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青年文学家》2025年02期

《青年文学家》2025年02期
目录
卷首语
故乡的月光李曦;1
封二
《好运莲莲》程泽凤;2
《布噜噜》衣文慧;2
《波普东方》刘思琪;2
《忆梦》丁志盈;2
《始语》崔天皓;2
《五龙潭》田梦瑶;2
诗歌苑
迷路的孩子(外三首)赵四伟;7
小说林
心灵共鸣:城市中的温情瞬间杨硕;25
散文馆
我在大运河畔等你刘少英;26-27
海的彼岸出丰宁;30
她的天空是低的胡晓亚;31
赶集蒋玉恒;33
今日问于人,明日胜于人及靖涵;34
远山的回响陈梓涵;35
慎用网络流行语胡艺珈;36
春风拂过青春韩旭颖;37
走近新疆惠潇;38
人生路远张玉乾;39
续航张知鉴;40
知古察今,学史力行施欣;41
“松弛感”是最小单位的英雄主义吴思锟;42
一棵树的风景赵欣彤;43
朋友是彼此的救赎赵博熹;44
何以立命赵子滕;45
驰骋旷野以致远,因循轨道入精深吴雨铮;46
探索未知之境王希晔;47
岁月如酒,父爱留香王镜宾;48
以时间,证价值要政江;49
石头记赵显强;50
舞,舞王雄飞;52
《丁香结》赏析:小学语文课文中的意象构建与情感张力张宇佳;54-55
黄土里的阳光李禹璇;55-56
从手机里“夺”回温暖的时光夏生勇;58-59
我写我的父亲尤生荣;60
起步明江荣;61
胡杨路胡杰文;62-63
我与鸡西地域文化闫瑞峰;64-68
从《黑神话:悟空》观《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叛逆精神与成长蜕变李瞳;69
文学评论
康德与叔本华天才理论的比较分析曹燃;70-72
从媒体新词语角度探析汉语新词语对语言文化传承的影响褚贺迪;赵越;73-75
《夏洛特的网》中爱与承诺的编织解析崔见云;76-78
英美文学作品《海浪》中的人物塑造研究崔明慧;79-81
《鲁滨孙漂流记》中的比喻修辞格赏析都悦;82-84
谢灵运:山水与乱世之间的“独行侠”方雨禾;85-87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异同对比胡润元;郑鑫岳;88-90
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空间叙事研究蒋倩;91-93
古代汉语的“活化石”——从唐诗宋词中论粤音的存古性黄楚珺;94-96
宋代文化中的牡丹与梅黄逸辰;97-99
《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三重身份的诗意转换与哲理探寻鲁柯如;100-102
文化生态视域下的庄浪高抬李晓环;103-105
莫言小说的史传意味研究刘梦瑶;刘状;106-108
传统故事与国风动画电影的新潮碰撞孟倩仪;刘清源;孔凡恒;许宁;109-111
结构主义二元对立视角下的《蝴蝶梦》庞炜丹;112-114
独立与自由:中西方小说中女性形象之比较——以《玩偶之家》和《平原上的摩西》为例唐文馨;李梓铭;115-117
《唐诗三百首》中的诗意、情意与深意的分析孙庆茜;118-120
“在路上”——《宇宙探索编辑部》的叙事模式分析李嘉怡;121-123
逃离困境,追求自由——女性主义叙事学视域下解析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钱程程;徐丹;124-126
古诗魅影——析“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接受增值现象林思思;127-129
传统文化的发扬继承与创新发展——以余华小说为例朱琳芳;130-132
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困境孙舒颖;133-135
乱世中的重逢——以杜甫作于安史之乱前后的诗歌为例张博;136-138
新兴短剧的语言特色田婧瑛;139-141
中国传统香文化的演变与传播研究王璐瑶;142-144
邗沟与明清诗歌互动关系研究巫晗;刘雨婷;145-147
沈宜修与徐灿词中的“燕子”意象吴倩;程建虎;148-150
海明威小说对话中的女性形象与“他者”身份伍培晞;151-153
网络新媒体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与启示许生甫;154-156
论孟浩然山水诗中风景描写方法探析许文铎;157-159
渝东南地区土家族传统音乐保护与发展路径研究游艺;160-162
论《素食者》中的荒诞与反抗俞若彤;163-165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永恒的孤独与异化张晓鹏;166-168
动画电影《雪人奇缘》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及其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张晓帆;169-171
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汪曾祺散文中昆明书写的生命体验探究褚梅娟;172-175
美籍华裔作家邝丽莎小说中的中国文化书写龚娜;176-179
《诗经》中的宣姜形象:从女性视角到文学与历史的多元解读吴秋霞;180-183
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前提、途径与反思邹慧琼;184-187
十二年来现代汉语位移句研究综述钟奕婧;188-192
封三
《咖啡厅设计》刘芳冰;193
《三茶六礼》杨雅露;193
《燕雀归巢》孔令敏;193
《生态艺居》张太平;193
《翰墨流韵》袁康吉;193
《一梦秋来》赵志涛;193
 

发布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