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艺术大观》2025年02期

艺术大观》2025年02期
目录
卷首语
云淡风轻黄东俞;1
醉墨艺海
炒米胡同里面看夕阳迟子建;2
猫冬王俊喜;3
美术与设计
巨然“淡墨轻岚”的笔墨程式与意蕴田智可;4-6
现代汝瓷玉青釉“龙头杯”的文化内涵与美学价值王慧婷;7-9
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艺术周全佺;10-12
传统吉祥纹样与现代平面设计思维的融合张越;13-15
指尖上的文化交融——即墨花边的文化解读杨卓铭;16-18
中国传统元素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的应用于萱泽;19-21
文化传承视角下民俗家具数字化衍生设计张祎明;冯雨;22-24
非遗工艺美术中的工匠精神与现代艺术创作的融合与传承杨蕾蕾;25-27
民间美术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殷丽婷;28-30
绚丽画彩
宋代工笔画的写实风格及其美学意蕴李承鸿;31-33
国画人物色彩与造型品鉴夏荣炼;34-36
中国神话故事在美术国风插画设计中的应用——以“手绘招贴”为例陈月乔;37-39
“澳门南湾”外销画特征尹融智;40-42
中外艺术贸易往来对屏风艺术的影响——以“荷兰朝贡”款彩屏风为例顾羲和;43-45
舞蹈与舞台
话剧表演艺术中演员情感表达的提升技巧赵晓晨;46-48
舞台灯光色彩在现代演出中的创新维度田建鑫;刘云海;49-51
从皮黄到弋阳:赣胡在赣剧声腔变革中的艺术蜕变李东璟;52-54
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陕西非遗民间舞蹈的活态保护刘璐;55-57
双轮驱动破解主旋律戏剧之困局熊鹰;58-60
新时代社会思潮下的舞蹈艺术发展赵丹妮;61-63
演员的身体意识建构门庆宝;邵天喜;64-67
音乐律动
《受伤的新娘》的音乐特征和不同演唱版本对比郑雯文;68-70
从《茉莉花》到《图兰朵》:中国民歌在西方歌剧中的跨文化演绎与影响汪枫烁;71-73
勃拉姆斯的音乐风格特征陈之曲;74-76
管弦乐作品《春节序曲》在电子管风琴上的演奏特点李妍慧;77-79
唱响《黄河大合唱》的民族情怀胡朝敏;80-82
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审美美学艺术张千慧;83-85
中国民族歌剧中戏曲元素的借鉴和运用臧汉博;86-88
大提琴在戏曲乐队中的张力和空间问题舒娅;89-91
长笛曲《威尼斯狂欢节》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高馨平;92-94
提升低音提琴演奏效果的路径刘雨潇;95-97
声乐演唱结合音乐美学的必要性及路径陶宥乔;98-100
领略新化山歌灵魂之美,体悟价值光辉之韵王莉婷;唐劭;101-103
舒伯特D960第一乐章赏析李雨昕;104-106
扬琴艺术在社会需求中的多维应用与发展沈颖颖;107-109
影视与数字化
湘西电影中的民族视域与人文旨向——以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为例周中海;110-113
电子音乐的跨时代演变:电影《银翼杀手》与《银翼杀手2049》姚远;114-116
中国动画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路径孟涵;117-119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在AI赋能下的美学呈现杨迪;120-122
内蒙古电影行业的商业蓝图与发展愿景那仁毕力格;123-125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VR技术的应用魏然;126-128
新媒体艺术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播与影响陈亚飞;129-131
中国文化
福建泉州南鼓正反面空鼓的声学特性杨薇;132-134
林散之草书笔墨赏鉴与幻变吴巍巍;135-137
材料创新驱动下的非遗技艺重构与可持续发展——以点翠工艺为例郑络津;王智杰;138-140
胶东地区戏剧柳腔的传承及其创新贾小熠;141-143
书法艺术演变与现代风格融合路径汤杨;144-146
数字交互媒体驱动下书法艺术传播革新常其格;147-149
艺教论坛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视野下的歌曲写作课程范例——以《天山放歌》为例张赢;150-152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视障学生器乐教学改进策略董鹤辰;153-155
合唱活动对高中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升的影响耿瑞颂;156-158
陕西地域文化资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创新应用刘英;159-161
中学美术对传承民间艺术的意义与发展罗祖坤;162-164
佳作赏析
《雪域归途》水彩画任山;165
《白玫瑰》水彩画任山;165
《花》水彩画任山;166
《静谧午后》水彩画任山;166
《锦绣花园》空间设计图赵悟;董家骏;167
《春归放笩》国画黄庆标;168
《山水含清辉 林幽偏聚鸟》国画黄庆标;168
意大利画家奥斯卡·吉利亚的艺术世界2
语录加缪;7
美丽的新西兰南岛8-9
美丽自由的鸟儿10
《十二生肖——马》吴冬梅;11
《十二生肖——羊》吴冬梅;12
 

发布日期: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