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黄河之声》2024年11期

《黄河之声》2024年11期
目录
原创歌曲
征程总在呼唤远方刘志毅 ;武靖宇;2
拥抱不说再见吕英华;佟文西;91
凤凰红任英荣 ;徐亚樵;92
在鲜艳旗帜下张琳;93
女驸马许刚;项锦辉;94
秀美的马边黑来伍果;95
雀跃李纳雅;96
雪之森圆舞曲乌昀娜;97
祈望宋凯;王道银;185
民族音乐学与传统音乐理论
探寻大运河城市音乐文化研究的未来取向:基于VOSviewer的文献关键词与内容分析张宸源;4-12
当代古琴音乐创作的“中国性”探索——以王建民古琴重奏作品《古舞》为例于也媞;13-19
“寻觅乡音 不朽瑰宝”——山东大鼓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研究韩圣志;20-23
鄂尔多斯民歌文化的艺术特色分析——以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森吉德玛》为例呼斯乐;24-27
环洱海地区白族调腔音特性与地域生活环境的关联性研究江洋;唐凯瑞;28-31
非遗江西采茶戏与民族声乐相融合的唱法研究——以赣南采茶戏为例李嘉玲;32-35
贵州天柱高酿镇山歌的音乐特征与传承发展罗仙泗;36-39
现代古筝京剧音乐元素作品的发展与创新——以《夜深沉》《醉京斓》为例雍雅婷;40-43
对竹笛吹奏风门快速形成的做法与探究童富明;44-48
非遗传承视角下四川竹琴保护与发展研究赵玥;49-51+109
作曲理论与作品分析
施尼特凯作品中的音名主题——以《致敬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为例谢天翔;52-56
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材料组织赵静;57-61
李斯特三首交响诗的审美特色解读陈晓光;62-65
江文也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音乐言语研究李龙;66-69
论唐建平竹笛协奏曲《飞歌》的创作特色刘陈;70-73
AI趋势下的数字化对流行音乐创作发展研究刘宏淄;74-77
钢琴作品《努玛阿美》的创作特点及演奏分析刘莺;78-81
属七和弦的由来及其转位和声音响特点徐飞;82-85
以儒学内涵论当代艺术歌曲《诔词》创作的哲学思维与启发雷林瀚;86-90
中国音乐史
宋代教坊机构考述刘娣;98-101
音乐考古学在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意义分析孙介孚;102-105
宫宏宇晚清上海租界外侨音乐活动研究动态肖林玲;106-109
音乐教育
指向教学改革的“扬州清曲”课堂创新实践研究鞠培媛;卞丽娟;110-113
节奏训练在钢琴集体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刘炫蔚;114-117
音乐表演
美声唱法中气息控制探究陈庆庆;118-121+125
哈恰图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中的重音及演奏方法崔琳婧;122-125
莫扎特《D大调钢琴奏鸣曲K576》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巧分析樊永晔;126-129
声乐作品《康定情歌》的地域文化表达与声乐演绎康慧敏;130-133
潘行紫旻的创作风格及合唱作品《云中》的指挥艺术处理刘思欣;134-137
民族歌剧《江姐》的形象塑造和演唱风格比较分析——以铁金和王莉的演唱为例马克实;138-141
混声合唱《忆秦娥·娄山关》的创作特征及情感处理马元华;142-145
音乐想象在声乐演唱中的运用——以张瑞艺术歌曲《歌》为例徐娟;张一敏;146-149
民族歌剧《运河谣》的创作特征和艺术表现分析杨佳燚;150-153
刘福安钢琴改编曲《采茶扑蝶》音乐分析与演奏诠释周昌印;154-157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曲演奏中的音色塑造技巧朱晓彬;158-161
音乐论坛
观其形,探其意,思其源——读贾达群《作曲与分析》所思、所感张媛媛;162-169
高校校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性角色廖钊;谭惠丹;170-173
体裁·修辞·分析模式探寻——马修·莱利《海顿与莫扎特时代的维也纳小调交响曲》评析赵月卿;174-177
山西地方优秀红歌的思想启智和培根铸魂价值研究梁音子;178-180+184
“两创”理念下秦皇岛优秀传统文化昌黎地秧歌创新传承研究石媛莹;181-184
《黄河之声》约稿函1
许云鹤作品许云鹤;186
 

发布日期: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