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青年与社会》2020年15期

 

 
危机中的组织韧性建设: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思考(1)郭晶
对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心理热线的“冷”思考(4)李树军
疫情考验下的中国精神(7)杨斌;聂建博
人的发展与生态和谐关系研究(10)叶兴花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不负使命担当(13)韩晶;王敏;石慧鑫
群策群力防控疫情 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工会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纪实(16)崔湘湘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宅文化(19)包为跃;张弘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利用网络做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初探(22)王力平
基于SWOT分析的南充市红色旅游发展研究(25)肖凯强;梁晨;李瑶
浅析新冠肺炎疫情下能否减免租金的问题(28)吴泷飞
党团建设与政策解读
新时代中国特色政府公共关系的构造途径(31)陶传芳
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33)冯涛
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工作路线(35)孟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员党务管理体系构建探究(37)李寒佳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切实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路径研究(39)马慧燕
新时代廉政建设思想理论渊源探析(41)韩静丽
农业类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对接乡村文化振兴的思考(43)吴林燕;钱枫;巫建新;李杨
高校教师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逻辑与实践契合(45)陈前
新时代背景下增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研究(47)韩旭;郑智;黄硕
高职院校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路径研究(49)王伟亚
社会法制与法治
人人影视字幕组个案研究(51)王洁云
关于新时期人大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53)霍科;阎玮
探寻法律统一适用机制(55)宋方方
沅水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化保护意义及原则(57)唐红波
浅议我国当前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建设(59)闫玫羽
疫情防控期间违反“禁足”管制几类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61)吴博
知识·情感·能力: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三维释析(64)林国强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问题研究(66)李坚
管理伦理视角下我国制度反腐问题研究(68)蓝宇
论新时代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缺失及培养研究(70)梁方婵
高职院校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风险防范机制(72)张玉
青年思想与价值观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升的路径探究(74)周梦瑶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76)李萌
加强大学生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79)王雪梅
习近平“初心”论三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探析(82)罗斯静
刘三姐文化融入广西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与研究(84)黄俏奕;陆兴森;廖校明;苏兴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落实路径研究——以“毛概课”为例(86)李沂恩
基于“三进一融”育人模式的新冠疫情期间高职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88)程艳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法(90)吴雨衡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探索(92)王天昕
大学生“锦鲤热”现象及其应对策略(94)罗思婷
新时代大学生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96)王爱兵;刘亚朋;刘国新;张宁;刘秀敏;于娜
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策略(98)曹莉娜
新时代下校园时尚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究(100)郑智华;李冠恩
张富清精神融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涵要义、价值作用及路径探究(102)杨凌云
建立并完善高校成人礼仪式的必要性研究(104)付超;王馥蓉;代浩阳
大学生礼仪课程研究探讨——良好公德形象塑造对大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性(106)周林
新时期农村青少年家庭教育的困境与对策(108)王海梅
曾留守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110)张培宁;宋玲霞;陈彦
浅谈企业青年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及新路径(112)王楠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高职院校学生德育研究(114)朱洁
积极心理学下高职学生心理品质提升手段研究(116)张静静;李玉宁;赵子凡
精准扶贫背景下贫困大学生医疗保险救助体系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118)王超
网络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核二元三维”价值引领模式探究(120)丁柯尹
舜德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大学生的自我塑造为例(122)林泽红
邓小平信仰思想对提升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水平价值研究(124)杨德友
青年就业与创业
“一带一路”倡议视域下针对企业外宣翻译工作培养大学生翻译能力的策略(126)张泽浩;李文迪;郭莉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学业发展指导现状及建议(128)盛磊;吴昊;李季
厉兵秣马 淬火铸魂 一专多能 岗位成才——打造航天企业青年干部培养新机制(130)杜丹;刘娟;张志伟;刘广瑞;赵国安
基于专业特色的高校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以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党员志愿服务队”为例(132)徐宪
新时代高职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培养现状分析研究(134)易璐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创新研究(136)周莹莹
社会现象
浅谈大学生考研热现象(139)刘瑞华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管理运作模式的探索——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141)徐婉莉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策略——浅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发现问题和规避问题(144)皮修彦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设目标特征研究——基于首批42所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文本分析(146)于晴
从社会主要矛盾视角看湖南省老放映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产生原因(148)狄神武
休闲文化视域下少儿美术培训行业的业态分析(150)黎婵
关于文明创建助推校园文化建设的调查研究——以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52)朱卫彬;陈志刚
如何有效改善体弱儿体质的探索(154)岑玲
大数据背景下的人才管理技术变革研究(156)肖青
关于连州市瑶安瑶族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调研(158)黄伟剑;李伟;叶展豪
多元组织文化视角下高校工会工作的再审视(160)宋子振
基于地下停车场的“5G+轨道式智慧汽车充电桩”设计研究(162)任敏;田准
在新形势下调查分析灯塔工程在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以广州市高校为例(164)方可怡;梁馨元;吕思琪;潘清怡;李聪聪
关于高校资助育人的支撑体系探析(166)王怡苏
我国非营利组织财务透明度提升机制研究(168)李玉玲
新技术背景下的军事文化传播(171)刘莉;杨娟
新时代高校教学档案资源整合及服务研究(173)曾晓萍
老年人坚毅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175)孔诺
浅谈新时期技工院校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177)刘乐
设计思维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运用(179)罗泉
音乐专业钢琴弹唱能力培养方法解析(181)魏安石
高职校思政课堂手机媒体管理策略(183)马彩云
文史园地
会通与交融: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185)张新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研究(187)张少云
青年马克思对伊壁鸠鲁哲学的改造(189)胡盼盼
浅析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基于《启蒙辩证法》(191)樊珍珍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体性的体现(193)陈雨知
邓小平理论在体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195)杨晓芬
兴仁鲤鱼坝苗族山歌的传承现状及建议(197)许兵胜
 

发布日期: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