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喜剧世界》(下半月)2024年07期

《喜剧世界》(下半月)2024年07期
喜乐剧场
论戏剧活动中空间的假定性运用——以《桑树坪纪事》为例闫璐;4-6
旧道德和新伦理:《美狄亚》和《野鸭》中伦理观念的嬗变庄志辉;7-9
“阴阳虚实”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关于音乐剧《聂小倩与宁采臣》的研究邓相林;10-12
《赵氏孤儿》戏曲影视作品的改编研究罗绮儿;13-15
戏剧表演中台词与情感动作的调试策略李思睿;刘思彤;16-18
戏曲音乐元素对竹笛艺术的发展影响——以秦腔影响下的《秦川抒怀》为例王慧;19-21
喜剧与影视
竞演喜剧类综艺的叙事分析——以《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为例赵子萱;22-24
浅析网生纪录片的符号叙事及价值传递——以纪录片《守护解放西》为例马婷;25-27
中国电视艺术在不同方面对社会发展的功用——评纪录片《绽放的力量》徐舒琪;安立国;28-30
隐含意义的呈现:微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中视觉修辞运用分析李世纪;31-33
媒介融合环境下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模式探究——以纪录片《行走天下——草原》为例何婉丞;34-36
电影符号学视域下的文华电影研究——以《哀乐中年》为例赵宇轩;37-39
网生新派纪录片叙事策略的创新性研究——以《历史那些事》为例王再壮;叶彬彬;邓雅心;40-42
文化类纪录片解说中的陌生化表达郭淼;43-45
新媒体时代影视动画创作的艺术精神分析林颖钰;46-48
艺术探索
浅谈“月亮”在中国古诗词中的审美地位张浩雯;49-51
柳永词作《雨霖铃》的艺术特色分析崔艳;52-54
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和韩国电影《许三观》比较研究方艺憬;李官福;55-57
硝烟·烈火·油墨——基于19世纪俄国巡回画派的美术史研究刘易澄;58-60
基于工业题材视域下大庆版画艺术创作研究高维;61-63
云冈石窟中的音乐刘思瑜;朱琳;64-66
汉画像石在艺术和审美方面的研究概述王悦;67-69
民间美术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究张洪山;70-72
综合材料在绘本插画中的运用研究李富龙;曾美玲;73-75
非遗文化在动画IP设计中的应用及传承郭德强;76-78
人工智能生成技术在动漫IP形象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刘杨;王莹;79-81
喜剧沙龙
红色剧本杀的发展路径探析刘文东;刘浩;82-84
优秀戏曲文化融入戏剧影视表演人才培养的策略思考殷吉;85-87
虚拟为何迷人——浅谈流行音乐文化中虚拟偶像组合概念王雅欣;88-90
场域理论视域下县级融媒体直播助农的路径研究崔明朔;孟春含;91-93
人工智能浪潮下动画领域的发展挑战与趋势分析漆成;94-96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综艺节目导演创作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闵晖;97-99
音乐喜乐汇
赵元任《新诗歌集》思乡题材艺术歌曲艺术特征及演唱分析汲亚茹;100-102
民歌《在那东山顶上》的音乐文化和演唱技巧贺淇慧;103-105
浅析黄自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以《花非花》《玫瑰三愿》为例乔苏梅;刘颖;106-108
尚德义花腔艺术歌曲的创作特征和演唱分析——以《牧笛》为例邢娟;109-111
浅析王建中钢琴改编曲《浏阳河》的艺术特色刘欣悦;112-114
胡廷江花腔女高音作品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分析——以《青春舞曲》为例孙淼;115-117
浅析山西左权民歌的艺术风格特征——以《桃花红杏花白》为例杨淑月;118-120
中国传统民歌的传承——以电子管风琴作品《走西口》为例宋齐萌;121-123
李斯特的钢琴创作历程、艺术特色及音乐贡献简论李晓瑜;124-126
喜剧大舞台
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楚舞的复现与发展研究张瀚之;赵秋铭;127-129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西音乐的比较与融合薛梦飞;130-132
舞台灯光视角下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研究葛开元;133-135
浅谈多元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音乐创作的跨界融合邱月;136-138
近代中国音乐在朝鲜半岛的传播研究刘心如;王静怡;139-141
美学视域下的钢琴演奏艺术探析黄春燕;142-144
 

发布日期: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