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汉字文化》2025年11期
目录
语言文字大论坛
唐写本《说文解字·木部》残卷多反切字音义考释王雨辰;1-3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指示代词不对称成因分析与应用韩笑;4-6
五代墓志植物意象研究李君君;李佳璐;7-9
“流行语”背后的文化密码:汉字文化在网络语言中的应用孙瑜蔚;10-12
现代汉语句法、语义歧义成因探析程梦圆;13-15
从石安石《语言、言语与阶级》看中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语言与言语问题大讨论顾烨琳;16-19
“默契”词汇化研究胡静妍;20-22
“没门”的词汇化及动因张琴;23-25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阐释现代汉语“看”的语法化吴默;26-28
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的方法论意义刘欣妮;29-31
大学语文建设
大概念驱动的高师古代汉语课程“字理育人”教学模式构建张新;周希全;32-35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究丁燕婷;36-38
大学语文课程中儒家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建设的内涵与路径研究许嘉玥;39-41
基于跨学科融合和新课标视阈下高校教师核心素养与普通话教学融合路径研究马岩;42-44
新文科背景下高职院校中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赵兵;45-47
基于大概念建构的大学语文汉字结构教学改革研究武玲君;48-50
数字人文技术在古文研究中的创新应用与影响宋若琳;51-53
新时代视域下国学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李婕;龚韬;54-56
《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考释温芝琴;57-59
严维诗歌用韵考王承榕;60-62
凌濛初刻本《王摩诘诗集》研究徐昕然;63-65
唐诗宋词对魏晋风度中隐逸主题的承继与重构吴建;66-68
唐宋诗词中的麦意象张子怡;69-71
苏轼涉酒词:愁中的冀望陈宇萍;缪一言;72-74
扬州太守时期苏轼诗歌创作研究——以苏轼《和陶饮酒二十首》为例张隆凯;75-77
“多情应笑我”还是“应笑我多情”——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一句解释臧黎雅;78-80
由“三我”理论看陆游记梦诗的自我书写储琳芮;81-83
由《〈金石录〉后序》新解看李清照陈慧绮;84-86
国际中文教育
歇后语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教学意义及策略探析郭潞;87-89
直观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初级阶段教学中的运用——以初级发展汉语教材为例时雯雯;邢文静;90-92
汉字文化圈学生在汉字教学中的促学作用——以智利圣地亚哥林肯国际学校为例李金轩;金凯;93-95
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的人名语言文化研究综述王蕾;96-98
“讲好中国故事”视域下汉语支架式教学实施路径研究——以《基础汉语》为例齐馨;99-101
早期对外汉语教科书中的特指问研究——以《亚细亚言语集》为例谢宇;102-104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二语习得偏误分析夏禹轩;105-107
三个平面理论下连词的语法分析及国际中文教学范凌;108-110
跨主体性视角下来华留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研究——以《中国概况》在线课程为例吕显尧;111-113
互联网视角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失语”与“发声”丁璐;114-116
汉字与历史文化
“贼”的语法化历程、机制及动因探析祁好;张洋;117-119
《诗经》中“君子”内涵的历史流变金莉莉;120-122
汉语文教学
深度学习视角下高中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韩佳;123-125
中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文化认同感的培育路径研究孙文佳;126-128
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付瑞雪;129-131
情境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小说教学中的实践张扬;132-134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培养融合路径初探王娟;135-137
李吉林“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散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冷桐;138-140
新课程背景下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李朵;141-143
中国传统文化与园本课程的结合——对幼儿园开展汉字活动的认识与思考张陆雯;144-146
讨论与争鸣
去小知而大知明:论《庄子》的“小知”与“大知”龚璇;147-149
论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征孙佳妮;150-152
论刘震云《一日三秋》中的悲喜剧叙事何静;153-155
评析
《楚辞》中的猿猴意象及其与楚文化的关系姬家馨;156-158
《世说新语》幽默与讽刺艺术探析曾欣艺;159-161
语言比较研究
体认翻译学视域下杜甫诗歌典故汉英翻译研究杨静冉;屈景洋;162-164
文化背景知识在汉英翻译中的重要性分析郝小磊;165-167
汉俄语言文化中“мужчина/男人”观念对比研究田婷婷;168-170
儿童本位视角下《小熊维尼历险记》字幕中措词的翻译研究张媛媛;李凤萍;171-173
计算语言
情感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系统性文献综述与趋势分析李玫;174-177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探究白子晗;赵妍;178-180
美育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高校美育的实践路径石可欣;刘雨欣;181-183
中华古典诗词融入当代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析郑凤霞;程西永;184-186
汉字“飛”的美学意蕴蒋静菡;187-189
浅论汉字“形”与“意”在当前时代的美育功能刘慧;190-192
文道纵横
儒家语境下“礼”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意蕴杨春霞;193-195
杨树《澡雪堂诗》的思想内容与特色郑英姿;196-198
彩页
柳斌书法作品选登柳斌;199-201
《汉字文化》征稿启事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