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青年文学家》2025年06期

青年文学家》2025年06期
目录
卷首语
孤独的海瀚韬;1
封二
《泉州南音》陈心悦;2
《蛇韵》郝海伦;2
《你好 新时代》王昱哲;2
《莲韵》张凯;2
《她界乐园》孙抒阳;2
《雪野湖》石晓曼;2
诗歌苑
满江红·新徽道十载(外二首)罗嘉木;4
禅径(外二首)倪松圳;10
彭城的秋(外一首)叶琳;11
写给时间北木;19
夜色冰凝儿;19
砂语茶周美栋;19
落叶赵立春;19
灵感王昆;20
霜降马毅;20
诗与远方曹伟;20
蒲公英的姿态钟晴;20
新地址(外二首)李国坚;22
小说林
沉船许起;23
醒悟李淑芝;24
天命之年于军;25
跳槽解旻;26-27
闹心的邻居董安平;27
父母心王树国;28-29
散文馆
雨中随笔翁太庆;31
独而明持己见,众而行稳致远张艺弘;32
既敢于正视,又自强不息许峰硕;33
共情吕昊冉;34
秋在柿红处杨懿;35
着眼当下,厚积薄发王紫阳;36
不该错过的风景佟易纳;37
活跃在山村的文艺宣传队赵大明;38
平安夜·《平安夜》杨航;39
微而不微林禹达;40
我看“倍速”董雨涵;41
教育用心皆是趣味余雪曼;42
弯弯树张正乾;43
穿越时空的爱情传说杨华;44
身在异乡不孤独田景旺;45
乔治王岛的雪王一如;46
爱唱歌的母亲刘航;47
牵牛花开李方正;48
兴趣点亮人生,热爱辉映世界黄浚恒;49
青春与梦想的追逐祝子宜;50
认清脚下路,为国展宏图赛依涵;51
乡情韶韵刘梓琳;52
读《人世间》有感谢稳;53
乡愁,生命的灯塔赵占英;57
舟山,难忘的第二故乡(外一篇)戴方毅;59-60
巧用小练笔,演绎大精彩何海云;64-65
文学评论
苏童小说批评与接受研究之管见陈志鹏;66-68
论沈从文《静》的时空叙事邓雅卓;69-71
探析《伤逝》中的爱情悲剧陈瑜;苑丽欣;72-74
论《马可瓦尔多》童话式写作——底层形象抵抗“异化”的手段陈心怡;75-77
萨特存在主义视角下《无声告白》的解读胡群淑;78-80
弄堂、流言、闺阁、鸽子——小说《长恨歌》的“陌生化”解读黄欣妮;81-83
《公无渡河》流变的探究薄琳;84-86
“诗骚传统”与北宋初期词学思想的建构丁孟丽;87-89
古典诗学传统的创造性演绎——以郑敏的咏物新诗创作对陶渊明、杜甫的接受为例高嘉颖;90-92
从闺阁走向江边——以六朝时期粮食贸易盛况管窥吴歌西曲的文学情感之变黄雅玲;93-95
论《四库全书总目》评《山海经》为“小说之最古者”之因宋宝莹;96-98
论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的文学张力孟祥月;99-101
被困于童话之外——浅析安妮·塞克斯顿《变形》中的女性婚姻困境刘子仪;102-104
中国古代的“送穷”风俗罗玥;105-107
唐代边塞诗中的英雄主义与家国情怀探析刘培培;108-110
论明代文学流派的表现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多维影响李思慧;薄琳;111-113
基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简·爱》中女性自我意识的成长陶怡璇;114-116
《克拉拉与太阳》中的绘画疗法蒋嘉伊杨;117-119
“滋味”说源起梁宇轩;120-122
《简·爱》中的叙事视角与女性主义语言特征石一然;123-125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困境问题浅析——基于罗洛·梅《人的自我寻求》视角杨百川;杨琇娟;饶悦;126-128
中华文化传承视域下宋代咏史怀古词的思想意蕴探论王善艺;129-131
汉语全称量化词“都”的多维探究王玮璇;132-134
从色彩视角探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张彤;135-137
形似与神似视角下《孔雀东南飞》英译对比王愉欣;138-140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两宋“帝都”词探论杨晨;张爽;141-143
纳兰性德悼亡词发微张春梅;144-146
莎士比亚悲剧中的喜剧性因素张尚钧;刘嘉洋;147-149
《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命运的文学赏析闫红武;150-152
论姜夔对“诗骚传统”的接受及创作呈现张爽;杨晨;153-155
且看如何诉愁情——细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张慧子;156-158
“爱玛”还是“包法利夫人”?——谈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命名的意旨徐妍;159-161
虚假礼貌的实现方式研究——以《甄嬛传》为例赵明月;162-164
当代彝族女作家小说的叙事结构张羽;杨振莉;165-167
池莉小说创作中的解构倾向张芷源;168-170
《水浒传》唱曲女子的文学塑造与社会象征意义周馨悦;171-173
以中西方思维与文化差异视角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乔钰涵;杨翼帆;田鹤楠;174-177
《致橡树》里“两棵树”意象的置换变形解析张先勇;178-180
《秀骨俏立》郭君;193
 

发布日期: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