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音乐鉴赏》2024年08期
时代之美
新世纪以来中国歌剧创演的机遇研究
肖汶1-3
经典品鉴
扬琴作品《幻影》的创作分析
许丹芸4-6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重唱分析——以第一幕、第三幕为例
赵纪广7-9
舒伯特《降E大调即兴曲》OP.90 No.2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苏福润10-12
西方艺术家想象中的东方传奇——歌剧《图兰朵》漫谈
王兴13-15
传承创新
新媒体视域下瑶族盘王大歌非遗传承与传播路径研究
卢丁豪16-18
"文化IP"视域下辽南民间音乐的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
杨耀坤19-21
从粤剧音乐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美育中的传承与发展
吴千22-24
天津音乐文化遗产文化生态价值研究
张雅静25-27
传承创新
艺术管理视域下的唢呐受众拓展研究
欧阳建28-30
中国民族音乐与高校钢琴教育的融合探索
瞿杨31-33
美育视角下彝族民歌的活态传承发展研究
赵凤岑34-36
鉴赏基础
对个人音乐风格现状的基本探讨
关静怡37-39
丝绸之路音乐风格对现代音乐创作的影响研究
韩凌云40-42
盘州彝族民歌的文化认同
张桂林43-45
浅析当代中国民族管弦乐团胡琴声部统一弓指法的重要性
刘潇46-48
刘晓耕民族舞剧《泼水节的传说》中四首合唱作品的傣族音乐特性研究
王康义49-51
钢琴伴奏中的触键技巧与音色控制研究
陈雪52-54
德彪西的音乐语言研究
马荣55-57
作曲技术
中国传统乐器与电子音乐结合的探索——以《阮咸》为例
王贝58-60
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应用研究——以蒙古音乐作品为例
艾斯61-63
音乐学理论研究
论音乐术语在音乐学习中的重要性
宗灵64-66
影视音乐
探索电影音乐与影像的交织——以电影《奥本海默》为例
潘琦琼67-69
音乐史学
巴洛克时期意大利女性音乐家的崛起及其影响
彭熙媛 杨卓昕70-72
音乐教育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音乐合唱教学独特内涵研究
林珊珊73-75
合唱中的"相对音准"建立及教学思路探讨
黄鸽76-78
小学音乐课堂中葫芦丝教学的策略分析
钟丽云79-81
中西方高等院校钢琴教育对比研究
白添怡82-84
基于创造性戏剧教育的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程体系优化
李凯85-87
音乐教育
数字化教学在地方高校声乐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董治平88-90
数字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学跨越式发展实践研究
安越91-93
艺术歌曲在高校手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
卢苇94-96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边疆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的实施——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王恒华97-99
中学音乐教学思政元素融入路径探索
刘淑然100-102
核心素养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融合式"课堂体系构建方法
苏丹103-105
民族音乐融入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路径
魏燕106-108
中提琴教学中学生艺术思维和艺术修养的提升策略研究
王思明109-111
试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徐珍颖112-114
跨学科视角下初中音乐教学与古诗词的融合策略探究
郭碧茵115-117
音乐教育
互动性音乐鉴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罗葭118-120
"多渠道、宽口径、跨学科":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庞懿121-123
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
穆莎莎124-126
从课程思政看红色钢琴作品对学生思想素养的影响
唐艺芳127-129
中小学生管乐团管理机制的建构
黎长学130-132
人工智能在高校音乐专业校外实践基地的应用探索——以音乐芳香学的应用为例
吴元会 康薇嘉133-135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音乐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
贾楠136-138
德语艺术歌曲演唱教学研究
苏迈139-141
运用科达伊音乐教学法翻转中小学的音乐课堂
乔馨颖142-144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职音乐教育探析
关珊145-147
音乐教育
中国古典舞课程中的钢琴伴奏研究
赵彬彬148-150
音乐课程标准改革的内在联系
张欣颖151-153
小学音乐与多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
罗秀珍154-156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合唱与指挥课程美育探索与实践
徐伟芳157-159
中华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即兴伴奏与弹唱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
吕雅伦160-162
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提高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路径
刁津晶163-165
OBE教育理念下"对分课堂"模式在高职高专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艳可 龚升强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