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汉字文化》2025年03期
目录
语言文字大论坛
《史记》(汉代部分)和《汉书》“如”字使用情况对比研究奉康欣;1-3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山西碑刻语言文化传承与影响孟红淼;4-6
汉语感知类A A复合形容词语义句法历时研究刘春雨;7-9
《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变”之道:字义与卦象的关联吴雪;10-12
现代汉语近义形式动词的语义差异程钰涵;张跃龙;13-16
体验认知视角下“有这么C的N1进入N2”构式分析黄春红;17-19
“越来越X”构式的多维研究朱颖;20-22
网络称谓语“姐妹”泛化的探讨孟小湘;23-25
安宁方言程度范畴认知分类词汇表达手段研究肖俊佳;26-28
大学语文建设
高职类院校学生大学语文素养现状分析及其提升路径探究柴俊秀;孙小杰;29-31
军队院校人文类课程协同育人研究李燕;32-34
基于问卷调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学情分析研究——以《古代汉语》课程为例刘世民;35-37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理念的文献学教学改革研究王雨非;38-40
文学研究语言学转向的方法论意义李娅菡;41-43
新媒体背景下吴语方言词汇的创新与语言演变刘一;满思瑶;44-47
“群文”理念下高职专科古典爱情诗教学方法探析谢天鹏;薛涓;48-50
写作学视角下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语码解读陈蕾;51-53
细品《文心雕龙》——精雕文章之道 细琢成文之心闵令雯;54-57
李白潇湘诗歌的存在方式与情感内蕴高鹏;58-60
文学绘图视域下的《太平广记·杂传记》长安研究张婉欣;徐胜男;61-63
从《瀛奎律髓》看宋诗中的“庭宇”主题徐柯;64-66
苏轼“反常合道”奇趣创作观的探源与举证蒋欣格;67-69
李清照“香消词”愁情书写探赜张东旭;70-72
《梅花衲》的咏梅方式朱梦瑶;73-75
论元代刘诜诗歌中的宗杜之风祁文艳;76-78
高攀龙尺牍创作内容研究高子婕;贾飞;79-81
《全清词·顺康卷》周立佚词三十六首辑补汤欣然;82-86
明清时期聂隐娘形象的演变与接受丁徐香;87-89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塑造浅析徐菁怿;90-92
眉间婉转诉真情——论纳兰性德词中“眉”的多重意蕴冯英姿;93-95
毕飞宇《青衣》中筱燕秋的人物形象何双双;96-98
国际中文教育
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的国际中文文化教学实践探究——以2023年汉教英雄会教学视频为例莫珍珍;吕腾;99-101
“中文+职业技能”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常琳;102-104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的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探究张质纯;105-106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分层教学探索陈静;刘宇;107-108
近五年对外汉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综述颜瑞珂;109-110
母语为俄语的留学生汉语单字调偏误分析以及教学建议魏珊珊;111-113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中文语言景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谢春柳;114-116
汉英语认知动词的主观性对比研究向淑珍;117-119
汉日同形词“取”和「取る」的对比分析戚心怡;孙凤娟;120-122
汉字与历史文化
浅析“元”字及其文化内涵马浩然;123-125
论易安词的艺术表达郭靖靖;126-128
汉语文教学
高中“诗词鉴赏”文章写作教学研究王雨清;129-131
统编版必修(上册)“家乡文化生活”单元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教学方法季中蓉;韦冬余;132-134
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内涵与实施路径研究蔡宇轩;135-137
跨学科视角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齐宣伯;138-140
学习任务群框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施问题与应对策略郭婉莹;屈廖健;141-143
儿童本位的农村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考察研究赵芳珍;144-146
讨论与争鸣
被动式蒙字句“蒙”词源再考曾江;曾光平;147-151
论李煜、晏几道梦词之异同袁雨灵;152-154
论“说”文体——兼论《说林》的文体争议戴云舒;155-157
评析
《红楼梦》空色写法之妙境探析——以贾珠形象为起点任馨怡;158-160
《务虚笔记》语言叙事艺术张萌;161-163
《白水青菜》的叙事时距浅析曹璇;164-166
语言比较研究
《次北固山下》汉英翻译审美对比蔡珺兮;李崇月;167-169
汉英翻译类课程的多模态教学模式建构研究——基于《理解当代中国:汉英翻译教程》姚康;170-172
从目的论视角看殷墟博物馆新馆展览文本的汉英翻译马俊杰;梁庆峰;173-175
闫连科小说的语言偏离翻译方法研究——以《炸裂志》英译本为例张雪香;176-177
翻译是否可能:斯坦纳阐释学译学思想的进路傅莉;178-180
计算语言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探讨路斌;181-183
人工智能辅助初中作文教学策略探索周睿哲;184-186
美育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价值及实践路径探究顾子筠;187-189
双创文化视角下高校美育的价值内涵和发展路径研究沙卉;190-193
文道纵横
老子之“道”赵中敏;194-195
《道德经》中“知足不辱”思想及其时代价值胡元元;196-198
彩页
柳斌书法作品选登199-201
《汉字文化》征稿启事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