来评估基因表达。将条带强度与组成型表达的β-肌动蛋白进行比较,β-肌动蛋白控制样品加载和完整性。mRNA 的强度根据每个样品的 β-肌动蛋白 mRNA 的强度进行标准化,结果表示为 PCR 产物/β-肌动蛋白 mRNA 比率。
使用蛋白质印迹法评估伤口组织中TGF-β和VEGF-c的蛋白水平。简而言之,将伤口组织在组织蛋白提取试剂(Thermo Fisher Scientific,Inc.)中进行超声处理。将裂解物在 4°C 下以 10,000 xg 离心 10 分钟。使用二辛可宁酸(BCA)测定试剂盒(Beyotime 上海,中国)在冰上测定蛋白质浓度 30 分钟。等量提取的蛋白质样品(50 μg)通过1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并转移到聚偏二氟乙烯膜上。将膜用 5% 脱脂奶粉在 37°C 下封闭 1 小时,并在 4°C 下与识别 TGF-β、VEGF-c 和 GAPDH 的一抗一起孵育过夜。使用抗兔辣根连接的 IgG 作为二抗,将其在37℃下孵育2小时。使用化学发光试剂盒(Bio-Rad Laboratories, Inc.)观察蛋白质条带,并以 GAPDH 作为上样对照。
组织病理学检查
使用伤口组织样本(n = 3)来评估组织病理学改变。将样品固定在 10% 缓冲福尔马林中,处理并用石蜡封闭,然后切成 5 μm 切片并用苏木精和伊红(H 和 E)染色。以 100 倍的放大倍数拍摄显微照片。分析表皮、单核和多形核细胞的再上皮形成、新血管形成或新血管形成,以对表皮或真皮重塑进行评分。
样本量和统计分析
样本量是根据功效分析方法计算的,考虑了 30% 的预期损耗
结果
双沙库隆凝胶的表征
24 小时内,壳聚糖凝胶中双沙库隆的释放率为 98.72 ± 0.59%。发现凝胶制剂的释放动力学是一级的。该结果表明双沙库隆从凝胶中的释放速率随时间变化。双沙库隆凝胶(2.5、5和10%)的pH值分别为5.39±0.03、5.59±0.05和5.46±0.04,处于人体皮肤的正常pH范围内,而粘度为420.90±3.92,分别为 430.50 ± 4.02 和 442.70 ± 5.33 cps,这表明随着扭矩和剪切应力的增加。这些配方的铺展时间分别为 4.54 ± 0.05、4.84 ± 0.04 和 5.11 ± 0.05 cm,表明它们在适用性或铺展能力方面几乎相同
双沙库隆治疗对大鼠伤口收缩率的影响
与第 4 天的载体对照相比,SSD (1%) 治疗组开始表现出显着更高 ( p < 0.05) 的伤口闭合百分比。与第 8 天的载体对照相比,比沙库隆 (10%) 表现出明显更高的伤口闭合百分比( p < 0.05)。这种模式在第 12 天、第 16 天和第 20 天在比沙库隆 (10%) 和 SSD (1%) 治疗组中持续存在。在第 16 天,比沙库隆 (5%) 表现出比对照组更显着的改善 ( p < 0.05)。车辆对照组。第 20 天,比沙库隆凝胶(5% 和 10%)显示出比媒介物对照显着(p < 0.05)增强伤口闭合和更好的伤口愈合(无花果。1b和1c)。
双沙库隆治疗对大鼠上皮化周期的影响
与载体对照组相比,SSD (1%) 的上皮形成时间显着缩短( p < 0.05)。同样,对于双沙库隆(5% 和 10%)组,与载体对照相比,上皮化时间显着缩短(p < 0.05),而双沙库隆(2.5%)组的缩短时间并不显着
双沙库隆治疗对大鼠缩爪阈值的影响
在第 4、12 和 20 天,载体对照显示出显着的 ( p < 0.05) 反应,缩爪阈值低于正常组。第 4 天表明,比沙库隆 (10%) 和 SSD (1%) 治疗组的缩爪阈值反应显着高于赋形剂对照组( p < 0.05)。第12天,与载体对照组相比,SSD(1%)和比沙库隆(5%和10%)治疗组的缩爪阈值显着增加( p <0.05)。第 20 天,用双沙库隆(5% 和 10%)治疗的组表现出显着(p< 0.05)比载体对照组增强了缩爪阈值,而在 20 天的时间内,比沙库隆 (2.5%) 没有显着改变对缩爪阈值的反应性(图1d)。
双沙库隆治疗对血细胞计数的影响
