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黄河之声》2024年20期

黄河之声》2024年20期
目录
原创歌曲
奇妙王国韩岩;2
心中的你万薷;李由;174-17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马晓婕;刘禹锡;179
火焰英雄宁江滨;180-181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柳永;李鑫章;182-184
眷恋你阳和大地尉建飞 ;曹永明;185
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板胡器乐创作研究(1978—2018)聂钦宇;4-8
沂蒙精神的多维表现及其在歌剧《沂蒙山》中的艺术化诠释周咏歆;9-11+16
山西民歌情感表达的当代传承——新民歌歌词创作实践与思考庞金忠;12-16
历史视角下民歌色彩区的演变——以陕北、江南地区为例董泽华;杨咏琪;17-19+113
文旅视域下吕梁叙事性民歌的审美特征与价值研究丁雯婧;20-23
河南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工会的价值研究范馨月;24-27
南音《文姬归汉》乐曲改编的艺术分析连方红;28-31
聆听非遗,新化山歌的乡音乡情——访新化山歌泰斗邹荣先老师之感唐劭;32-35
桂林永福县彩调剧表演艺术程式化特征分析舒翠玲;陶燕兰;36-39
山西河曲民歌的音乐特性及演唱特点探究万雯丽;40-43
浅谈美育视野下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王雪娇;44-47
从山西戏曲到现代声乐:传统声腔艺术的融合与发展张磊;48-51
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
论二胡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奏技法邱午阳;52-57
走进大师的心灵——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分析邓延彦;58-61
辅助算法作曲技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应用研究杜彦兵;62-65
音乐剧《悲惨世界》之美学微探武文婧;66-69
论欣德米特中提琴协奏曲《天鹅转子》第一乐章的奏鸣曲式结构发展及其配器特点向知仪;70-73
黄虎威钢琴曲《蓉城春郊》的春之意象与演奏研究杨晓琴;74-77
门德尔松《e小调随想回旋曲》的作品分析与演奏诠释张静;78-81
中国音乐史
元、明时期弦索北曲的兴衰发展王晗君;82-85
中央苏区革命音乐的诞生与发展吴晓峰;岳洋;86-89
音乐美学
审美与伦理价值的统一——谈荀子的音乐美学思想范殿红;90-93
印象主义音乐审美中的心理逻辑及其认知范畴潘晟;汪志诚;94-97
音乐表演
美学视域下声乐表演的情感思维、舞台构想与艺术认知冯超然;98-101
孙以强钢琴作品《春舞》演奏分析蓝婧楠;102-105
对比分析东西方钢琴教育体系下的演奏风格差异李伟华;106-109
论Mozart的歌剧Cosìfan tutte中女仆角色Despina的演唱与表演廉颖;110-113
基于科学发声系统的优化与实践刘永;114-117
谈声乐表演中的自我觉知罗纯慧;118-121
浅析欧美与中国流行演唱风格的融合探究——以歌曲《阿楚姑娘》为例文雯;122-125
排鼓换鼓演奏中的重音移位及翻腕技法研究薛佩章;126-129
音乐教育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改革研究丁喆岚;130-133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民办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探析蓝熙;134-137
指向艺术核心素养的中职公共艺术模块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以“走进戏剧”模块为例钱文彦;138-141
普通高中音乐专业学生的声乐歌唱技巧训练严琼;142-145
贵州红色歌曲文化资源在高校器乐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研究周娟;邓君;146-149
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中钢琴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郭建辉;150-152
高职音乐教育教学中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徐剑飞;153-155
通过《茉莉花》看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王婷;156-158
“美育浸润”视阈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魏雯菲;159-163
高中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课程“学、练、用”一体化实施策略研究陈季嘉;付裕;164-166+170
动态·主体·目标——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互动式教学研究林可欣;167-170
红色音乐作品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运用李世林;171-173
《黄河之声》约稿函1
《开花结实》刘文科;186
 

发布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