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青年与社会》2020年02期

 政策理论

以人民为中心: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1)李国权
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初探(4)刘琼
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思想探析(6)阿布力克木·买买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研究(8)曾辰;王春秀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政的历史经验初探(9)蔡伟峰;张蔚
习近平的“一国两治”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路径创新(11)刘进军;高霞
领袖榜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探析(12)李薇
基层党组织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路径研究(14)王慧;金荣蓉;胡宏亮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西藏的实践(15)刘倩
从严治党视角下学生党员发展的考核体系研究——以管理学院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为例(17)田莹;刘桐源
习近平青年教育思想探析(18)李赵英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乡村社会秩序的重构(20)张燕
浅谈独立学院学生党员质量现状及对策的研究(22)包轶
浅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4)关佳姝
习近平关于打造“江西样板”论述对江西生态旅游发展的启示(25)郭斓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27)梁雨薇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探讨(28)王宏飞
全面从严治党方略下高校机关党支部纪检委员队伍建设探究(30)华乐
干部考核评价方法初探(31)王夕辉
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浅析——以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33)杨维娜;苏润芳
浅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传统治国之道的基本内涵及其关系(34)陈苏栖
论“四个伟大”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引领(36)张思琪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变化与新挑战(37)袁江
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员——核心素养体系建构研究(39)朱薇婷
青岛峰会与中国在上合组织中的作为(42)李艳秋
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少先队教育政策的历史进程分析(43)冯惠娟
践行初心使命 维护意识形态阵地安全(45)及旭
习近平的青年观(46)马萍萍
浅谈国有企业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建设(48)唐晟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厚学理性研究(49)赵松
关于新时代下高校教辅单位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思考(51)代雪梅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探析(52)陈文洁;张秀丽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大部门制改革研究(54)余建华
制度二分理论视域下社会主义生命力问题探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例(55)肖鹏
共青团改革视域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SWOT分析(57)王晓艳;梅俊强
牢记总书记嘱托,加快贵州生态文明建设(58)陈宗禄
马克思的人学观及当代启示(60)邢雪阳
新时代大学生家国观塑造路径初探——以新时代主旋律影视剧为切入点(62)夏窦莹;张乐慧;田思
法制苑地
行政处罚法实施意义以及违法纠正措施浅析(63)孙春蕾
民法典编纂视角下的日常家事代理权制度(65)刘文军;向东
新形势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新思路(66)胡致源
法制教育在高校文明校园创建中重要性分析(68)张强
微信群红包与新型社交网络赌博犯罪(69)谭悦
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心理成因与预防的措施分析(71)张继华
高校学生违纪听证程序设计研究(72)成澎
浅谈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我国律师法律职业道德中的审慎法律评论(74)张言冬
把握《监察法》要义 打造纪检监察铁军(77)汤静
知识青年
工匠精神视角下的理工科专业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研究(78)艾建平;向军淮;李文魁;胡丽玲;程丽红
提升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吸引力的有效措施探究(80)杨婷
VR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82)林灿;宋军
提升《光传输设备与应用》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83)李玉
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思考及优化策略研究(85)王伟
兴趣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最佳动力(86)王冰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理念与实践(88)乔芸
从小说《红与黑》看近代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89)孙汉玉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与实施路径(91)邓耀辉
浅议小学德育的实践困境(92)席梦珂
小议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教学法的应用(94)柳琳
一腔真爱,一份宽容——班主任德育案例(95)丁蕾蕾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日语同声打字课程建设(97)唐植君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初中音乐歌唱教学中的应用策略(98)兰茜
微格教学实践应用初探(100)陈莉;蒋婕
高校辅导员做好学风建设工作的路径探析——以北京印刷学院为例(101)张燕玲
语法隐喻理论下英语新闻报道中名物化结构的语篇功能探析(103)李九英
感受经典魅力——《春夜喜雨》超文本阅读教学设计(104)朱佳兴
试论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整合的有效性(106)李瑞洁
经管之家
云南省“直过民族”精准扶贫问题研究——以德宏州傈僳族为例(107)赵云刚
农村脱贫攻坚战对策研究(109)闫锦源
人本管理思想与医院管理(112)黄春玉;杨文静
探析在资助政策下广西高职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成长成才问题(113)佟明明;陈宝光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与新闻媒体良性互动关系的建立(115)张闻哲
浅谈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与出路(116)孙沛娜
历史发展背景下陕西的经济变迁分析(118)张旭丹
电力企业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19)黄晓虹
国有企业内部监督资源整合与协调机制研究分析(121)麦柔敏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微信公众号运营策略研究(122)黄悦萍;李愈娜
大学生双创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124)侍术凯;袁珊珊;熊雯雯;王彩
发展民俗旅游与传承民俗文化的问题研究(125)曹佳欣
新时代构建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路径探析(127)罗亮
思政天地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增强文化自信建设(128)韩幸
墨子节俭思想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130)吴兰格格
心理疏导隐性渗透技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的实践研究(132)王爱丽;朱育红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工作思路创新探究(135)王明欣
跨界视阈下高校班主任思政教育协同创新探究(136)李佳璐;张莉莉
关于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思考(139)王文瑶
基于AI的创新创业教育实现课程思政的途径探究(140)马晓慧;张建奎
思政教师视域下大学生入党动机教育的实践路径探析——以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142)黄美凤;蓝彦斌