载体对照大鼠的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显着高于正常大鼠(p < 0.05)。与载体对照大鼠相比,用 SSD (1%) 治疗的大鼠的 WBC、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显着降低( p < 0.05)。与载体对照大鼠相比,比沙库隆(5% 和 10%)大鼠的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水平显着受到抑制(p < 0.05)。
双沙库隆治疗对大鼠创面组织氧化亚硝化应激的影响
赋形剂对照组的GSH 和 SOD 水平显着低于正常组( p < 0.05)。与赋形剂对照组相比,SSD (1%) 治疗组的 GSH 和 SOD 水平显着升高 ( p < 0.05)。双沙库隆(5% 和 10%)组的 GSH 和 SOD 水平显着高于赋形剂对照组(p < 0.05),但双沙库隆(2.5%)对此没有任何显着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载体对照中的MDA和NO水平显着升高(p <0.05)。SSD (1%) 治疗组的MDA 和 NO 活性比载体对照组显着降低 ( p < 0.05)。双沙库隆(5% 和 10%)组的 MDA 和 NO 水平显着低于媒介物对照组(p < 0.05)。在三个治疗组中,双沙库隆 (10%) 组的 MDA 和 NO 活性水平最低。然而,SSD (1%) 治疗组的 MDA 和 NO 活性水平低于比沙库隆。双沙库隆 (2.5%) 治疗并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性,也没有表现出 NO 和 MDA 活性的重大改善(表3)。
双沙库隆治疗对大鼠创面组织含水量和羟脯氨酸水平的影响
与正常组相比,载体对照组的羟脯氨酸含量显着降低(p <0.05)。SSD (1%) 治疗组的羟脯氨酸水平显着高于媒介物对照组( p < 0.05)。双沙库隆(5% 和 10%)治疗组的羟脯氨酸水平显着高于媒介物对照组(p < 0.05),但双沙库隆(2.5%)中的羟脯氨酸水平在统计学上不显着(表格1)。
与正常组相比,赋形剂对照组的水含量百分比显着较高(p <0.05)。另一方面,接受 SSD (1%) 处理的组含水量比载体对照组显着降低 ( p < 0.05)。此外,与赋形剂对照相比,双沙库隆(5%和10%)处理组的水含量比例显着降低(p < 0.05),而双沙库隆(2.5%)对降低伤员水含量没有显着效果。大鼠组织(表格1)。
双沙库隆治疗对大鼠创面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的影响
载体对照组的TNF-α、IL-1β 和 IL-6 水平显着高于正常组 ( p < 0.05)。与载体对照组相比,SSD (1%) 治疗组的 TNF-α、IL-1β 和 IL-6 水平显着降低(p < 0.05)。与载体对照组相比,比沙库隆(5% 和 10%)组的TNF-α、IL-1β 和 IL-6 浓度显着受到抑制(p < 0.05),但比沙库隆组(2.5%)则没有显着抑制( p < 0.05)组(表 3)。
双沙库隆治疗对大鼠创面组织TGF-β、VEGF-c mRNA表达的影响
载体对照组皮肤组织中 VEGF-c 和 TGF-β mRNA 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着下调( p < 0.05)。SSD (1%) 治疗组的VEGF-c 和 TGF-β 水平显着高于载体对照组( p < 0.05)。与载体对照组相比,双沙库隆 5 和 10% 组显示 VEGF-c 和 TGF-β mRNA 表达显着上调(p < 0.05),但该水平低于 SSD(1%)治疗组(p < 0.05),而双沙库隆 (2.5%) 的结果并不显着
双沙库隆治疗对大鼠创面组织TGF-β、VEGF-c蛋白表达的影响
载体对照组中 TGF-β 和 VEGF-c 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正常组(p < 0.05),而 VEGF-c 和 TGF-β 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强(p < SSD (1%) 治疗组比媒介物对照组低 0.05)。双沙库隆(5% 和 10%)也表现出显着更高(p< 0.05) 与媒介物对照相比,TGF-β和VEGF-c蛋白的表达,这显示出血管生成蛋白VEGF-c和纤维化相关蛋白TGF-β对伤口愈合过程和抑制疤痕形成的积极影响。与标准 SSD (1%) 治疗组相比,比沙库隆 (10%) 治疗组的 VEGF-c 蛋白表达较高。双沙库隆(2.5%)组的结果在统计学上不显着,并且没有表现出对疤痕和伤口愈合过程的任何保护作用(无花果。2c和2d)。
