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艺术大观》2025年03期
目录
卷首语
让自己快乐泰戈尔;1
醉墨艺海
精神的三间小屋毕淑敏;2
绚丽画彩
徐悲鸿“中西融合”的人物画孙雄志;4-6
艺术至“真”之梵高游凯旋;7-9
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及情感表达宋金香;10-12
美术与设计
绘画观念与绘画语言的交融——从形成到实践曹丁戈;13-15
东方哲思在动态雕塑中的语言转译徐雅璐;16-18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李萌;19-21
广西五色糯米饭在中国画中的文化价值与传承黄翠崇;22-24
民间美术元素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王雪歌;25-27
基于濒危野生动物——长江江豚保护的插画设计与文创产品应用刘凤;28-30
赛博朋克与我国传统建筑美学在工笔画中的融合杨洪伟;李丹;31-33
图形创意在动态海报设计中的视觉重构程艳姣;34-36
综合材料绘画中的拼贴技法——以第五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为例汪鹤童;37-39
基于民俗文化符号的青岛文创盲盒设计策略与实践孙雅鑫;40-42
图形符号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信息交互纪相成;43-47
景德镇窑注子注碗在包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赵常昊;王亦林;闫予琪;48-50
舞蹈与舞台
独具匠心,口碑载道——“现象级”民族舞剧《红楼梦》叶龙彪;51-53
评剧表演艺术中情感与表现的思考杨路;54-56
话剧舞台表演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技巧沈璐;57-59
话剧表演中的情感与肢体语言刘璐;60-62
闽南文化视域下的舞剧创作——以闽南民间舞蹈诗《沉沉的厝里情》为例卢康欣;63-65
广西花山岩壁画中蛙形符号在壮族舞蹈作品中的创作孔玲玲;66-68
歌剧《卡门》中卡门角色的表演创作方法与实践李奥;69-71
基于传统手法的创新求异——柏辽兹歌剧《秘密法庭的法官》序曲曹燕;72-74
中国传统戏剧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以话剧《红楼梦之少年犹记》为例郭洪涛;75-77
二胡的舞台表演艺术与演奏技巧分析——以《雪山魂塑》为例石淼淼;78-80
音乐律动
莫扎特《G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与演奏张博晗;81-83
钢琴表演艺术的美学感悟徐乐;84-86
新疆民族音乐在中国现代音乐中的传承王海珍;87-89
肖邦钢琴协奏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奏方法车超;90-92
中国民族声乐作品的钢琴伴奏音型运用吴泽琴;93-95
情感层次构建在声乐作品演绎中的应用尹楠;96-98
钢琴音乐创作中传统戏曲元素的融入路径胡思雨;99-101
钢琴踏板技巧在演奏不同音乐时期作品中的应用策略齐楠;102-104
跨文化视角下的世界民歌演唱技巧比较杨钰莹;105-107
影视与数字化
《那山那人那狗》与《1980年代的爱情》电影视听表现比较与文化景观的视觉营造朱家玥;108-110
戏剧影视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方法毕静;111-113
科技创新与艺术融合:科创类综艺节目的舞台表现力高峰;114-116
数字插画中地域传统文化的应用赵雁鸣;117-119
话剧表演艺术与影视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融通性滕彦玮;120-122
SMCR模型下的四维保护路径——以旬邑彩贴剪纸为例苏雅;123-125
媒介融合与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影视与新媒体艺术赵芸艺;126-128
中国文化
湘潭纸影历史溯源与文化内涵胡瑶;129-131
云南傣族织锦纹样艺术——以西双版纳象纹样为例冯子凌;钟雨含;132-134
陇东道情曲牌析述张金竹;135-137
当代艺术视野下的畲族文化李雪儿;薛迪泷;张燕;138-140
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以丽江永胜掐丝珐琅为例毛恺瑞;141-143
传统艺术与新媒体艺术的融合策略李冰;144-146
鲁中地区宣卷仪式音乐形态贾增辉;147-149
传统书法观念与现代审美融合下的书法创作张雅雯;150-152
艺教论坛
新时代高校美育建设的价值及路径朱映瑜;153-155
壮锦传统几何纹在广西中学美术课程中的开发与实践张文萱;156-158
美育视域下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教学路径——以梧州职业学院为例龙贵芳;159-161
高职特殊教育院校视障学生管乐演奏识谱训练方法刘嘉晨;162-164
佳作赏析
《石窗物语》舞蹈黄雪;章淑莲;165
《大象无形》招贴设计冷凛;166
《人与自然》招贴设计冷凛;166
《麻滩冷冬》水彩何奇异;167
《晴江冬霭》水彩何奇异;167
《景观灯》景观设计作品高旭;168
德国插画家Karlotta Freier作品中多彩的故事感2
海子作品海子;7
2024年NLPA(自然风景摄影奖)获奖作品欣赏8-9
折扇之美10
吴冬梅 国画作品吴冬梅;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