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名作欣赏》2025年02期

名作欣赏》2025年02期
目录
主题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古典诗学
忘怀于外,充然于内——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雄浑”的审美内涵谢亚瑾;5-8+13
《诗源辩体》论诗以体制为先与谢灵运自成一体李铭泰;9-13
主题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苏轼研究
密州前后苏轼的“底层”书写田培满;14-16
苏轼居儋时期的儒家礼乐精神探究智建颖;王敏;17-19
主题宣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蒲松龄研究
论《聊斋志异》中的狐妖形象对兽性的遮蔽张美洲;王军涛;20-22
《促织》:有悖常理之处,恰是心理蕴涵所在张玙璠;23-25+61
文化自信视域下《聊斋志异》民俗事象英译思考——以宋贤德(Sidney L. Sondergard)英译本为例朱小会;26-28
地域文化
厉志的诗学思想及践履——以其舟山诗为例冯婉仪;29-31
探析郭沫若“泛神”思想与舟山文化的交融——以《访普陀山》为例王清兰;32-34
舟山渔歌中的盐文化及当代价值沈梦;35-37
项目呈现
甲骨文与水字象形字比较研究陈城;唐琦琦;38-41
《玄应音义》暗引《玉篇》考张恩星;42-44
中峰明本乐隐词的写作范式及影响周梦;45-48
西学幻景与国族想象——清末民初科学幻想小说中的时空书写段振红;49-51
《梁启超家书》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历史教育的启示程晓琳;韩翔;52-54
国内外丁玲小说研究综述范果;55-57
基于幼儿审美接受的中华元素原创绘本探析——以《安的种子》《一园青菜成了精》为例严萍;58-61
《上海女孩》中梅和珍珠的女性伦理价值观的空间书写闫洪勇;曲秀艳;62-64
《黑神话:悟空》效应下山西文化遗产数字活化利用路径探究苗陷腾;65-67
柏格森生命哲学视域下《无姓之人》的艺术意蕴彭敏;68-71
古典丛谈
《左传·晋景公之死》三梦的预叙艺术探析杨雪锦;72-74+117
时代与个人的沉淀——周邦彦《西河》的抒情手法与特色唐孟格;75-77
黄庭坚诗歌中的镜意象分析张亦驰;78-81
《林泉高致》的生态审美智慧探析王颖;82-84
林下风致:明清江南才媛黄媛介、王端淑的易代书写竹冰清;85-87
《红楼梦》中“可巧”的叙事功能与主题探析王雪莲;88-91
语文讲堂
周建忠谈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诗词素养吴雯清;92-94
周建忠谈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沈思言;95-97
浅析《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情结”洪艺铭;98-100
多元视域下《孔雀东南飞》的文本解读杨等华;101-104
因痴而独往——《湖心亭看雪》主题的另种解读龚云普;龚平;105-107
性别世界
“阴性书写”理论在中国的旅行——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反思曹李馨;108-113
反抗与妥协:苏童《黄雀记》的女性形象分析李思涵;114-117
国产“大女主”剧结构主义叙事模式探究白茹;张孝德;118-120
他者建构与觉醒——精神分析女性主义视域下《无欲的悲歌》中的母亲形象分析刘思佳;121-124
爱丽丝·门罗小说的女性意识表达张倩倩;125-127
小说论丛
肉与刀——《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处事与出入世方式杨宏业;128-130
论汪曾祺小说的语言艺术——以《受戒》为例王嘉颖;钱华;131-133
贾平凹小说《河山传》的叙事研究苗春雨;134-137
虚构与真实交织下的先锋试炼——评孙甘露《千里江山图》钱紫玥;138-140
众“身”喧哗中对精神的追求——盛可以小说身体叙事的独特性肖媛媛;141-143
“海洋”“在地书写”与方言——论卢万成的“海味”小说张任远;144-146
肺结核的文学书写——《魔山》与《寒夜》对比解读张润;147-149
茨威格小说《马来狂人》中的医生形象探析张家齐;150-152
《玉米人》魔幻现实主义叙事分析单室铭;153-155
浅析《贵族之家》的音乐性翁润恩;156-158+170
毛姆《刀锋》中所体现的东方哲学思想赵亚新;159-163
司汤达《红与黑》的悲剧性探讨倪安安;164-166
文苑经纬
清谈之“美音制”审美追求刍议范祎琦;167-170
吴汝纶外交辞令的生成和内蕴余梦婷;171-174
诗文交融叙述:郁达夫的“且介性”解读修涓译;央泉;175-177
小小诗人的大大世界:韦可童诗的创造力胡焱;178-180
《一把青》英译采用的调节技法杨慧英;181-184
第八届“名作杯”全国大学生论文大赛获奖名单2+185
 

发布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