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青年文学家》2025年05期

青年文学家》2025年05期
目录
卷首语
锦绣纹样东方韵王泽宇;1
诗歌苑
泳术张弛度;4
句号(外二首)王汉冉;5
小说林
荆条花开的原野李铁峰;8-10
半透明的雨刘嘉宇;11
步履如刃,心光不灭王竞溪;15
散文馆
觉知惯性,打破藩篱黄佳音;21
记我的母亲赵显强;22
田里屋场吴桂元;23
守得底线,方立千仞宋思洁;24
自评为本,他评增华李悦铭;25
中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与作用张国君;吴莎;26
强身以载道孙虹博;27
随遇而安无不可,此心安处是吾乡况慈桐;28
行,以致远齐昊晔;29
生命的震颤王计良;30
忍与不忍佟昀萱;31
三姿绘绮梦,人生共华章肖宇轩;32
谈跨界杨佳熙;33
忽见王竞源;34
聚闪烁星辰,成星象万千李明昶;35
与“斜杠”老年相遇陈欣如;41-42
文学评论
阿Q生命中的革命瞬间与鲁迅的启蒙理想探析耿静静;43-45
柔润又似刀锋——从“母爱三部曲”谈史铁生散文的用词艺术安亮帆;46-48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尔菲尔德的精神症候研究白光;49-51
新传媒背景下的文学文化研究模式创新陈磊;52-54
《红楼梦》芙蓉花文化考丁梦玲;55-57
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叙事与独特性范吴塑烽;58-60
从异化到和解:解读《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程翠红;61-63
弗吉尼亚·伍尔夫《到灯塔去》意识流技巧与情感表达杜佳月;64-66
弘扬传统文化:语言文字规范化与中华经典诵读的融合实践范赢;67-69
《老人与海》:时间与空间的非线性叙述与圣地亚哥的个人性格特征高元;70-72
命运波折与诗路探索——弗洛伊德“冰山理论”视野下香菱人物形象的重构李沅朔;73-75
浅析《献给艾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不确定性李桢怡;76-78
中国古代诗词语言的不同特点分析李少魁;79-81
浅谈老舍散文语言的朴素美蒋芳惠;82-84
现代文学叙事中的象征主义与主题探析管甜甜;85-87
于平淡中见深厚——归有光抒情散文的“至情”书写李祺;88-90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仆人形象研究黄馨慧;91-93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视角下张岱《西湖梦寻》的空间美学建构李淑烨;94-96
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哲理内涵及其艺术特色分析李海东;97-99
千古流芳的知音故事:文言文《伯牙鼓琴》的解读刘瑞;100-102
废名小说中的民俗文化探析孙祺;103-105
明代文学流派的比较研究张卉芊;相若淇;106-108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异质空间构建分析牛文文;109-111
元诗四大家的竹枝词研究刘佳音;平措旺姆;112-114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的交融与互鉴王文婷;115-117
浅析《陌上桑》的曲调和内容在其拟作中的演变刘嘉洋;张尚钧;118-120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木卡姆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玛日耶姆古丽·祖农;121-123
晋绣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创新应用研究王润烨;胡晓;杨娜;薛颖;张倩;124-126
中国画创作中留白技法的应用研究王程瑞;127-129
黍之思:《诗经》中黍意象与家国情怀的探究孙丽莎;王艺;130-132
以王维诗歌中的落花意象论“言有尽而意无穷”孙闻憶;133-135
萧乾小说的京派文学特征——以《梦之谷》为例任首语;136-138
论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赞美沉默》的叙事艺术张楚睿;139-141
张爱玲作品中的自我叙写与疗愈过程张博雅;142-144
《长生殿》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及其与《长恨歌》《梧桐雨》的对比分析王雪蓉;145-147
明代文学流派争鸣:雅俗交响与文韵传承的创新之路相若淇;张卉芊;148-150
杜诗行踪遗迹寻古——以阆中考察为例向虹瑾;151-153
论苏轼文学“艺”趣杨晓曼;154-156
论小说《人世间》的理想主义与现实反思张欢生;157-159
宋词中的个人情感表达与时代背景的相互影响张译心;160-162
动词“抬”的论元变化及其语义系统研究赵安之;163-165
文化差异视角下《傲慢与偏见》的语言艺术研究赵丽华;166-168
近现代“文学丛书”研究的个人学术史——兼及《中国现代社团“文学丛书”叙录》张雪花;169-171
新时代年代剧的创作策略与艺术表现——以电视剧《乔家的儿女》《小巷人家》为例赵凡赫;172-174
《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两性声音共振的研究胡文馨;175-178
柳永的羁旅游宦词王丹;178-181
《呼啸山庄》中共同体的崩塌与重构马培禛;包田林;李夏逸;裴浩星;182-185
“追寻”途中的美人关——《奥德赛》和《西游记》中女性诱惑者的形象比较王雅雯;186-189
《红楼梦》岁时节令文学功能研究赵波;高丽丽;190-192
宋轲作品宋轲;2+193-194
 

发布日期: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