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三角洲》2025年08期

三角洲》2025年08期
目录
作家在线
热爱创作,笔耕不辍邓有民;2
头条作品
偷心贼梅发平;5-29
让老人生活充满爱的阳光梅发平;30
小说精选
土骨邓玉定;31-34
粉丝杨长坡;35-36
散文现场
大美无疆王玉亮;37-39
死亡三日潘展超;40-46
我的外婆金曙光;47-48
闲话佛山胡维;49-50
何为爱情,读《哦,鲜花送给育花人》有感王芬芳;51-52
古韵陵川 清凉故乡靳文民;53-54
坐车李明聪;55
“黄麻起义”的烽火岁月与“黄麻一家人”认同感的铸就胡双修;林一帆;何小阳;付兴嵩;朱子涵;56-57
让“扁担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田豆豆;58
非遗之韵:守护者的心灵航迹卢云庆;59
诗视界
碎片记忆才子情;60
郭长岭诗集郭长岭;61-62
柔软在丽江的梦(组诗)邹进;63
更俗剧院
回家的故事李天晓;64-65
文学评论
《诗经》中的先秦婚恋习俗陈锦澜;66-68
废墟文学对20世纪后期德国文学中死亡意识的影响——以德语小说《大河背后的城市》为例王炜玥;王亦佳;69-71
废墟文学视角下20世纪后期德国文学的情感表达转向——以德国小说《铁皮鼓》为例王泽琳;王亦佳;72-74
斯蒂芬·金恐怖小说影像化成功的原因陆宇航;75-77
《拾草记》,质朴笔触下的深情画卷辰星;78-79
艺术评鉴
费穆电影《小城之春》与儒家美学构建张佳宁;80-82
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叙事分析——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为例李赫;赵晓燕;83-85
历经沧桑松——李宝铎松树绘画赵旭新;86-88
丝绸之路传统壁画艺术对河北毗卢寺壁画的影响张宗光;89-91
软雕塑艺术创作的切入点王广瑞;92-94
潘虎设计风格研究张乐陶;95-97
河北红色音乐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李丹;牛明会;潘秀昀;王卿;98-100
口述史语境下江西弋阳腔的传承与保护罗羽涵;刘佳;101-103
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公共艺术的结合李悦溪;104-106
文化视角
张家口明代长城文化内涵挖掘与价值推广赵一洁 ;孟优优 ;王金苗 ;王媛媛 ;张晓光 ;赵璐 ;107-109
教敷岭海:侨务家吴在民在家乡的办学兴教成就张若琳;110-112
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思想探析贾聪聪;贺明卫;韩晓贺;113-115
红岩精神的理性审视及其时代价值史妍;熊应;肖艳;116-118
抗美援朝期间赴朝慰问团的宣传工作——以第一届赴朝慰问团为例卞正长;王欣媛;119-121
中华优秀文化对外翻译及传播策略——以保定文化资源的韩语外宣翻译为例陈琳;郭颖超;122-124
《周易》传统哲学思想的传译——以天人合一的辩证思想为例邹浥尘;125-127
数字化党建的挑战与路径探析张洋;128-130
依托红色资源创新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的思考梁红玉;131-133
项目驱动模式下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林卉;134-136
数字化时代宣传文化中心的文化传播创新实践杨宝勇;137-139
英文媒体中西安城市形象的语料库辅助话语分析孙希捷;姚克勤;140-142
学前教育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孟岩;143-145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路径黄曦;146-148
基于案例分析下短视频辅助汉语学习者的启示与建议赵丽敏;刘儒;149-151
维语言专业学生语法意识的研究——以宾格习得为例张薇薇;邓博文;吴晓丽;152-154
文化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高钰轩;石瑛;155-157
中华优秀环保文化与生态工程——以伊通河为例王欣宇;吕清林 ;纪巍 ;李雪源 ;黄鹤 ;158-160
高职院校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和合性培育路径林晓婧;161-163
“两个结合”在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融入路径与实践应用曾会;164-166
短视频融合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提升黄山;167-169
谈谈美丽乡村背景下乡村文化的传承问题叶林尧;170-172
唐山“非遗”融入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价值阐释与实践路径刘玉丽;刘琳琳;173-175
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遴选突围的机遇、困境和实现路径鄢海云;李昕;176-178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探索杨丽萍;王梓越;高英宏;179-181
“XX刺客”的语义演变和语用特点朱盼盼;182-184
融媒体时代增强现实技术(AR)在儿童绘本应用中的优势与困境朱雪凝;185-187
网络新词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丁雨晴;188-190
增值性评价在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应用盛宗玲;徐岚;张京蒲;徐婉婷;191-193
新时代背景下班会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有效策略移燕;194-196
现代信息传媒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发展路径赵傲彤;197-199
“一带一路”视域下欧洲国家外语教育规划——以白俄罗斯、塞尔维亚、波兰为例赵昊天;郑焜城;陈红;200-202
“丰厚翻译”策略下广西民俗文化词的英译方法王珏;李昀蔚;203-205
传统文化用于华商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以佛教文化为例王清政;李会;高生平;雷秋盈;陈黎丽;张冬晖;206-208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和世界启示魏毅辉;209-211
“两岸文化名师对话”系列节目的融合创新表达王萌;212-215
艺教纵横
民族民间舞在中小学美育教育中的应用及实施高妍;蔡艺萌;216-218
VR技术在水墨画教学中的沉浸式体验陈松洁;219-221
基于跨学科情境的高中美术素养测评设计廖雨佳;罗崇玥;222-224
UbD理念下非遗文化在初中美术设计·应用中的设计分析王陶芳;225-227
基于图形传播理论的小学教材插图分析罗崇玥;廖雨佳;228-230
小学音乐跨学科项目化探究性教学陈惠茜;231-233
社科论坛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融入民办高校思政课的现状分析和教学优化路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例呼哲青;234-236
红色文化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与应对路径宋婧妍;李生;237-239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李玉山;240-242
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意义与实践王慧;243-245
马克思劳动幸福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余敦娥;246-248
小作家园地
精华欲掩料应难吴晓南;249
走向大世界孙泽雨;250
文化宣传求新,更要暖心彭容与;251
把好生活快慢的航帆王荩宸;252
中华文明吴松冕;253
科技为桨,弄潮时代浪尖苑琳婕;254
以当下立,以求新进张雪筠;255
花未全开月未圆胡瀚铭;256
夕阳下的华北理工图书馆蔡汶伯;257
工业印象陈嘉林;257
守望王琳超;257
咫尺之遥不可及陈宗江;257
幽谷林海江承超;258
 

发布日期: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