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山西青年》2025年06期
目录
青年争鸣
新形势下中外合作办学体系的创新改革路径研究邹云龙;谭端;周琳莉;代方银;童晓玲;1-3
“双高计划”背景下宁夏高职院校公共实训中心绩效评价体系构建马瑞;4-6
数智化背景下金融大数据课程改革研究张浩博;郝良峰;苏燕;7-9
青年教育研究
探讨在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中融入安全体感技术的必要性李宁;贾正峰;付道彬;10-12
建筑设计课程群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研究——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高小菁;熊钰煊;田从祥;13-15
智改数转视域下高职智造类在线精品课程建设路径研究高庆;肖国涛;16-18
职普融通背景下山东省高职本科“3+2”贯通培养模式研究娄自强;连玲丽;张绍林;19-21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智慧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讨刘海龙;22-24
材料类专业“一二三四”学科竞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侯敏杰;谭俊华;张银柱;赵清;25-27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机械类专业课程的路径研究——以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课程为例谷霞英;陈志强;28-30
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商科教育的建设内涵与实施路径研究董香丽;31-33
新形势下公安院校校局合作新机制的实践路径——以新疆警察学院为例陈亚飞;王爱芝;34-36
数字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前沿探索李浩;梅锦萍;魏迪;陈璐;37-39
数字化赋能科学教育:逻辑、困境与路径韩晋花;40-42
“1+X”证书背景下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产教融合实践课程体系研究罗东燕;43-45
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产教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徐祥月;孙绪娜;46-48
青年教育管理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数字化转型建设研究王芳;49-51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咨询的研究——以某校大二学生为例张双勤;52-54
“三项机制”视角下高校管理干部绩效考核及其优化毛律欣;55-57
数字化支持下的高校学生管理优化路径探究李健;58-60
基于STEAM理念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刘美;李超逸;芦志超;张辉;王甜甜;61-63
OBE理念下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融合构建研究——以东莞城市学院为例宣慧;杨勇虎;64-66
人才孵化器
民办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路径研究杨敬雯;67-69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徐婷;70-72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多元融合的“四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吴小云;73-75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李立平;王振玉;李文娟;76-78
高职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对策探索梁伟娟;谢晶;79-81
设计思维下新商科协同育人实践路径与效果评估研究李晓芬;刘博伦;82-84
校企合作背景下智慧物流无人机专业人才培养探究江炜;张书琴;郭魂;刘颖;85-87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韩雪;曹文;88-90
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风景区规划教改研究侯娇;91-93
心理研究
大学生“长衫焦虑”的消极影响及应对之策张凯丽;胡中俊;94-96
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新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冀晓鹏;侯彩霞;罗渊俊;巩彦斌;97-99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心理育人实践路径探究季如;100-102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路径探究任亮;薛朝辉;103-105
教育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实践研究毛燕华;郑恒;邢玉娟;106-108
基于新工科建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探索李惠敏;尉小洁;109-111
心理辅导取向的艺术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应用李纯丽;王婷;112-114
地方本科大学生学业心理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与补差路径探索蒋冰清;115-117
数字化时代的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探析黄丹霞;张淙然;纪明学;118-120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张艳婷;121-123
学人微思维
“三教”改革背景下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课程改革探索尹甜甜;李杨;邓娜;124-126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周肖;127-129
基于“FT—四真三化”理念下的建筑设备工程校企共建课程创新改革研究徐喜辉;韩红卫;何敬峰;130-132
道路工程材料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葛丽娜;李婕;133-135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刘帅;田晓光;张良;刘靖;136-138
产教融合背景下设施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杜璨;王时聪;李务焜;王珍;139-141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究陈千癸;王发;142-144
智能教育,跃升未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的革新之路杜柯;145-147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专业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为例尹传举;郑耀杰;148-150
师资队伍建设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的研究周小惠;诸葛六英;汤卉;151-153
数字化赋能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意蕴、问题表征及建设路径谢林;谢秋燕;154-156
基于产教融合下教师团队育人机制的创新研究唐亮平;伍定;157-159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长效机制构建黄体允;陈晔;李英艳;160-162
多元培训体系构建——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有效路径研究刘长龙;张玉梅;163-165
青年学术园地
民办本科高校智能财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张亚丽;166-168
文旅融合视域下康养旅游新专业方向特色建设的机理及路径研究张丽娟;169-171
“双一流”与新工科背景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建设与思考杨春成;172-174
面向智能制造的地方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以沧州师范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为例王炳章;鲁明珠;刚建华;175-177
“1+X”证书制度下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赛证创”融通的探索与实践王国龙;178-180
服务性学习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建构李培培;181-183
企业文化管理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研究段玉;184-186
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探讨——以长江大学为例陈霞;187-189
核心素养理念融入中职语文课堂的策略探究张晓娟;190-19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优化策略研究许舟洋;193-195
高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分析——以H校为例罗诗;周德新;196-198
《山西青年》征稿启事及来稿须知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