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名作欣赏》2024年26期
目录
主题宣传·红色文化赓续
歌剧《沂蒙山》女性群像解读徐文波;5-7
新时代英雄谱系的诗意阐释——《掠过弹孔的风音》诗评李婧妍;8-10
专题研究_鲁迅研究
纠结而又决绝的“恶魔”——重读鲁迅《铸剑》金鑫;11-15
鲁迅作品中的辞格类型及艺术语言功用初探马良;16-18
专题研究_萧红研究
萧红的文学观:论《马伯乐》的启蒙性李新然;19-21
试论萧红《呼兰河传》中的文学启蒙性张馨之;22-24
论萧红《生死场》的文学启蒙性刘青;25-27
论萧红《小城三月》中的女性意识启蒙邱星茹;28-30
专题研究_新感觉派作家研究
论施蛰存小说与中国古代志怪小说传统的关系郭晓晗;陈璇;31-33
论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小说创作中的电影因素段冰艳;34-36
专题研究_王安忆研究
现实主义视域下王安忆乡土文学的三个维度明经燕;刘雄仕;37-39
浅析《小鲍庄》的神话——原型符码周晗琪;40-42
专题研究_村上春树研究
村上春树小说创作的后现代特征韦克利;43-45
村上春树小说的空间性建构陶星宇;46-48
项目呈现
试论唐代以判为贵的社会风尚陈勤娜;49-53
王阳明心学对佛教思想的吸收惠才贤;54-56
乾嘉时期盐商戏曲活动与扬州戏曲发展顾昕沄;57-59
论传记体话剧《萧红》与《生死场》《呼兰河传》的互文性韩彬;60-62
拼贴、景观、转型:传统民俗的数字呈现与意义生产——以《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为例杨培伦;杨鸿烨;63-65
历时视域下日本文学中的中国元素研究魏海燕;66-68
人格结构理论视角下《十三夜》中阿关的心路历程王延红;69-71
文化与传媒
《诗经》解读类图书副文本分析杜丽萍;72-75
传统教辅报刊反脆弱的四个维度——以语文报社融合创新为例李爱东;76-78
儿童心理发展视角下的少儿媒体融合研究孙艳红;79-81
审美的想象与想象的审美——同类媒介与不同媒介对同主题对象的艺术表现詹欣;82-85
古典丛谈
孟子正义战争观谫论郭钰;86-88+105
《韩非子·五蠹》文章感染力研究杨晋;89-92
借古喻今 虚实相生——《左传·太史克论逐莒太子仆》艺术分析叶欣哲;93-95
小赋双璧《雪赋》《月赋》的审美解读宋玉;张润平;96-98
是“禁闭”还是“开拓”——浅析李煜词中的“窗”与“楼”吴欣远;99-101
《青琐高议·高言》“游历”模式的书写与演化吕心怡;102-105
“谁识稼轩心事”——稼轩词“吾庐”书写思想内涵研究刘晓珍;106-109+113
李清照与朱淑真咏花词之比较张郑祯;110-113
南宋金陵词中舟船意象的政治寓意付孟莹;114-117
论席佩兰“咏花诗”的艺术特色刘昱彤;118-120+127
“钗黛合一”论下的“高士+美人”组合——薛宝钗的高士精神及超我之质耿璇;121-123
语文讲堂
从“重写”的视角,探《屈原》之魅力王军梅;124-127
道法自然、反复实践与精明上进——谈《庖丁解牛》《都江堰》的拓展教学任明清;128-130
活在当下 活出风采 活成经典——浅析《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形象的塑造艺术张玙璠;131-133
《古诗十九首》的时空书写、生命意识与哲性思考晋茜;134-136
《琵琶行》作者情感意蕴探析薛含冰;137-139
借助叙事学促进高中群文阅读深度探究——以《百合花》《祝福》《大卫·科波菲尔》为例马彦芳;140-142
小说论丛
探寻一间自己的房间——从“房间”视角解读苏青《结婚十年》及续篇庞珍珍;143-145
论《丈夫》中的“船”杨灿;146-149+168
“反讽”中的人文关怀——以骆宾基《北望园的春天》为例李博;150-152
《潮汐图》的虚构技艺徐迅;153-155
《羽蛇》:女性家族命运的悲歌凤贺雯;156-158
论文远竹小说《王阳明大传》对阳明心学的艺术演绎邬蒙恩;159-161
从叙事学角度分析海明威笔下的生态意蕴——以《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为中心杨梅;162-164
文苑经纬
卡夫卡对道家人生哲学的接受与变异宋湘雨;165-168
张之洞《劝学篇》的教育思想及对当代历史教育的启示付晓佳;169-171
蔼力谟宋人笔记俄译本中的狐狸形象李奇奇;成文艳;172-178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及其生态观探讨苗勤;179-181
试论文学作品中的美术元素杨茹;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