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文苑》2024年35期
美术作品
湖城之春(摄影)
常莉封2
红色记忆——岁月峥嵘(布面油画)
贾挺宇前插1
明月出天山(水墨画)
朱公瑾前插2
清泉有约(水墨画)
朱公瑾前插3
众生像(布面油画)
贾挺宇前插4
水墨画·2幅
崔林红前插5
综合材料绘画·2幅
王云龙前插6
灵犀与共(绘画)
聂皓馨前插7
金华城市品牌形象设计(设计作品)
曹梦婕前插8
文化传承
非遗中的哲学智慧: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冉波1-3
文化传承
非遗手作实现社会美育的路径探析——以漂漆团扇为例
晋云琼4-6
档案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
张甜甜7-9
新时期文化馆非遗保护工作模式的构建
黄漫燕10-12
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结合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张珺13-15
传统文化视角下图书馆与书法艺术的融合发展
范海燕16-18
古建筑保护中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研究
谭穗19-21
黄河文化底蕴下民族音乐的传承与流变
段卫 李先丽22-24
民族民间传统音乐的地域特色与多元融合研究
孟史娜25-27
不同地域风格在中国舞表演中的情感表达分析
季虹28-30
北疆文化
蒙古舞的身体语言与情感表达技巧研究
白宇31-33
艺术评鉴
宋代绘画艺术的留白思想研究
赵焱34-36
浅析当代流行歌曲中的诗性表达
牛跃光37-39
格里格《特罗尔德豪根的婚礼日》的演奏技法及情感表现
周媛桢 黄妙秋40-42
《狂人日记》与《祝福》比较性阅读研究
高仝43-45
宋代学人利用石刻校勘经部文献得失举例
赵楠46-48
《小忽雷传奇》成书考论
赵沐天49-51
艺术研究
浅谈国标舞风格特点与文化内涵
隋文博52-54
中国舞表演中情感表达的训练方法研究
李娜55-57
中职戏曲身段与舞蹈动作融合创新研究
曲彦霖 刘子溢58-60
论声乐表演中的舞台表现力提升
张娓嘉61-63
艺术研究
钢琴防潮防虫技术的艺术价值与应用研究
石超64-66
文旅视野
新时代推进区域红色文旅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伏胜磊67-69
"外语+文化"双语宣传平台下湛江海滨旅游振兴研究
赖春雪 林金燕 巫奕琪 吴艳芝70-7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助力山东省乡村振兴建设
孟昕 赵志霞 杨帆73-75
人文社科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生态话语分析
何花 李雅颖76-78
群众性文化活动设计与实践分析
张莹79-81
新时代辅导员工作模式创新:以艺术类学生为视角
杨筱瑄82-84
明代署职制度初探
陈小娟85-87
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开展分析
刘萌萌88-90
馆藏探索
"沉浸式体验"在博物馆文物展览中的设计
石端阳 吴星源91-93
馆藏探索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公共图书馆服务策略研究
李怡汝94-96
图书馆无线网络架构与图书馆创新服务——以连云港市图书馆为例
何雨97-99
公共图书馆电子书服务模式研究
孙莉100-102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图书馆读者服务优化研究
吕改凤103-105
社交媒体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融合实践
吴虹斌106-108
文化创意产业档案资源整合与管理模式探讨
王玉静109-111
影视传媒
视觉形象传播对政党形象塑造的影响研究——以《良友》画报为例
王晟华 曹株熙 焦京涛112-114
浅谈如何让报纸新闻标题更吸睛
王中宙115-117
新媒体环境下教辅报纸定位转型策略
于佳佳118-120
视频优质文化内容转化为图书出版的路径探讨
刘小连121-123
影视传媒
社交媒体环境下商业应用文写作的策略与效果
蒋小玉124-126
美术作品
积木里的国韵之美·建筑中的和合承德(文创设计)
武方宁 李梓菡封3
花卉图册(国画)
李领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