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三角洲》2025年03期
目录
头条作品
《沙到白时是纯色——沙白传》序汪政;5-6
《沙到白时是纯色——沙白传》后记王子和;7-10
小说精选
有个事我一直没和你说崔立;11-16
算账付希平;17-21+36
那二大个子孟祥志;22-25
碰钉记倪正平;26-30
散文现场
听街周杰祥;31-36
树的影子肖智群;37-39
平章巷旧事(外一篇)伍蓓;40-41
湮灭的辉煌胡芳芳;42-43
儿时的小河(外两篇)翁志文;44-47
四次遇见何伟华;48
长三角记忆
“经传家学,里有名贤”——从冒家巷走出来的风流倜傥顾云峰;49-51
诗视界
除夕过后是新年(组诗)北乔;52-54
打开长赢的门扉(组诗)汤少雪;54-55
南凌街(外一首)彭之俊;55-56
残荷(外一首)王必伟;56
写给母亲的诗姜兰;56-57
咏怀夏洁生;57-58
袁德刚诗九首袁德刚;58
文学评论
用“人工智能+剧本杀”打开苏轼乌台诗案邢昊然;朱曼婷;胡善良;黄影结;59-61
《庐山远公话》所见多元文化之交流屈玉丽;张雅庆;齐嘉锐;62-64
“吴门”守望者——苏迅小说《能工刘双清》的现世龃龉与理想寄寓刘枫;65-69
书中岁月长——读刘长虹《书中岁月》随感周桐淦;70-72
燃起人们心中的“长信灯”——读强雯《访古记:一个人周末博物志》王富中;73-74
艺术评鉴
文学手法在舞蹈编导中的表现殷志强;75-77
微表情在动画角色塑造中的应用林朝平;78-80
黄梅戏跨文化传播分析鲁曦;81-83
德彪西声乐套曲《波德莱尔五首诗》的艺术特征赵晓波;84-86
减字谱:汉字的回声——由汉字构形学观减字谱简化逻辑顾夏一;87-91
AI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张炼;92-94
史韵文廊
共赢之下的自肥——汉儒神学与两汉国家豪族关系的演化王子昂;95-97
汉唐宋时域外香料与养生饮食赵志硕;98-100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论探析陈旭;101-103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李春霞;杨淑妮;104-106
高职党史教育新路径探析——以雕塑专业为例张熙婷;107-109
红色档案资源助力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优化路径曹新素;110-112
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张赫珈;113-115
巴黎公社的时代价值、经验教训及历史意义张坤;116-118
古文阅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策略黄礼发;119-121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职快乐语文教学策略戴春兄;122-124
文化视角
互动与合作:村落共同体意识建构中的两个维度——基于对东兴万尾哈节的田野考察李睿馨;125-127
本土文化纵深发展及西方文化本土化可行性路径——基于茶文化和咖啡文化在国内现状刘蕊欣;杜欣洁;128-130
探析二十四节气对提高商业大众认知的效果——主要以谷雨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为例王丰尧;廖晓慧;唐诗雨;131-133
音乐鉴赏课程融合地方红色文化的教学实践策略李春晓;134-136
高中德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张卿雅;137-139
中职思政课程中文化因素对学生健全人格发展的影响吴玲林;140-142
基于文化视角的中职思政课堂核心素养提升路径张馨;143-145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路径施强;146-148
齐鲁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探析陈冬颖;149-151
幼儿园戏剧课程中的传统文化融入与创新策略吴燕;152-154
优秀家风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赵冲;155-157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董亚娟;158-160
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园本主题课程的实践和思考周楠;161-163
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传承路径卢云霞;164-166
依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第一师阿拉尔市为例范瀚文;胡昌平;167-169
构建新时代高校“三位一体”廉洁文化机制严月英;沈鸿雁;牛丽玲;170-172
红色文化深度嵌入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的实践路径熊英;林晓燕;173-175
高校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窦茹;176-178
民办高校美育教育观念下的通识教育变革与创新方法罗希;179-181
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家居产品设计方法丁佳雯;熊梦园;182-184
大运河文化带背景下建设运河红色文化研学基地的策略——以大运河无锡段为例冯霞敏;185-187
艺教纵横
数智赋能双排键教学探微张静;188-190
高校合唱作品教学与课程思政的互动模式分析黄河;191-193
高校音乐合唱在培养思想政治素养中的作用与实践陈豪华;194-196
职业技能大赛背景下高职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的改革策略徐彩云;197-199
如何用续画培养儿童漫画创新思维时惠宇;孙艳;张李娜;200-202
小学美术趣味水墨画教学的实践策略万星言;203-205
以情境教学法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有效性叶超尘;206-208
“双减”背景下美术学科大单元差异教学的实践路径朱婧言;209-211
数字媒体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刘锦晨;212-214
中国画工作室制教学改革陈丽;叶经文;215-217
小学信息技术与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路径黄玮佳;218-220
色彩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姜芳;221-223
变废为宝: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刘荣;224-226
艺术院校大学生党员教育模式探索——以美术院校为例杨瑶;227-229
人工智能时代基于成果导向的影视后期合成与特效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姜鑫;孙崇凯;程钊;230-232
国际标准舞六年学制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和创新——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为例孙佳;233-235
社科论坛
江苏高校党建引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柳钰;陈国强;236-238
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周亚宁;239-241
基于全视角学习理论下社区教育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对策——以上海市为例杨钰莹;242-244
“三个务必”思想的历史必然、内在统一和历史启迪陈义娟;马明霞;245-247
当代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基于《学记》的审思孙洪磊;248-250
基于“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构建陈文婷;251-253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思路王宇宸;赵晨曦;254-256
沈行工油画作品《冬日暖阳》沈行工;2
邬烈炎油画作品《荷塘系列之三》邬烈炎;257
许江油画作品《荷花池头之三》许江;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