从实践唯物主义视角诠释马克思哲学观(144)聂孟维
关工委工作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实践与探索(145)马成龙
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147)杨慧
当代大学生开展心理沙龙的意义探讨(148)姜菲菲;李洁颖;敬荣凤;罗晟轩;许静;袁鑫
浅谈民办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研究(150)杜伟
辅导员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如何作为(151)兰凯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道德体验式教育模式研究(153)薛存科
新时代下以文化自信为引领创新高校思政课师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研究(154)任丽
校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析(156)庄迪;王志伟
拒绝敏感性文献综述(158)牛祥宇
关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初探(159)梅轩畅
分析马克思思想与德勒兹后马克思主义(161)李桐
基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视角看田园体综合体(162)陆静;黄雅琦
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164)袁梦
高校辅导员工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65)杨琳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之基本方法的解析(167)常洁钰
航天企业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68)孙悦
新时代坚持文化自信的根基与时代意义(170)马凯丽
多元社会思潮下辅导员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提升研究(172)黄涛
网络游戏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究(173)刘欢欢
浅谈体育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实践(175)罗凌云
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176)王丽丽
国有企业推动意识形态工作制落实的探索与实践(178)贺仙文
探讨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失衡的动因(179)孙诗琪
教育功能视野下探析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181)郑盼杰
亲子关系中父母技术侵扰行为研究现状与对策(182)陈继为
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路径探究(184)王红梅
浅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185)姜琪
生命教育之“生”(187)张璐
时间管理——初中生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188)戈洪鑫
中国古代法治与德治关系研究(190)范嘉义
基于立德树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简述(192)刘海涛
体验式教学在思政课改革中的时代意义与价值(193)王璇
新形势下如何推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195)付佳
新时代视阈下的党的调查研究方法——基于毛泽东20世纪30年代的调查报告(196)解永越
浅析高校雷锋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98)赵丽琨
试论高校师范生道德素养提高的制度安排(199)郭芸
青年心理和生理之间的问题研究及对策分析(201)关卉
主动交往 收获友情——初中生心理健康课活动设计(202)黄小梅;李桃林
深刻把握“伟大工程”与“伟大事业”的辩证关系(204)刘忠友
中西方哲学对人性定义的对比(206)高晏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创新路径(207)樊惠萍
情感教育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209)王丽
提升学生对高校思政课获得感的方法论思考——读毛泽东系列经典著作有感(210)李燕飞
浅析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12)马燕燕
筑牢团宣新媒阵地 拓宽思政教育路径 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以“云南师范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为例(213)蒋好著;栗浩亮
新时代新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究(215)陈彦哲
遵义会议与鸡鸣三省会议关系研究(216)高翩翩
论辅导员谈心工作实效性提升的途径(218)林晓
科技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会计教学中有效应用探析(219)符煜婕
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行政教育管理创新研究(221)吴贺男;余柳莹
护理中职生解剖教学中的心得体会(223)毛海女
大数据时代战略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的应用(224)张海晓;林文
关于党建思政工作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分析(226)思晓尉
社科综合
性别视角下高校学生干部领导力自我评估状况分析——以Z大学为例(228)于雅馨
社会学视角下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浅析(231)张羽迪
社会工作介入城市养老互助的实践研究——以天津市公益创投W项目为例(232)李飞飞
广西武宣壮族“四月八”节日探析(234)韦妮
社会工作介入高三学生心理压力缓解的探索(236)侯世武
跨文化交际下中日寒暄语的对比(238)郅锦;许珊珊
“艺术性”的政治与“政治性”的艺术——以20世纪80年代为参照(240)马壮
村规民约的村治作用研究——以宜良县为例(243)王瑶
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实效研究——以河南省C高校“青春·夕阳”志愿服务活动为例(244)张静
青少年受教育程度与越轨行为探究——基于郑州市G城区三年数据的分析(246)杨冀帆
基层社保便民经办的实践探析(248)吴旭东;杨云娟
京津冀外语人才就业创业档案管理(249)贾方琦
高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51)熊慧;李雪
互联网+时代高校辅导员如何让学生“忙起来”路径探析(252)肖江;解小翠;谢昀宵;谢丽君;蒋靖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干部廉洁教育的实现路径研究(254)赵苑
论舞剧《粉墨春秋》创作中的“三性”(256)卢胜平;徐芮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秦皇岛市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研究(257)金烨;李少楠
多重文献所见扶沟杨鼎生平事迹考略(259)杨高尚;阿克米亚提·朱马拜
郑州高校大学生创业环境探讨(260)雯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来源及应对策略(262)王峥;佟静
公共空间视角下农村坐街研究——以山西省J村为例(264)白静茹
刘锦棠促成新疆改制建省的筹划(265)李文钧
黄老思想对汉初政治的适用性(267)吴雪楠
加油站安全文化建设思考与实践(268)梅栩华
晚清学部的建立及作用研究(269)苗玉芬
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271)王翠
社会工作者介入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角色研究——以郑州市W社区为例(272)彭婷婷
中庸之道于中国传统汉服蕴意研究(274)欧阳吴婷;欧阳丹妮
试论激进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整容技术”(276)潘禹潼
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277)宋婷婷;曹蕾;张帆
四川民族地区某高校艾滋病知信行调查研究(279)程敏;唐玉香
青少年网络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特征研究述评(280)杨勤
论家风家训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282)李芋坪;磨桂芳
袁大化的实边思想及实践(284)马野
小组工作在农村妇女增权中的行动研究(285)叶芳艳
规范办园 用爱教育(287)冷腊梅
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探索(289)袁晓
我国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公示制度的障碍及对策分析(290)谭秦岩;张敏
统战视角下广州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才安全研究(292)迪娜古丽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研究(294)李堂;杨兵;于鑫;高毅
贫困大学生教育救助工作优化探析——以S大学为例(296)余琼
社会组织公信力建设的基本路径研究(297)吴德林
 

发布日期: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