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高危及以上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联合胱抑素C检测的临床意义

1. 简介

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升高的疾病,可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可伴有心脏、血管、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1-3]。高血压的病因有很多,可分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没有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39mmHg和/或舒张压≥89mmHg;高血压按照血压水平分为1级、2级、3级。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被归类为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物;尽管血压低于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4, 5]。为了探讨血清尿酸和胱抑素C在不同级别高血压中的临床意义,本次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经确诊为高血压患者。对高危和极高危进行诊断和分类后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高危和极高危的血尿酸和胱抑素C浓度变化;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2. 方法

2.1. 研究对象

1051例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患者来自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危和极高危患者;其中,进行比较的男性为532人,女性为519人,χ 2 = 0.3216,P = 0.57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级高血压高危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男12例,女9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 0.8571,P = 0.3545);高危病例32例(男19例,女13例),男19例,女13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2.2500,P = 0.1336)。二级高血压高危病例495例(男性248例,女性247例),男性248例与女性247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040,P=0.9493);其中,极高危病例95例(男性37例,女性58例),经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9.2842,P = 0.0023)。Ⅲ级高血压高危人群144例(男性81例,女性63例),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4.5000,P = 0.0339);极高危病例264例,其中男性135例,女性129例,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727,P=0.6015)。具体结果见下表1 。本研究所有入组病例均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日期:2022年1月1日,批准号:2022010102),患者本人或其家属同意并签字后方可进入研究。

2.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高血压的风险分为四个级别: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和极高风险。其中,1)一级高血压,无危险因素或并发症史时称为低危组,有1~2个危险因素时称为中危组,有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时称为高危组或靶器官损害,并且当存在并发症和合并糖尿病时是非常高风险的人群。2)没有危险因素和病史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称为中危组。具有1~2种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也可称为中危组。当存在3个以上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时,称为高危人群。当合并糖尿病或其他临床并发症时,称为极高危人群。3)当患者为三级高血压时,即使没有危险因素和病史,也称为高危人群。无论是否存在1~2种其他危险因素、>3种其他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以及临床并发症和糖尿病,均称为极高危人群。本研究的纳入标准为选取各级高血压高危和高危患者,排除标准为高血压低危和中危患者。

2.3.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血清3ml,冰箱保存备用;采集所有患者血清后,采用贝克曼库尔特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尿酸和胱抑素C浓度,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清尿酸;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胱抑素C;记录所有数据并制成表格,统计分析不同程度高血压患者高危组和极高危组间胱抑素C和尿酸的差异。

2.4. 参考区间

血尿酸的预期值可能会因年龄、性别、样本类型、饮食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每个实验室应验证预期值对其人群的可转移性,并在必要时根据良好实验室规范(GLP)确定自己的参考范围。用于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病史、临床检查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评估。根据相关指南,确定参考区间为:尿酸:男性:208~428μmol/L;女性:155 - 367 μmol/L。

胱抑素C参考区间来源于120名健康个体的实验数据,仅供参考;由于地区、性别、年龄等差异,本实验室确定的参考区间为:胱抑素C:0.55~1.05mg/L。

2.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男女病例比较采用x 2检验;各组血清尿酸、胱抑素C浓度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Ⅰ、Ⅱ、Ⅲ级高血压高危人群血尿酸浓度比较,t值分别为0.4190、0.0804、0.9455,P值分别为0.3396、0.4683、0.1726;Ⅰ、Ⅱ、Ⅲ级高血压高危人群血胱抑素C浓度比较,t值分别为0.7879、0.4528、1.1951,P值分别为0.2200、0.3276、0.1165。各组血尿酸、胱抑素C浓度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血尿酸、胱抑素C浓度检测在不同水平的人群中不具有特异性。高血压风险高;比较高血压Ⅰ、Ⅱ、Ⅲ风险极高人群的血尿酸浓度;t值分别为3.1793、2.5216和1.5682,P值分别为0.0014、0.0082和0.0593。比较Ⅰ、Ⅱ、Ⅲ类高血压高危人群的血胱抑素C浓度;t值分别为1.9602、1.1298和2.1315,P值分别为0.0287、0.1331和0.0171。极高危组高血压患者II级与III级血尿酸浓度比较、I级与III级胱抑素C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组间血尿酸和胱抑素C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血尿酸和胱抑素C检测在极高危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讨论

高血压根据发病及病情进展可分为缓慢进展型和快速进展型,其中缓慢进展型较为常见[6-9]。缓慢进行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1)早期表现:早期大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血压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是晚期精神障碍所致;早期血压只是暂时升高,以后随着病情进展血压持续升高,并累及脏器。2)脑部表现:常见头痛、头晕。常因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抗高血压药物。血压急剧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短暂性偏瘫、失语等。 3)心脏表现:早期心脏功能代偿,但症状不明显;后期心脏功能失代偿,出现心力衰竭。4)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降低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质、管型及红细胞。尿液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和尿素清除受损;出现氮质血症和尿毒症。5)动脉变化。6)眼底变化;快速进展型高血压,也称为恶性高血压,占高血压疾病的1%;它可以从缓慢进展的类型突然改变,也可以引起疾病。恶性高血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见的是30-40岁。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超过17.3Kpa(130mmHg),并有乏力、口渴、多尿等症状。视力迅速下降,眼底视网膜出血、渗出,常可见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迅速出现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不全。还可发生心力衰竭、高血压脑病和高血压危象,多数患者因病情进展较快而死于尿毒症。

高血压可分为三个阶段[10-13]:第一阶段:血压达到确诊的高血压水平,无心、脑、肾损害的临床体征。第二期:血压达到确诊的高血压水平,且有下列情况之一:1)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扩大。2)眼底检查发现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3)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第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2)心力衰竭。3)肾功能衰竭。4)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视神经乳头水肿。5)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绝大多数患者高血压病因不明,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5%以上。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和肾上腺疾病以及内分泌高血压引起的。

肾损害是高血压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不易被早期发现和诊断[14, 15]。临床评估肾损害的检测指标,如血尿酸(UA)、胱抑素C(CysC)等指标在评估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16-19]。高血压是临床多发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治疗多采用降压药物,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部分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仍存在靶器官损害。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II级高血压极高危患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女性II级高血压极高危患病率II级高血压高于男性;男性与女性Ⅲ级高血压高危程度患者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说明男性Ⅲ级高血压高危患病率高于女性。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高血压I、II、III级高危人群之间血清尿酸、胱抑素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高血压的诊断不存在特异性。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血清尿酸和胱抑素C浓度的检测;极高危组高血压患者II级与III级血尿酸浓度比较、I级与III级胱抑素C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尿酸、胱抑素C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5. 结论

极高危组高血压患者II级与III级血尿酸浓度比较、I级与III级胱抑素C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尿酸、胱抑素C浓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血清尿酸和胱抑素C的检测可为临床诊治极高危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

发布日期: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