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匠心》2025年01期

匠心》2025年01期
目录
匠心独运
如何为少儿做好一本中国日历——以《故宫日历·2025年·童真版》为例何蕊;2-8
非遗研究
从批判性遗产研究视角论环县道情皮影之创新吴琼;9-11
客家山歌:一种民俗文化的存续与挑战张云龙;12-14
川渝地区川剧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江玉;15-17
非遗元素在社区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以苗族蜡染为例吴茜;18-20
继续教育助推夏布非遗传承人培育的研究与实践徐文豪;黄娜;21-23
校园传承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策略与成效分析徐阳;史明;24-26
艺术教育
探索当代流行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以伯克利音乐学院瓦伦西亚校区当代表演与制作硕士专业为例陶盈;27-30
课程体系重塑视域下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杨柳;31-33
数智时代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姚懿轩;34-36
活页教学法在艺术设计学院绘画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蒋华;37-39
广西少数民族元素融入广告设计专业教学的探索陈大盛;40-42
打击乐教学中融入乐队片段训练的探索刘双磊;徐园;43-45
具身认知视角下跨学科创新思维构建研究——以定格动画创意实践课程为例张宁;46-48
红色歌谣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实践研究黄钰琀;49-51
“岗课赛证”深度融合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卢孟秋;邓滢莹;许莉莎;李青湄;刘玺杨;李伟;52-54
钢琴教育中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探讨邵莹;55-57
综合类院校风景园林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差异性研究——以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和吉林大学为例王静;纪云猛;王璐;苑成旺;58-60
高校艺术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研究韦晓燕;61-63
艺术研究
古筝曲《秦土情》钢琴艺术指导分析汪茜;64-66
不同触键力度对钢琴音色的影响分析蔚建忠;67-69
序列音乐结构思维的形成邢鑫迪;70-73
小提琴演奏中的乐句处理技巧与情感传达马洁;74-76
浪漫主义音乐和民族主义音乐的对比探究杨国文;77-79
中国现代小提琴作品的民族性与演奏技巧研究余诗曼;80-82
乔治·格罗兹艺术风格的演变俞璐;83-85
浅析歌剧《水仙女》中咏叹调《月亮颂》的钢琴伴奏朱彤;86-88
传统戏曲的多媒体视觉化发展研究夏曙光;89-91
国内即兴喜剧线下演出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霍天琦;92-94
中国民族歌剧女性形象塑造刍议——以1949年至1966年间经典剧目为例牛淼;95-97
创新设计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研究张露;98-100
“互联网+文化IP”黄河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研究郭甜甜;刘国伟;马应应;101-103
“一带一路”视域下文创设计国际化发展新趋势田原;104-106
从地方文化视角探讨非遗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创新发展孔悦如;107-109
非遗活化视域下海南黎苗文创产品设计策略探析田倩;110-112
数字媒体艺术对文创产品包装设计的影响探究杜娟;113-115
人工智能在地域文化绘本创作中的应用研究冯洁;藏正;116-118
文艺评述
从蒋兆和《流民图》谈艺术的价值取向与人文关怀葛家祺;119-121
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以《青春变形记》为例王博然;122-124
《河边的错误》:从余华小说到魏书钧电影的改编宁颖;125-128
民族风情的精神意蕴——张朝现代民族钢琴作品《努玛阿美》的艺术特色探讨黄子恒;129-131
东方美学崛起中的自然意象与人文精神舒波;132-134
抄袭与挪用:新艺术绘画创作问题的反思张雨珊;135-137
歌剧《普拉泰》在当代语境中的解读与演绎徐澜宁;138-140
文博论坛
文旅融合背景下文物保护工作的保障策略研究安静;141-143
戏曲盔头制作工艺及美学本质分析叶萌;144-146
综合论坛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以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方姝怡;147-149
文旅融合背景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实践研究金志俊;150-152
数字时代红色文化国际传播研究梦红;153-155
红色音乐在高校的传承发展研究刁津晶;156-158
艺术教育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林玉琴;159-161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教学改革——以珠宝首饰鉴定课程为例刘娜;卓俊杰;林方正;刘孝云;162-165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公共艺术课程地方美育资源微课程构建华慧;瞿祝霞;166-168
《匠心》杂志征稿函169
 

发布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