双沙库隆治疗对大鼠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图3a描绘了皮肤组织的正常结构,没有任何水肿、炎症浸润或坏死。在媒介物对照组中,未经治疗的伤口显示出延迟的愈合活性,其中上皮再生较少且上皮表皮层很少。真皮层显示巨噬细胞、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高度浸润,没有新血管形成,也没有肉芽形成。图3b)。与媒介物对照组相比,双沙库隆(5%和10%)治疗组的愈合伤口大多重新上皮化,其中存在多层表皮上皮细胞(p <0.05)。真皮层被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轻微浸润,而坏死组织被治愈并被富含成纤维细胞和新形成血管的肉芽组织所取代。无花果。3d和3e)。SSD (1%) 治疗组的组织切片显示完全的上皮再生,肉芽显着增加 ( p < 0.05),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浸润最小化,并有新形成的血管。
讨论
本研究观察到双沙库隆凝胶对大鼠烧伤创面炎症和氧化应激的积极效果。本研究中炎症反应的调节是通过评估炎症过程中涉及的各种炎症标志物(如 TNF-α、IL-1β 和 IL-6)水平来观察的。32,33。与载体对照相比,比沙库隆凝胶在降低这些促炎介质的水平并降低伤口部位其他趋化信号分子增殖的风险、促进伤口愈合方面表现出更大的反应。
研究表明,随着上皮化率的增加,由于角质形成细胞对表皮的修复而促进伤口愈合。只有在上皮再生的情况下伤口才被认为是愈合的34。在本研究中,由于上皮细胞的再上皮化和角质形成细胞从伤口边缘迁移到裸露区域,与载体对照相比,比沙库隆凝胶显着缩短了上皮化周期。羟脯氨酸是胶原蛋白合成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可作为胶原蛋白水平的指标,为皮肤和器官提供稳定性和结构生长。伤口期间胶原蛋白的分解释放出游离的羟脯氨酸,从而使其成为组织中胶原蛋白含量的标志35。羟脯氨酸水平升高表明胶原蛋白合成和细胞增殖,这有助于伤口愈合。在我们的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双糖库隆凝胶的羟脯氨酸水平显着增加,这表明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蛋白的稳定性。
伤口愈合级联主要受到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影响,ROS水平升高导致GSH、SOD、MDA和NO的改变32,36,37。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是抵御烧伤中活性氧的抗氧化酶。此前已有研究表明,烧伤后组织血浆中的 SOD 水平会降低,因为 SOD 抗氧化应激活性增加38-40。临床发现外源性 SOD 疗法可有效对抗烧伤患者的脂质过氧化41。然而,组织缺血和烧伤引起的氧化应激会导致细胞内谷胱甘肽水平的消耗42-44。先前的研究表明,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药物可以在烧伤期间刺激 GSH 活性45。一氧化氮是一氧化氮合成酶产生的自由基46,47。当NO与超氧阴离子反应时,会生成氧亚硝酸盐或过氧亚硝酸盐,在组织中产生高水平的氧化应激,从而使氧氧化反应失衡48,49。先前的研究表明,通过抗炎作用抑制 NO 的活性可以减少烧伤中的氧化应激50。在目前的研究中,比沙库隆凝胶发挥了其抗氧化潜力,从而提高了抗氧化酶(如 SOD 和 GSH)的消耗水平,降低了 MDA 和 NO 水平,并上调了伤口愈合阶段。
