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青年与社会》2020年12期

 

 
展望2030:未来十年我们将面临什么?(6)阿利莫夫
未来十年可能改变世界的重大发现(10)
科技浪潮新十年序幕开启(13)
陈春花:避免人像机器一样思考(16)陈春花
北大原校长林建华:未来教育更该关注常识、见识、胆识(18)林建华
故宫院长王旭东:从文化遗产中汲取营养和力量(21)王旭东
梁启超:科学精神与东西文化(24)梁启超
2019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年度人物发布(28)张玉玲
政策理论
基层政府在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中的责任分析(32)温志强;崔钰琳
中国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构建研究(34)张淼
习近平知识分子思想探讨(36)姚怡
“枫桥经验”视角下的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探讨(38)莫申容
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哲学研究(40)梅天华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探究——基于湖北省大支坪镇基层党建实践的调查(42)向蕾
共青团工作导入精细化管理模式浅析(44)姚荣
坚定制度自信 不断开启中国之治新境界(46)宋洁
“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48)李璐
抗“疫”实践检验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真理(50)陆婷婷;杨海丰
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增强政治能力建设(52)夏旭晖
浅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化进网络(54)朱妍
谈疫情防控中的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隐私保护(56)张玲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夺取卫生健康事业更大胜利(58)焦旭辉
高校学生党员考核评价机制探究(60)曲文娟
南方革命时期传统话语断裂与阶级话语的替代(62)卢警
试论如何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质量(64)徐铭崧
高校学生党支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研究(67)马诗诗;毕洪东
从抗击新冠疫情再认识集体主义(70)李彦军
法制苑地
反思公众与法律职业群体的关系(73)李晨曦
家暴受害者救助机制调研报告——基于北京市西城区椿树街道的实地调研(76)郑世琳
《劳动合同法》对高校后勤用工管理的影响与对策(79)吴雪莲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著作权的有限补充保护——以“金庸诉江南案”为视角(81)马晓阳
司法实践中的无权处分合同效力问题(83)黄尤加
对民事伪证行为的处罚适用研究(85)张俊
我国婚检制度现状分析及完善对策研究(87)杨静如;李宇航;陈彦兆
毒驾在刑法中的相关问题研究(89)康旭;秦启超;赵金山;庄凯翔;徐嘉浩
监狱人民警察警务技战术能力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以西部某监狱为例(91)黄晓武;李静
论我国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行政法保护(93)李楠
浅谈法国退休制度的变迁(95)由翰林
知识青年
文科师范类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以苏州地区高校为例(97)杜心逸;鲍开恺;孙佳明
特殊教育学校共青团改革研究——以黔东南州民族特殊教育高级中学为例(100)李建平
浅析新时代青年担当精神的现状与培养(103)包善慧
高校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策略优化研究(105)李清;胡伟
经管之家
互联网时代医院的档案管理策略研究(107)古成
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工作开展中面临的问题分析(109)罗文
新媒体视域下的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与可行性研究(111)朱皓楠;何雨佳;马尹岚
环境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供需不平衡问题的对策研究(113)陈林波
精准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精准资助”路径分析(115)马天昕
疫情对消费市场影响、启发及对策探讨(117)姜齐艳
乡村振兴背景下年轻干部工作困境及其破解之道(119)孙明明
脱贫攻坚工作中长期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模式的探索——以西双版纳州为例(122)张秋实;雷开成;希利补发;杨从润;寸雨婷;佟宇帆
高校优秀学生干部助力云南边疆贫困地区精准扶贫(124)闫刚;彭远菊;余东
思政天地
坚持“五个融合”,让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发挥“生命线”作用——关于做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127)符治菊
基层医改后乡镇卫生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29)刘涛
从两论起家看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魅力(131)刘清
全面推进国民心理健康建塑工程 夯实伟大中国梦的思想道德根基(134)谭友成
科技发展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出路(141)黄颖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诉求表达机制探究(143)李攀峰
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文献综述(145)邱小苏
浅析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管理体系(147)赵静媛
全民健康背景下拔罐疗法在贫困地区用于疾病预防的应用现状与对策分析(149)曹策;王玉;朱瑾;俞雪;罗晓睿
社科综合
中华优秀传统家风文化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151)黄彩卿
素质拓展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153)桂仙芝;苏艳梅;齐亚珍;杜宏程
儿童依恋障碍心理治疗及预防的研究进展(155)徐靖博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支部党建工作的创建——以昆明学院医学院行政党支部为例(157)缪希松
环保政策议程设置中的民意表达方式和路径研究——以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发电站选址事件为例(159)李东萍
“叙事治疗”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当中的运用分析(162)夏欢
从疫情防控谈心理援助热线储备体系建设(164)盛海丽
基于“经济人”假设的新形势高校反腐败问题探究(166)徐文雅
新时代背景下青年工作方法研究(168)杨洋
武汉别哭,在一起(170)杨斌;聂建博
浅析社会支持网络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172)杨志义;海冰
浅谈企业共青团组织在青年人才成长中的促进作用(174)王鑫
高校应届毕业生社会情感能力的调查与分析(176)陈青云;梁菊红
提升消防政治工作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以“宜宾市公安消防支队”为例(178)卢兵霞
新常态下的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问题探析(180)李鑫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创新(182)王学
关于加强改制企业领导班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184)张杰
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离退休工作的完善(186)肖盛
渤海“鲁班工坊”功能型党支部建设探索(188)刘正杰;王菲;王佳山
灯塔工程引领下的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创新研究(190)张悦
中等收入群体的生存压力与社会心态的研究(192)李曼音
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转专业动因及对策——以南京N大学为例(194)许丽华;李迎军
浅析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工作(197)郑力凡
 

发布日期: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