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收藏与投资》2024年09期
目录
笔墨丹青
元代山水画中的尚逸之境——以赵孟頫为例冯俊乐;胡秀峰;1-3
仇英山水画文人趣味的形成及影响探析郭敏帆;4-7
画意诉情浓——吴伟《武陵春图》研究付达奇;8-10
《峄山碑》书法艺术特征赏析陈慕湜;11-13
馆藏撷英
泸州市博物馆藏高树14件作品之管窥洪叶;14-17
烟台市博物馆馆藏清代玉器赏析——以馆藏四件珍品玉器为例孙纬陶;18-21
从馆藏吕梁地区出土青铜器看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肖卫华;22-24
珍品集萃
商周时期动物形青铜酒器艺术鉴赏张修睿;25-27
龙年话玉龙:周代虢国国君虢仲墓出土的玉龙张静;杨海青;燕飞;28-31
木根雕作品的艺术之美陈忠;32-34
清代镂雕满金漆花鸟纹拔步床的纹饰寓意与特点刘蒋;35-37
探析三星堆青铜器物审美特征王上;38-40
博古新知
宝丰清凉寺汝窑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创新赵雨祺;41-43
唐以前的听琴类图像梳理彭娅芬;44-46
古代设计思想对现代美学设计的影响分析易晶;47-49
莒县大汶口文化陶尊刻画符号表音地名新解李仕琼;50-53
永州摩崖石刻文化传播途径研究曹圆;王炜;54-56
传统龙泉窑青瓷研究创新夏嘉;杨姿依;57-59
中国古代山水画对当代写生的启示王燕琦;60-62
明朝“忠勇王”封王授印原因探究孙子衿;63-65
探究马家窑文化水波纹彩陶盆的图案象征及文化内涵刘永鹏;66-68
考古札记
侯马乔村墓地出土战国官玺的研究曹洋;张俊;王洋;69-71
晋祠水利碑刻考白凯文;72-75
徐蕃夫妇墓驼黄色孔雀八宝花缎补服艺术探析吴小文;76-78
建筑空间
大同地区马王庙现状调查宋玉兰;79-81
北魏时期云冈石窟中的文化交融冯瑶;82-84
榆林凌霄塔结构特点与建筑美学研究王丽娜;85-87
生态美学视域下东北特色建筑城市山水画表现研究孟德鸿;张一萌;88-90
近代教育建筑的保护利用探讨——以山西大学堂为例阴雪融;91-93
科学探微
媒介融合视域下文物形象的数字构建与价值重塑——以青铜文物为例徐晨;94-96
主成分分析法在红山文化玉璧研究中的初步应用栗荣贺;97-99
宁夏明长城北岔口段病害修缮及其意义李嘉颖;黄金成;100-102
汉代古墓群陶器文物的出土保护及修复探究王勃;103-105
艺术文论
国画中线造型方法对审美情趣与欣赏能力的作用余辰;106-108
高剑父的“新国画”探索研究尤柯;109-111
大足石刻造像的设计艺术仇家滢;代晓昀;112-114
解读当代艺术中的治愈性——以蔡国强艺术作品为例郭子源;115-117
景德镇陶瓷艺术对喀什土陶的影响研究王学琦;118-121
论中国画艺术与时代精神——以周思聪《矿工图》的现实主义精神为例王宇昂;122-124
公共艺术视角下城市空间中的墙面艺术设计探析——以“丝路瓷典”浮雕壁画设计为例赵熙雨;125-127
浅析王子武水墨人物画的笔墨运用毛圆圆;128-130
业界纵横
江标仕宦生涯中的鉴藏契机齐晓莹;131-133
文化润疆背景下新疆大遗址保护利用路径探析——以苏巴什佛寺遗址为例郭倩倩;134-136
真伪杂糅,探源寻真——评《虚构的鉴藏史:项元汴的虚构与虚构的赵孟頫》鹿珈漩;137-139
革命博物馆发展路径分析——以桐峪1941博物馆为例史伊涵;140-142
雕塑艺术品空间展示与收藏的投资价值研究杨日伟;143-145
金融化背景下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邵永同;黄金龙;146-149
新时期革命文物征集的基本方法研究岳涛;150-152
寰宇艺境
塔皮埃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晏之琳;153-155
跨时空艺术对话:西方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对比研究谭淇之;熊兆飞;156-158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明代中晚期肖像画比较分析郭锦龙;刘硕;159-161
中国明代女画家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女画家的艺术风格比较刘瑶;162-165
浅析印象派油画色彩与设计的交融李心怡;166-168
新疆风景油画的地域性研究孟二虎;169-171
赵无极绘画中的东方哲学与现代抽象刘苏楠;李艳;舒梅娟;172-174
民国月份牌中女性图像的叙事研究张婷;175-177
浮雕艺术的绘画性毛国清;178-180
非遗传承
文旅融合视角下基层博物馆非遗保护和传承——以宜兴市博物馆为例王永涛;181-183
焦作“耍老虎”非遗生活化传承路径探析陈伟利;张慧洁;184-187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烟台民间剪纸艺术的数字化传承祝恩宇;188-190
木雕传统手工艺与创新温作伟;191-193
非遗传承视角下凤翔木版年画在现代设计中的探索王怡;194-196
套色木刻版画张宏伟;7
程舟珊油画程舟珊;8
少数民族纹样文创设计刘思含;9
《观霞》油画刘群梅;10
《桂香月朦胧》李苦禅;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