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中国故事》2025年04期
目录
文脉中国
汉唐女性形象的视觉呈现与变迁——基于画像石与敦煌壁画的比较杨子媛;3-5
探寻绍兴民间故事中的大禹形象薛晓彤;6-8
从《应帝王》解析庄子的“无为”思想袁凌云;9-11
“士为知己者死”的悲歌:景清与豫让的刺客形象比较韩燕红;12-14
刘熙载《艺概·文概》精要:“宗经”与“本心”的辩证统一冯丹;15-17
《楚辞》图像化呈现研究综述曹远志;韦秀玉;18-21
诗话中国
浅议叶燮《原诗》的诗学思想张益翔;22-24
淡笔写豪情:卢象诗歌的隐逸与壮志杨浪;李煜珩;25-27
醉写盛唐:李白的醉思与饮酒诗陈姣;28-31
“诗豪”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自我书写黄雨;32-34
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的伤时忧世主题甘成平;35-38
《桧风》幽思:乱世中的哀婉与清醒彭微琴;39-41
探究程钜夫题画诗的思想内涵赵茹云;辛昕;42-46
史话中国
“桃花石”:辽宋夏金时期国家认同的历史符号金圣俞;47-49
北宋汴京商人群体与商业文化考察——以《东京梦华录》为中心张凌宇;50-53
全面抗战时期新疆民众的抗战呼吁及参与孟睿俐;54-56
沙俄驻新疆领事馆考述艾木拉江·艾山江;赵雅洁;57-61
明清史家李光涛的学术人生张辉;62-64
宁夏多民族地名刍议郭恺;65-68
文学中国
梦境与命运的隐喻:《红楼梦》的弗洛伊德式解读张雅婷;69-71
《桃花行》中“桃花”意象的悲情意蕴苟彬瑶;72-74
与“慢”的邂逅——解读《扬州慢》陈燕;75-77
鲁迅小说中的节日书写与时间刻度——以《呐喊》《彷徨》为例高震洋;78-80
创意中国
三线记忆:宜都388厂的历史变迁与转型之路王宥人;81-83
高友侗寨:生活场所与景观空间互动共生龙芊;84-86
锦衣卫形象的跨媒介流变李巧卓;87-89
世界传播
专栏·中国故事的世界传播90
犹太流亡报刊的中国城市空间书写——以上海虹口区为例徐冠群;91-94
空间视域下上海犹太流亡者的身份追寻与自我疗愈——以莫尔《独角兽》为例梁佳琪;唐洁;95-97
汉字中国
《蜀道石刻题记》复音词考释五则马艺菲;98-100
《苏武传》今注的汇释与辨正邹佳伶;101-103
关于生僻字“龘”的考释杜洁;104-106
五常市地名的文化语言学解读沈悦;107-109
网络流行语“city不city”的语法结构及语用功能梁珍珠;110-113
人文中国
泰山岱庙壁画艺术风格探析代美妍;114-116
明代湘西卫所职能简述于泽群;117-119
不止书法:被淡化的诗歌空间——颜真卿诗歌小议王子玥;120-121
黔东南苗族枫树崇拜的文化内涵姜炳正;陆群艳;何劲松;122-123
历史典籍中的王昭君——以《汉书》《后汉书》为中心考察詹瑜;王小平;124-125
从军营到医院,服务百姓的另一场战斗赵晋易;126-128
《中国故事》杂志征稿启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