血管生成通过进入伤口凝块并在整个肉芽组织中组装成微血管网络来从旧血管中产生新血管,这对于伤口愈合至关重要。参与伤口血管生成的血管生成细胞因子包括 VEGF 和 TGF-β,它们充当血管生成刺激剂并刺激内皮细胞增殖51,52。VEGF 还调节整合素受体以形成新血管53,54。转化生长因子-β 作为成纤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趋化分子,促进内皮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在伤口部位的沉积55,56。组织病理学表明,在本研究中,由于血管生成、内皮细胞生长和迁移减少,对照组新形成的血管非常少。烧伤组织缺氧导致 VEGF 和 TGF-β 表达减少,是导致新血管形成不及上皮化减少的主要原因。Bisacurone 凝胶显示血管生成、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增加,以及 VEGF 和 TGF 的高表达,表明伤口愈合加速。
众所周知,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响应炎症而产生 VEGF,有助于伤口愈合,促进血管生成、胶原合成沉积和内皮细胞形成34,57,58。VEGF 刺激内皮细胞并参与靶位点的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与KDR受体结合,刺激NO合成酶的活性,增强NO的刺激作用,增加伤口部位的血管舒张和血管通透性59,60。清创后,血小板将 VEGF 释放到伤口中,促进巨噬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研究表明,VEGF 通过成纤维细胞刺激胶原蛋白合成和角质形成细胞迁移。此外,VEGF 的分泌会触发其他生长因子的释放,从而促进修复61-63。在我们的研究中,与载体对照相比,双沙库隆凝胶的 VEGF 水平显着升高,显示伤口愈合加速、血管通透性、内皮细胞迁移和损伤部位新血管形成。双糖库隆凝胶增加 TGF-β 的表达,表明它促进成纤维细胞迁移和增殖,并且与伤口愈合过程中调节胶原蛋白合成有关。
烧伤期间疼痛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压力/焦虑与疼痛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在烧伤疼痛刺激期间,C 纤维释放 P 物质和神经激肽 A,刺激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引起炎症疼痛信号以应对压力64-66。这种应激反应会在神经内分泌、伤害性和炎症水平上产生疼痛67,68。此外,应激信号可以增加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减少细胞分化和增殖69,70。在当前的研究中,在双沙库隆凝胶的伤口愈合过程中,与媒介物对照相比,伤害性疼痛水平大幅下降。对疼痛阈值增加和对疼痛的延迟戒断反应等特征的评估表明,比沙库隆凝胶有利于烧伤期间的疼痛管理。
最近,合欢凝胶和芦荟凝胶等草药软膏对烧伤患者的愈合效果有所改善,且没有副作用71然而,虽然局部应用合成药物(例如 SSD、硝酸铈和硝酸银治疗)来治疗烧伤创面,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例如结晶尿或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肾脏疾病(呋喃西林治疗后)、耳毒性(氯己定治疗后),以及甲状腺和肾功能障碍(聚维酮碘治疗后)72。此外,应更多地研究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菌作用的双沙库隆等外用制剂在治疗烧伤方面的作用,因为在临床测试中它们对全身功能的不良影响可能较小。
结论
双沙库隆改善了实验大鼠继发烧伤伤口的愈合过程。Bisacurone 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和氧化应激(SOD、GSH 和 MDA)展现其潜力,从而加速血管生成(羟脯氨酸、TGF-β 和 VEGF-c)、成纤维细胞的过程增殖和内皮细胞迁移。这些发现表明,比沙库隆凝胶具有抗炎、抗氧化和血管生成特性,可以成为治疗继发性伤口的潜在候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