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就业与保障》2025年03期
目录
小保信箱
企业解聘时未通知工会,员工能否主张赔偿金小保 ;潘家永;1
在关联企业工作满10年,可否要求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小保 ;潘家永;1
家庭主妇车祸受伤,能否索赔误工费小保 ;潘家永;2
未完成销售定额,就可以将工资“清零”吗小保 ;潘家永;2
“两高”人才
一腔热血为职教——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陈景琳林萍姗;3-5
信息传真
“企业与家庭财富安全六面观”创业沙龙活动在福州举办林萍姗;6
“开学第一课”,唱响“安全”主旋律6
全省消防救援队伍首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揭牌6
龙岩市人社局开展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7
三明市人社局力戒形式主义赋能基层减负7
寿宁县人社局:构建“二三六”工作机制,推动社保服务“就近办”走深走实7
两岸创业
为台湾青年筑造温馨的创业家园林萍姗;8-9
海西医保
传承拗九福文化·孝老敬亲幸福粥陈灿栋;10
龙岩医保:接入“DeepSeek”,“秒级”医保政务服务正式开启龙保;10
党建引领
新时期推动机关共青团工作路径研究黄哲;11-13
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引领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探索——以X高校农学院为例任志豪;刘亚东;张铭垚;董逸伦;马文艳;14-16
党的群众路线推动基层事业单位思政工作走深走实的思考毛锐;17-19
基于“五力模型”激发高校党建品牌建设的研究李丽容;20-22
乡村振兴
基于乡村振兴需求的农业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刘洋;27-29
“三下乡”社会实践推动“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模式研究李梦华;邹经纬;刘立萍;代亮;30-32
浅析当前农村青年就业问题及解决策略文君洋;33-35
社会工作介入京郊农村青少年社区教育的研究——以北京市Q村为例徐子涵;韩芳;36-38
民生保障
老龄化视域下“代际融合”互助养老模式研究傅佳怡;付松聚;39-42
老年人数字参与与精神生活富裕的耦合机制研究张栩源;朱秦宇;43-45
晚期癌症患者居家安宁疗护下照顾者多元需求剖析及支持体系构建张文双;邱芷矞;46-48
河南省“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可行性研究高欣;郭燕斌;49-51
就业指导
探析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价值取向偏差的成因及其对策范欣;52-54
广西高职院校退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探究林裕;宁豪迈;55-57
OBE理念下辅导员引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探索曲希强;58-60
基于MBTI性格测评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精细化职业指导邱荣;叶华;徐琳;雷金珠;61-63
“TBL+CBL”融合模式在医科院校就业指导中的探索成星;马春明;王彩月;64-66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培养模式探索胡瑶;67-69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讨徐濯潇;70-72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就业指导路径研究杨宇;姚远;庞龙;73-75
学历“内卷化”与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探讨段舒婷;76-78
生源结构视角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去向研究——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倪克敏;杨雨晴;79-81
精准就业
新时代奋斗精神融入大学生就业过程的路径探析常翠纭;82-84
数字经济对高职院校就业的影响及措施探讨胡雷;冯娜娜;85-87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探索李彩虹;88-90
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职业发展的思考刘纷;胡旭飞;张盼;91-93
新经济环境下加强大学生就业促进能力培育工作的思考安然;94-96
创业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析王泳善;97-99
大数据背景下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思考郭英英;100-102
高职院校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精细化管理的思考马阳;张军华;刘洁;103-105
人才流动对大学生创业团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陶莉;106-108
红色文化传承与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研究——以江西省为例杨晶;109-111
人事人才
教育系统人事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的有效路径分析罗伟华;112-114
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以新疆地区中高职计算机类专业为例赵江华;王梦月;115-117
浅析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服务融合在公共机构中的应用徐蓉;118-120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QZ铁路集团管理人员培训优化研究卢旭杰;121-123
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学业指导模式探究曹乐;124-126
信息化视角下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实践研究李丽燕;127-129
校企合作模式实现国有企业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策略刘婷婷;130-13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与优化策略——以L石化装备公司为例王晓玲;133-135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谢菲;李双锣;136-138
探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环境保护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机制严陶韬;程培蕾;黄顺;139-141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中高职数字商务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赵然;142-144
思政铸才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进路迪力夏提·阿木提;穆热迪力·斯马依;145-147
“三全三预”视域下西部地区技工院校毕业生心理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陈玫伸;黄波;148-150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陈珊;151-153
用“六个必须坚持”做好高校就业育人工作赵兰香;沐牧;154-156
思政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路径研究郑伊婷;157-159
高校思政教育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思考廖小蔚;160-162
行业思考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视角下的新业态劳动问题思考丁小洋;徐焕;163-165
“一站式”学生社区赋能学风建设: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研究艾丽彼热·艾尔肯;166-168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推动技工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上官浩龙;169-171
关于国有整车企业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的探索与思考刘桂萍;172-174
高质量就业背景下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调研刘丽姿;175-177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优化路径研究时波;178-180
辅导员工作室在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中的作用探析付强;181-183
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质量提升方案探析——以宝鸡文理学院为例毛炜涵;184-186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三平台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秦江娥;187-189
公益性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岗位聘用管理”协同机制构建路径研究王珊珊;190-192
高职院校基层行政人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基于构建多元一体化改进机制余独醒;朱洪波;193-195
档案资源数字化开发与利用分析王雅妮;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