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黄河之声》2024年18期

黄河之声》2024年18期
目录
原创歌曲
启航——同济大学第二附中校歌郭怡然;林峰;2
回忆奏鸣曲季明;124-137
青·悟旦增旺扎;于雨琴;138-139
光影包昌鑫;140-141
蝉曾广海;185
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花飞蝶舞,泥土芳香——《夫妻观灯》艺术特征分析江雯;4-9
越剧在南京地区发展情况再思考陈玥辛;10-13
浅谈歌曲《映山红》的音乐塑造与艺术价值雷芳;查建敏;14-17
非遗时代下瑶族“香哩歌”音乐文化创新性转化探析梁晶;李常新;崔竞源;18-21
音乐社会学视域下江西红色音乐的创作与传承梁威;纪翔;22-25
再议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与二胡的创制任怡璇;杨美嫒;26-29
柳琴曲《毕兹卡欢庆会》的音乐特征与演奏分析孙鑫莹;30-33
黔东南苗族民歌的考察与研究王丹;34-37
新媒体视域下河南红色音乐的传播路径研究王群;38-41
贺绿汀音乐创作中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分析赵雨婷;42-45
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
塔雷加《阿拉伯风格绮想曲》的曲式结构及其调式特征分析熊傲林;46-51
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伴奏之和声研究蔡德智;52-55
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宣传片音乐创作研究董宸;56-59
寻找共鸣的声响:歌曲《沧海一声笑》中打击乐创作理念释义与技法分析刘鹏;60-63
“狩猎”练习曲的不同版本比较王虹;骞舟;64-67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音乐分析王鹏凯;秦天琪;68-71
复合和弦在巴伯艺术歌曲中的运用情况探析谢冰倩;72-75
京剧及其钢琴化成果鉴赏——以钢琴曲《皮黄》为例薛家子;76-79
肖邦《夜曲》Op.32和声技法研究杨洋;80-83
李斯特“主题变形”技法探究——以交响诗《从摇篮到坟墓》为例义璐甜;84-87
张朝钢琴作品《哈尼情歌》的意境表现研究章子轩;景佳;88-91
基于音乐表演理论的节奏研究——以德彪西《钢琴前奏曲》为例周明昆;92-95
中外音乐史
安德烈耶夫对俄罗斯民族器乐发展的贡献孟露;96-99
西周礼乐制度:历史演进与影响郑思炜;100-103
浅析两汉时期少数民族乐器在中原的传播段兆煦;104-107+123
音乐美学
互文语篇理论视域下的《声无哀乐论》之“音”“声”语词研究周颖丽;108-111
音乐教育
基于自媒体平台的研究生音乐专业“微项目化”教学设计研究白夜;宫雨婷;112-115
中小学音乐教育民谣教学实践探索袁平;116-119
国粹“京剧”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渗透和传播发展朱艺舒;120-123
音乐表演
古诗词艺术歌曲《幽兰操》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胡洪渝;142-145
论钢琴演奏中提升左手演奏技巧——以车尔尼740第23首为例黄袭伦;146-149
民族歌剧唱段《血里火里又还魂》的艺术特性及演唱探究季虹;150-153
浅析《城南送别》的艺术特征及在合唱实践中的运用李墨;154-157
歌剧选段《来生来世把你爱》的音乐特征及演唱技巧分析梁琴;158-161
合唱中音色变化的探索与分析刘其碧;162-165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秋风词》的美学特征与演唱处理谭文娟;166-169
二胡曲《豫乡行》的风格技巧与乐曲处理分析王锦红;侯倩琳;170-173
弗兰克《A大调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的演奏探究杨茗越;周聪;174-177
肖邦《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OP.61音乐与演奏研究周昌印;178-181
音乐论坛
从实践调研中探求音乐本质王琦;182-184
《黄河之声》约稿函1
《清溢香远连年有余》刘文科;186
 

发布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