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美术文献》2024年10期

美术文献》2024年10期
目录
艺术观察
美术馆展览视觉图像信息传播研究——以十大美院联展清华展区“未来能见度”为例陈艺玮;1-4
基于博物馆陶瓷展陈的景德镇与斯托克合作研究余上;丰军;5-7
异托邦视角下中国古典园林异质化空间分析信璟;8-10
当代艺术视角下大漆艺术的转型发展探究刘娅煊;11-13
区域文化视角下广西水彩艺术发展的可行性路径探究曾嘉睿;范亚杰;14-16
知觉与审美——读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有感王小雅;17-19
从歇斯底里症到“症状”美学——论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症状”图像理论郭舒;20-22
俄罗斯风景油画的民族特色和人文精神探析朱雨轩;23-25
石涛“笔墨当随时代”思想刍议白继军;田蕾;26-28
表现秘境云南的绘画图式研究汪钰双;29-31
框架式构图在中国画中的应用李函凝;32-34
封面艺术家推介
沈敬东6
艺术史论
清朝外销通草画的审美特点研究陈玲杰;35-37
关东画派的发展研究吴钱斌;韩春雨;38-40
创作研究
当代青年美术创作中民族群像的塑造研究——以第十届“青未了”展览中的民族题材人物画为例卢敬慈;41-43
立足雪域高原 “塑”说西藏故事——当代雕塑家阿里的艺术风格及人文贡献探析王顺;褚丽美;44-46
从观察方式到语言的转换——任杰艺术创作方法研究蔡涛;47-49
张显飞绘画作品的精神性研究何元元;50-52
逸:刘自鸣及其绘画艺术风格研究鲁保阳;53-55
米芾书画艺术风格的融合性及创新性探究王梦瑶;李奕;56-58
赵孟坚《自书诗卷》书法风格探究武超;59-61
当代具象绘画中不同形式语言的情感表达刘昌润;62-65
论新印象派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和谐表现——以乔治·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为例吕蒙惠;66-68
巴斯蒂昂-勒帕热的艺术思想及当代意义谭冠男;周慧;69-71
视知觉理论视域下亨利·摩尔的雕塑艺术研究苟定秋;72-74
安德鲁·怀斯绘画作品中孤独情感的来源与体现研究刘松瑜;75-77
符号与象征——论斯特法诺·波达舞台艺术的精神性徐芯蕊;78-80
美育与教学
基于“两性一度”的“环境设计方法与程序”混合式金课建设研究李梅艳;81-83
装饰拼贴在绘本创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韦秋云;84-86
文化自信视域下美育融入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路径探索魏阳;87-89
基于课堂观察法的高中美术德育教学有效性研究陈欣悦;卢雪松;90-92
基于审美能力提升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策略探究杨爱元;93-95
全屋定制背景下的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创新——以集群工作室为例的探索与实践卢海锋;96-98
基于“器术法道”哲学思想的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践教学探索吕晨;99-102
艺术设计专业中国画课程数字资源云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华永明;李芳;103-105
高校美术鉴赏教学设计改革研究徐俊慧;106-108
视觉与设计
敦煌画像砖图像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实践徐灵慧;109-111
双向需求视角下的无穷指述品牌视觉形象设计钟哲宇;112-114
当代视觉艺术中色彩与多元媒介的融合创新表现魏卓斐;115-117
楚文化视觉符号融入IP形象设计的方法探究徐雨晴;张苇;118-120
基于传统文化的儿童数字绘本设计与研究潘欣奕;121-124
从文化传承与传播视角看广交会展示设计张俊竹;刘格拉;125-127
东北军事主题公园冰雪景观设计初探——以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军事文化主题公园为例时一星;焦健;128-130
扁平化图形设计在快消品包装中的应用研究——以蛋黄酥包装为例曾冠婷;丁山;131-133
三星堆博物馆图文展板的阐释方式研究蒋悦;134-136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潮玩IP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丁山;徐晓雪;137-140
视觉文化语境下生命教育主题的表现姚楚齐;141-143
工艺美术
景泰蓝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当代继承创新前景岳子铭;144-147
肇庆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路径研究容嘉彦;148-150
艺术管理视角下广宁玉雕的活化路径研究胡恩豪;151-153
作品推介
张林康作品张林康;154
熊浩作品熊浩;155
蒋雨冰作品蒋雨冰;156
王紫沄作品王紫沄;156
《我们都是艺术家》沈敬东;2+6
美術文獻征稿启事157
 

发布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