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封面艺术家推介
李知弥1
尤占平1
艺术观察
时代精神中的版画艺术刘丽娟;2-4
从治器角度反思先秦天圆地方观兰娟;5-10
澳门地区有翼天使视觉艺术形象的本土化表达王一珺;吴乔逸;11-14
求变与立新——岭南画派与海上画派的山水画风格比较文征;15-17
自律、日常与剧场——现代主义雕塑的本体扩散与外延现象研究谷德昊;18-20
四川地区清墓碑坊中的龙猪斗图像考辩何静;郭泽恩;21-23
加密艺术:数字化时代艺术品市场的新模式孙艺菲;24-26
从蓝田水陆庵彩塑主题看朱怀埢为母祈福牟研冲;赵茹轩;27-29
生物虚拟解剖参数融合数字艺术的展示呈现——以长江濒危水生物数字标本为例王颖;30-32
中国传统花鸟画与西方古典静物画写生差异研究陈文祎;33-35
不同时期莎乐美艺术母题的图像学分析谭彬清;36-38
共生理念下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董雯婷;刘杰成;39-41
艺术史论
河南木刻运动及其在抗战中的回响王凯;42-44
由技达艺:清末民初图画课程目的演变廖承锋;45-47
明后中国画岁朝清供题材的发展演变与文化寓意探析周启梁;陈欢迎;48-50
中国古画文献学的成立江泉儒;51-53
创作研究
从简牍到碑版——隶书的整理与传播者贾鲂王雨;54-56
李斛的夜景山水研究王蕾;57-59
抗战时期中国画的精神表达——以傅抱石高士人物画为例梁勇第;陈鹏;60-62
儒家比德观影响下的中国花鸟画创作及价值思考张子涵;张传友;63-65
元亨利贞——论李国华墨迹碑刻及其书法造诣周善怡;66-68
卡拉瓦乔早期世俗性作品中的凡俗元素起源初探魏骥原;69-71
安格尔《大宫女》中体现的东方主义倾向及其成因张梦典;72-74
欣赏者和创作者角度下艺术中的距离问题探析田梓娇;75-77
中国西部水彩风景画艺术特征及价值探究——以吕智凯作品为例王晨阳;刘波;郭原辉;78-80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创作中的劳动者形象研究——以中国美术馆馆藏精品为例赵怡文;81-83
以“象征”之名——莫罗对黑格尔的“误读”王梓怡;张传友;84-86
美育与教学
科学童话的美育价值柯尊文;87-89
桂北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特色文创课程群联动教学改革研究李林杰;90-92
乡村振兴战略下设计类“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路径李宏;王方良;93-96
民间美术视角下儿童画审美价值的构建秦红梅;97-99
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高校工艺美术传承人才培养策略探究——以嘉应学院为例梁嘉;100-102
“两性一度”理念下漫画创作金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田园;103-105
视觉与设计
《清明上河图》街市空间的场所精神探究王双全;熊宇;106-109
由传统香文化的变迁看合香制作技艺的当代创新发展林鑫姚;110-112
宋代行炉艺术的当代活化再造设计研究方卫;傅赜隐;113-115
ViP设计法则介入线上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研究吴思瑶;116-118
乡村集市空间的设计策略研究——以庆阳坝凉亭古街为例万玉冰;王艳;119-121
乡村视觉设计在安徽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以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纷岭市集为例王璐;122-124
东湖品牌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构建江欣柏;125-127
仿生学视角下对建筑与自然关系的思辨章晓彤;刘杰成;128-130
达州“非遗”数字化保护路径与策略研究关键;陈翔;131-133
绿色生态视角下IP形象设计运用与推广——以“绿意宝宝”为例朱奕雯;姚柳燕;134-136
新时代美育背景下高校文创产品设计研发路径研究刘宇萱;137-139
我国博物馆数字文创产品设计与传播研究朱秋婷;140-142
工艺美术
湖湘古建筑雀替传统装饰构件的演变及特色李昭阳;茹蓓茵;143-145
厚重的积淀——云南传统木雕历史与现状研究杨小波;146-148
山西闻喜元宵节花馍视觉符号研究贺晋芳;张鹏飞;149-151
丽江古城民居建筑装饰纹样探究张愫;152-154
作品推介
黄嘉兴作品黄嘉兴;155
唐策力作品唐策力;156
周元作品周元;157
《湖山畔羞答答》李知弥;2+1
美術文獻征稿启事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