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名作欣赏》2024年21期
目录
主题宣传·红色文化赓续
新时代背景下遵义红色音乐的创新发展陈珊珊;5-7
星星火种 动人故事 英雄赞歌——评电影《燎原》兰轲轲;8-10
“时代的扯旗手”与“大众的喇叭”——论臧克家临清时期的诗歌创作王继国;刘凯月;11-13
项目呈现
从“反者道之动”看《道德经》的美学主张赵淼;14-17
论姜夔《白石道人诗集》中的人文类文学景观薛芳;18-20
《送东阳马生序》的劝学传统与主旨新意郭磊;高菊;21-23
例说中古诗歌阅读中的主题关联杨照;24-26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论《古诗十九首》中知识分子的悲剧性张艳艳;朱亚锋;27-29
晋侯鸟尊铭文新考黄伟;30-32
清代高述明家世生平及著述研究谢佳颖;杨学娟;33-37
知识分子立场的革命书写——以《青春之歌》为例李乾姿;王宗峰;38-41
儒家文化研究
近代儒家士大夫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基于心理学视角读《儒家文化的困境》李照月;42-44
“亲亲互隐”——从角色伦理的视角看儒家的个体伦理选择朱佳琪;45-48
孟子与康德的人性论比较王莹;49-51
《红楼梦》研究
儒家伦理与女性写作:论红楼女子的文学活动李佳玲;52-55
从“黛玉葬花”分析《红楼梦》的画境之美栾志涛;56-58
符号与象征:《红楼梦》艺术表达的文学批评解读陶正兴;59-61
海明威研究
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的叙事方式探究武晓梅;62-64
男性气质理论视域下的《太阳照常升起》研究庞楷奕;徐振;65-67
“电影分析与心理治疗”系列(二)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基于阿德勒疗法对电影《心灵捕手》的心理学解读武春芳;68-70
语文讲堂
《蜀相》中的理想与现实常琳;71-73
基于“消除隔膜”的《朝花夕拾》阅读指向及实现路径王建英;74-76
浅析“文本召唤阅读”——以《祝福》中祥林嫂为例赵婧雅;77-79
带着三个问题走进“苏菲的世界”叶瑞娟;80-82
生态美育视阈下《猫》的文本细读与主旨探究饶丽洁;朱鹏杰;83-85
古典丛谈
《庄子·大宗师》的困境叙事研究——以“相忘于江湖”寓言之解为主的探析朱诗音;86-89
唐代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与审美追求研究杨云宏;90-92
至臻之爱——《长恨歌》的文学世界边雪莹;93-95
武曌诗歌创作研究梁灏楠;96-98
姜夔词中的丧失悲剧和寻求和谐的自救路径钱羽洁;99-102
山水熏染下的仕宦心态嬗变——解缙自书诗赏析杨娟;103-106
性别世界
“白鸟”的镣铐之舞与“看/被看”的叙事结构——关于张爱玲的性别书写牛欣;107-109
我们的路在何方——基于《方舟》研判影响女性人生的因素崔杰;110-112
主体选择视域中的颂莲悲剧分析安鑫;113-115
论鲁敏《金色河流》的女性成长书写张静怡;116-118
小说纵横
现实之外,现代之中:浅观海外汉学研究中的新感觉派——以李欧梵、张英进、刘剑梅为例沙逸文;119-123
论汪曾祺小说创作风格的变化与接续张鑫;124-126
曹文轩儿童小说《青铜葵花》的苦难书写研究李岩;严俏;127-130
物我两相忘,何处是吾乡——孙频小说《昨日方舟》对“还乡模式”的借用与变革伍越;131-136
《高老头》中的家庭主题研究刘颖超;137-139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爱玛的命运悲剧解读欧阳靖钧;140-143
《霍华德庄园》的文学创作研究李晓婕;144-146
双重叙述与讲故事的物——《钥匙》的叙事学研究蔡嵩霖;147-150
空间叙事理论下伊藤计划《和谐》的单向度图景吕夏浪;孙宏哲;151-153
戏剧影视
中国香港文学电视《祝福》改编的得失任俊婷;154-156
《太太万岁》:抗战后的女性被动发展的一种困境王雨鉴;157-161
从“达胜”到“大圣”——儿童剧《我和大圣的一天》中的镜像与缝合胡红一;张宸玮;162-165
动画电影《攻壳机动队》创作艺术解读周保兴;166-168
从阿巴贡看莫里哀对拜金主义的批判陈乐乐;169-171
学林漫录
基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少儿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分析陈晨;172-174
论翻译文学的定位与变异问题林永辉;175-177
翻译美学视角下《春》两个英译本的审美再现刘艳平;178-180
超越“怀疑的解释学”——从保罗·利科看弗洛伊德“文学白日梦”理论赵远驰;18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