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黑龙江史志》2024年01期

《黑龙江史志》2024年01期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

党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协同育人实践
张婷;崔元胜;王雯雯

1-3
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与时代价值研究
常立凯

4-6
“社会调查+思政教育”的党史育人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三重逻辑
李广宇;王帅

7-9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探赜
李娜娜

10-12
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的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模式研究
卢凯;南丹;刘明明

13-15
党史融入高校辅导员“微思政”教育的策略
王佩瑜

16-18
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王瑛

19-21
甘南红色文化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研究——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张艳玲;周贤峰

22-24
党史文化融入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冀胜合

25-27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动员工作研究
王冬鑫

28-30
《共产党人》对党员干部宣传教育及当代启示
余鑫芳

31-33
历史研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历史选择与时代价值
武文利

34-36
高平陵之变何以成功——基于胁迫外交理论分析
邢瑾

37-39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角下满清入关事件评析
蓝蓉蓉

40-43
17-18世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下欧洲国际关系转变及启示
雷正海

44-47
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思想转变——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内生视角
刘惠

48-50
史志地情

新时代赋予传统巴蜀农耕文化现代性特征的路径研究
陈小园

51-53
辽东半岛汉代海洋文化探析
张豪毅

54-56
铁路与苏南地区社会环境发展变迁
黄奇言

57-59
唐代北方民族迁移内地研究——以党项族内迁为例
刘单单
财经论坛

“煤”好生活:明清山西煤炭在冶铁中的应用与民众日常生活
贾文雅

63-65
店铺招牌所见晚明南京城市生活——以《南都繁会图卷》为中心
何林莎

66-68
国际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政策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李长泼

69-71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价值意蕴和发展路径
宋贵楷;翟得钰

72-74
档案管理

论信息时代电子化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董建红

75-77
信息时代文书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冯源

78-80
电子信息要素下科研项目档案规范性管理模式优化
邱子桉

81-83
“万联网+”背景下档案信息化管理路径与分析
张月昊

84-86
核电重大专项档案存在的问题和分析
崔亚男;张爱萍

87-89
关于数字化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分析
林秋萍

90-92
电子档案现代化管理研究及实践成果
张丹

93-95
我国档案管理法规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郑志军

96-98
历史档案的利用与建设研究
姜歌

99-101
高校档案管理与史志编撰的融合研究:方法与实践
佘冬洋

102-104
文献与文化

马克思青年就业观融入高校思政课的现实路径
陈利月

105-107
儒学与西夏的文化认同
叶建雨

108-110
从文物保护视角看清代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解新蕾

111-113
“加油文化”的内涵意蕴和当代价值研究
周舟

114-116
论《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现实的人”思想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赵丹

117-119
文化自信背景下传统孝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
林小蝶
文献与文化

张家界地方红色文献的征集、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张岩;徐险峰;徐心怡;杨钧清

123-125
哈尔滨满族文化外译——以香坊东兴村为研究对象
于墨竹

126-128
中医药文化融入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路径探析
张婧凌

129-131
历史·现实·未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的三重论析
张雁钦

132-134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文明的赓续发展与当代表达
周丽君

135-137
文化自信视域下党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创新融合
王露霞;李晓萍;邢凯妮

138-140
全面抗战初期延安文艺的探索——以《文艺突击》为考察对象
刘鑫武

141-144
礼制变革与女性意识——以《云谷杂记》为中心的考察
张惠芝

145-148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研究
陈贺泰;许婵婵

149-151
人物春秋

浅论苏轼艺术人生的成因
丁闰红;邓金平

152-154
明代才女徐媛爱情观微探
兰烨柠

155-159
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王璐琪

160-162
谢荫昌的职业教育实践及其启示
张新

163-165
学术与教育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
赵红梅

166-168
“五史”资源融入“纲要”课程教学的三重逻辑分析
陈立中;丰玲

169-172
基于文化认同的南疆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探究
阿娜尔古丽·伊德日斯

173-175
红色文化在地方型高校育人工作中的融合与创新——以西柏坡精神和石家庄学院为例
杨寅红;井影

176-178
中华文明助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逻辑探索
郭丽军

179-181
地域文化融入地方财经类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万方晨;徐慧茗

182-184
创建地质类职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建品牌的实践与思考
戴莉萍;何希纯
学术与教育

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路径研究
韩春雨;徐永军

188-190
利用开学典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新塑
牛瑞

191-193
新思想大中小学一体化“知情意行”教学链构建研究
陈江波

194-196

发布日期: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