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民族音乐》2024年05期
目录
学术研究
木卡姆音乐起源研究文献综述宋浦申;张舒洁;4-7
钢琴曲《哈尼情歌》创作手法探析何丹;8-10
萧淑娴复调乐曲作品解读和技巧赏析周晓雯;11-13
中国民族歌剧演唱中如何通过声音塑造剧中人物形象——以《就在山水间》为例胡丽;13-15
歌剧《雷雨》创作背景及剧情分析刘村澍;16-19
关于原创音乐剧《关肃霜》的“四个关于”苏怡嘉;20-23
浅析“历史知情”在《二泉映月》音乐表演中的体现刘婷婷;24-27
约翰·亚当斯《中国门》之创作技法解析喻小平;28-31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与音乐治疗的结合傅筱雅;杨舒雯;32-34
管窥中国古典舞蹈音乐创作的重要阶段刘铁英;35-38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缅拉祜族舞蹈的交流互鉴巴莹;38-41
塑造“乌蒙红母”精神——民族歌舞剧《草褂情》创作谈白付平;42-43
彝族磨皮花鼓舞的艺术特征及活态传承保护探析白灵美;44-46
彝族撒梅人传统扁鼓舞发展现状及局限成因分析张瑞;47-49
民间音乐
傣族哭嫁歌“喊亥赛咩”与地域生态关系释义宋雨倩;49-52
浅谈彝剧唱腔及表演沈虹;53-54
正本清源 以正视听——由“河州花儿”说起徐光文;55-56
纳西族民间歌舞“哦姆达”浅析张桂华;57-58
文艺评论
中国民族器乐研究述要——兼及2024年“云南神韵”云南民族器乐推广展演活动述评赵培波;59-63
六月晴空似佳酿,滇音滇韵入心弦——记林林教授与林林工作室专场音乐会《听见云南》马利娅;苏毅苗;64-66
守正创新再跋涉——观林林工作室专场音乐会《听见云南》有感钱康宁;67-68
乐坛人物
融创民族风,美名扬万里——评著名作曲家万里傅海燕;69-73
邓德英和《苍山歌声永不落》——著名军旅女高音歌唱家邓德英演唱风格浅析金鸿为;74-77
音乐教育
基于交叉学科背景下的声乐艺术研究生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李丹;78-80
聂耳音乐文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朱勇;李建民;81-83
云南当代创作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创新运用研究夏夏;84-87
因材施教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徐丹丹;88-90
景颇族舞蹈教材编排方法研究付波;91-94
大学美育:向美前行 培育真人——《大学美育十讲》读后史一丰;95-97
湖州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职院校美育课程研究周放;98-100
高校业余合唱团声乐演唱技巧训练的重要性探究帅垒;101-103
声乐学习中儿童与成人的记忆异同研究周祉含;104-106
音乐在美术教育中的作用崔伊纳;107-108
小学音乐欣赏课中对多媒体技术的深度应用朱琳晶;109-111
民族之歌
乌蒙山之子雷平阳 ;吴渝林 ;业原;112
天下一家尚飞林 ;陈勇 ;李娟;113-114
问青春李树琼 ;利宇翔;115
盼呀盼亲来王单单 ;田建华;115-116
最美的天和地罗章斌 ;吴渝林 ;业原;116
家园赵丽兰 ;岳少鹏;117-119
带我去长征潘灵 ;钟霄军 ;杨云燕;120
大道向南谢维耕 ;李鹏;121-122
精彩中国赵凌云 ;黄彩凤;123
我的家乡越来越美陈维东 ;阮昆申;123
七彩词花
黄河魂(外二首)晏永明;124
延安记忆(外一首)杨明菊;124
十月中国李潇倩 ;李安敏;125
此生无悔入华夏贾波;125
摇一船洪湖浪打浪(外一首)黎强;125
追寻燃血的足迹——记宣威来宾虎头山革命烈士陵园朱尤靖;125-126
唱给云南的情歌(三首)曹永庆;126
月光是月亮的语言(外一首)马向东;126-127
凤凰花夏关锐;127
我深深爱着你,我的天津邵衡宁;127
福韵福州马伟亚;127
高山人家袁子林;127-128
莫高窟(外一首)刘向辉;128
读书歌(外一首)李银洪;128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哈尼哈吧”传承人马建昌殷智勇;2
优秀青年女高音马鑫芮129
昆明星海湿地黄晓松;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