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中国文学研究
河南当代作家笔下的“文化黄河”书写——以李凖、何向阳、马新朝的创作为例靳瑞霞;4-6
从元代散曲中的八仙形象书写看元代文人的隐逸心态黎莹;7-9
论曹禺戏剧中的女性形象唐添玥;10-12
论蒋捷词中的自我形象杜娇;13-16
《红楼梦》中的教育教学方法对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的启示闫诺诗;17-19
从《颜氏家训》看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习俗梁音;20-22
外国文学研究
英语文学翻译中艺术语言处理原则探析杨丽;23-25
戏剧与影视学研究
话剧舞台表演中的角色构思与设计策略探析罗丹妮;26-28
戏剧表演中形体语言运用探析孙叮咚;29-31
论规定情境在表演中的重要性刘恒阳;杨欢;32-34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化创作——以敦煌文化为例呼鸿翔;35-37
动画视阈下的系列化IP路径构建研究张歆钰;38-40
主旋律影视作品的思政育人功能研究叶思瑶;41-43
融媒体时代影视鉴赏课程思政育人路径研究仲伟仡;44-46
微电影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实践探析陈梅丽;47-49
文艺理论研究
邱望湘古诗词艺术歌曲《秋思》《虞美人》演唱探析周欣;50-52
双簧乐器在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下的衍变与发展探析张钰;53-55
从音乐隐喻论α脑波音乐的心理疗愈功能张新钰;56-58
红色音乐融入青少年美育的价值研究马聪;程旭;59-61
现实主义戏剧在舞台空间中的表达探析郭佳妮;62-64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探究郭黎莅;65-67
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播和发展路径探析刁碧树;68-70
陕西高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探究贾宇杰;陈阳;71-73
文化与传播
自媒体时代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播路径研究苗润笛;74-76
国潮品牌的兴起与提升策略研究卢冰;77-79
北宋元祐年间贡举制度改革探究——以进士科省试为例武卓越;80-82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化馆服务创新发展研究李桂玲;83-85
博物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探究薛姣;张金玉;86-88
美术馆助力青年美育发展策略研究王洪涛;89-91
海外中文教育中的中华文化认同培育策略研究巩若宁;92-94
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策略探究陈宇;95-97
语言学研究
词语的感情色彩分析及教学实践初探徐雯雪;刁小卫;98-100
汉语国际教育的新局面与发展对策研究刘妍;101-103
图书情报学研究
红色文献融入地方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与实践探索刘倩冷;104-106
新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管理研究刘梦平;107-109
公共图书馆的少儿阅读推广创新策略探析姜莉萍;110-112
教育理论与实践
以“两个立足”扛起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新使命倪振林;113-115
文化润疆背景下开展高校艺术教育的路径探析马云翔;116-118
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和策略探究王琪;119-121
课程思政融入声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陈家宁;122-124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校琵琶教学改革研究李思柳;李茜丝;杨硕;125-127
合唱艺术在普通高校素质教学中的美育价值探究王成程;128-130
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现状及改革研究刘晶晶;131-13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技能课程改革研究苗启田;134-136
吉林省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研究王亚平;137-139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研究李凌芬;140-142
“立德树人”背景下思政元素与高职音乐课堂的结合研究成勇;143-145
“互联网+”视域下高校艺术类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李芸杉;146-148
论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胡鑫;149-151
探析高职舞蹈教学的实施策略柯庆军;152-154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以玉溪师范学院泰语专业为例曹凌静;155-157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开放教育教学资源应用研究高婧;158-160
孙永辉作品孙永辉;2
赵笙言、杜秋磊作品——滑雪护目镜之无限想象赵笙言;杜秋磊;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