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目录
礼乐中国
木兰从军之后——个体视角下的中古军事生活余思;3-8
人文中国
《论语·学而》首章中“朋”字释义变迁张梦瑶;刘景泰;9-11
苏轼诗歌对“诗骚传统”的接受与文学呈现王善艺;丁孟丽;12-15
论十七年小说的“史诗性”——以《红旗谱》为中心陈仁山;16-18
从《楚辞》探摹拟之风刘倩;19-21
汉俄颜色词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胡心宇;22-24
论《聊斋志异》中非人书生在科举背景下的形象姜惠婷;25-29
《全宋诗》所录诗人李兴宗事迹考略漆德文;30-33
刘辰翁中秋词的悲情意识唐纪北;34-36
传统经典之美中的“言象意”——《岳阳楼记》小议王子玥;37-38
经典中国
《西游记》中的妖怪诉求与佛家缘起张凯悦;39-42
史话中国
清代咸丰年间贵州红号军起义与灯花教关系刍议杨庆麟;43-46
保商与爱国的矛盾与协调——略论天津总商会在五四时期的参与邵刘钰;47-50
浅析中国明代赋税制度变迁历程孙天立;51-54
简论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劳工福利相关法的颁布与成效张艳;55-57
勋章与近代人物照片考辨——以勋位徽章为中心李婷;58-60
乾隆年间黑水营之战清军破围原因及历史意义探析司孟颖;61-63
考述重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彭冬洁;64-67
世界中国
专栏·中国故事的世界传播68
“白蛇传”在非洲的传播及启示朱伟芳;69-75
创意中国
中原文化视域下茶饮品牌形象设计推广研究——以蜜雪冰城为例陈逸炜;76-78
非遗凤翔木版年画传承与国际传播路径研究王乐;张睿;79-81
现当代舞剧创作中革命历史情怀的表达奉彦琪;82-84
“文化润疆”视域下讲好新疆故事的素材选择董瑞;85-87
印象中国
服饰与民族:元明易代时期服饰交流相关问题论析张昊阳;汪秀娟;88-91
江户时代崎门学派对“中华”问题的探讨卿瑱颖;92-95
海南儒安火山地质文化村文化景观识别解析周瑞;马建武;96-98
18世纪英国报刊中的中国名人轶事及其启蒙价值郑朝琳;99-105
纪晓岚故居的调查与研究刘安琪;106-109
人物中国
青年的良师益友林基路冉茂婷;110-112
《邓中夏传》中的邓中夏严采薇;113-114
民间中国
侗戏的源流、特征及其传承常耀文;115-118
消失的蛇尾——一个中国民间意象的个案研究苏文欣;119-122
优良家风涵养下的家国观念——陈宝琛家风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李祺菁菁;陈栩;123-125
浙西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初步探析——以浙西廿八都古镇民居建筑为例吴欣迪;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