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三角洲》2025年05期

三角洲》2025年05期
目录
作家在线 任耀榜
如何让“烦心事”不“烦心”任耀榜;2
头条作品
洗心骆丁光;5-23
恰如其分地拿捏骆丁光;24
小说精选
公道晏瑜;25-29
臧瑞德回乡刘家朋;30-35
李氏中医浮沉录廖紫娇;36-38
烦心事任耀榜;39-44
你的月亮黄瑛;45-51
我的老公是酒鬼雷玉林;52-53
逃单欧文灿;54
无眠之夜时彦猛;55-59
闲事莫理杨硕;60
散文现场
团圆——海王思拓;61
旅途的风景成斌;62
月光下的外婆范彦希;63
接力吴奚博;64
诗视界
忠烈思纳言;65
马明清山乡诗马明清;66-67
年少的她哞哞;70
更俗剧院
无声的关怀马楷博;71
文学评论
叶梦得的诗歌创作技巧唐钰;72-74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异同吴彤;75-77
《边城》中的人生意象——船李蕾;78-80
苦闷纾解与青春共鸣——从文学治疗功能来看张嘉佳的小说张叶;81-84
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作品发展的相互作用张方方;85-87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青春书写李杨杨;88-90
“育人”与“选拔”——《何谓教育》与日本战后教育的反思朱奇莹;91-93
儒家哲学视域下的《臧瑞德回乡》王芬芳;94-95
艺术评鉴
从《女人韵事》到法国堕胎权入宪看女性的身体自由刘力嘉;96-98
五代《卓歇图》契丹舞姿形态的图像学陆江泉;何昱璋;99-101
德彪西音乐的象征主义与印象主义苏雅媚;102-104
长号初学者常见问题及解决建议郑磊;105-107
在当代建构下中国古典舞的坚守与开拓——以《骏马图》为例葛梓淇;关冠;108-110
舞蹈艺术视角下的洛阳龙门石窟文化王亚斐;111-113
文化视角
诗酒精神:从“酒”看唐代诗人在醉境中对现实悲剧的态度——《凉州词》《行路难·其一》《登高》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王巧雨;114-116
扬州博物馆藏品保管工作刘永红;117-119
《毛泽东长征诗词赏析》教学活动课例展示赵晶晶;120-122
近代以来中日家庭主妇地位的比较周小岚;123-125
VR/AR与数字化交互技术在古建筑保护推进中的应用刘鹤文;赵文茹;曹泽龙;126-129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南昌梅岭风景区公示语翻译——以梅岭千年葛仙台为例陈思睿;130-132
基于四位一体的江苏司法类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构建策略——以江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例刘毅;133-135
八桂文化融入“佛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索王亚欣;136-138
传统美育文化在高校非正式学习空间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张雅利;刘宏利;139-14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制度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赵晓宇;142-144
基于语料库中俄近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对比李莹;145-147
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个性化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钱舟子;148-150
5E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听说课中的应用沈晓婷;151-153
关于职业教育中“三教”改革的思考王慧;154-156
工匠精神视域下艺术设计类“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吴焕琴;宋书寒;157-159
数字化时代课程思政体系的现实挑战与生态构建栾青;宋佳;160-162
互联网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娴;亓丹;张思来;谷守彬;163-165
书法在冰雪文化艺术融合中的传承和发展纪铖;166-168
胶东红色文化创新性融入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实践路径李海霞;169-171
高考日语阅读语篇主位推进模式时雪原;172-174
活页式教材开发的调查与分析——以《农经权确权》项目为例晏涵;韦林利;175-177
结合乡土资源深化小学红色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索杨柳;吕萌娜;陈夕;178-180
工匠文化视域下高职院校党支部“铁字头”工作法实践探索——以某高职院校铁道工程学院为例章露;李有权;乔洪霞;181-183
新时代文化自信提升策略刘跃;184-186
文化自信视阈下大学外语教育的创新路径与策略高尚;赵晨光;187-189
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人权理念——双向度解析及其当代价值李怡涵;190-192
新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张少伍;193-195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小学思想道德政治教育融合路径张月梅;范玉娄;196-198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单元习作构建与实施周君;199-20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曾荣强;202-204
新时代高等外语教育立德树人之内涵诠释李娜;205-207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菜单式”劳动教育课程实践探索木塔力普·吐尔洪;208-210
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思政课教学评价秦丽娟;苏龙浩;211-213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时利薇;孙嘉星;214-216
高校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实践路径杨振鹏;217-219
新时代大学生担当精神重要论述及其现实启示崔晓硕;220-222
艺教纵横
新时代乡村振兴下“非遗”美育的实践——以中小学生木刻版画美育课程为例朱玉洁;袁园;223-225
思政教育融入小学音乐课的探索鲁雨欣;刘扬;226-228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本土化对于孤独症儿童社交障碍积极影响丁艺;229-231
社科论坛
兵团农业科技改革张晨;232-234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赵茂红;235-237
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视域下共同富裕实现路径——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思考吕甜甜;238-240
数字消费主义对青年的抽象统治及克服路径满婷利;241-243
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传播力的现实意义与实践进路雷啸;244-246
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策略李黎;雷佳欣;于敏章;247-249
小作家园地
老张廖九深;250
雨中的树廖九渊;251
为自己的人生续航林臧冉;252
生命因负重而精彩刘瑞宇;253
人工智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马小新;254
“劝学”新说郑睿焓;255
逆水而行肖宇轩;256
原文昊 杨晨露作品原文昊;杨晨露;257
牛玉云 曹潇潇作品牛玉云;曹潇潇;258
 

发布日期: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