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艺术家》2025年01期

艺术家》2025年01期
目录
艺术作品
《午后》董瑞;安喆;2
《荷韵翠影》任超宇;3
阮维作品阮维;4
精品视角
“聚”的叙述方式——大型主题油画《万人空巷》解读林文彪;5-7
中医五行音乐治疗对疾病辅助治疗的探讨研究金钰;赵泽云;8-10
美术视点
王维与水墨雪景山水画田智可;11-13
媒介融合背景下木版年画的非遗传承与活化刘博;韩向洋;14-16
浅谈艺术疗愈视角下现代女性插画创作——艺术表达与情感治愈的融合盛嘉文;王熙竹;17-19
辽代宜州广胜寺塔伎乐砖雕研究苗泓羽;20-22
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结构与美感剖析许清萍;23-25
唐代织锦中宝相花纹样的艺术内涵与文化价值探析黄超;景艳艳;26-28
海派花鸟画的审美现代性探究贾彤欣;29-31
设计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产品中新媒体交互设计应用策略孙文涛;郭嵩;戴卓龙;32-34
基于形态仿生的智能头盔设计应用研究郑丽萍;徐书凝;35-37
基于《文心雕龙》“通变观”谈当代中国汽车外观造型设计的发展李启;38-40
音乐与舞蹈
古筝协奏曲《行者》的音乐特色与演奏技法分析程倩倩;41-43
浅析钢琴曲《南海渔童》的力度层次刘雯卉;周晨;44-46
从文物“活”起来视角探讨中国古典舞发展方向刘洋;47-49
《平均律钢琴曲集》BWV893作品分析詹舒颖;50-52
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Op.98第一乐章的音乐风格特点探析柴甜甜;李诗芬;53-55
莫扎特小提琴作品的演奏分析侯圣杰;56-58
普罗科菲耶夫的敲击性钢琴弹奏技巧解析黄蕊;59-61
浅谈东北秧歌的现代化发展冯佳玮;62-64
大提琴演奏音色与发音技巧张可欣;65-67
论艺术传播视野下舞蹈与音乐的和合共生李雪莹;康迦南;68-70
民国时期艺术歌曲的艺术语言与钢琴伴奏研究苏晶晶;71-73
古筝曲《行者》的艺术特色与演奏技法分析陈心怡;74-76
艺术教育
视唱练耳与音乐教学法的融合教学思考丁璐;80-83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自弹自唱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张放放;84-86
数字化时代“共享融合式”社区美育基地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曾庆宇;王影;87-89
高校声乐教学中的美育现状与创新研究梁毅;90-92
音乐鉴赏教学有效性提升探究王东京;93-95
声乐歌唱思维的培养研究李香珍;96-98
基于Cite Space对国内近十年音乐核心素养的可视化分析席渊;99-101
艺术杂谈
戏剧编剧舞台应用能力提升研究周磊;102-104
数智时代下河南博物馆体验性设计研究霍书婳;105-107
AI技术赋能广府非遗传承和创新设计研究——以广绣为例张甜甜;108-110
从生态环境角度探讨石鼓文的渔猎文化因素陈宏翠;111-113
徐州“彭城七里”城市文脉品牌数字化传播研究陈丹彤;114-116
复州皮影在辽宁文旅小镇景观建设中的应用郭富城;尹国华;117-119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天津博物馆的文化短视频传播模式研究——以周邓纪念馆、觉悟社纪念馆为例肖思怡;120-122
“康乾盛世”帝王的音乐美学思想管窥杨睿;轩小杨;123-125
浅析现实题材舞剧中的“非现实”创作手法——以舞剧《记忆深处》为例贺玉;126-128
古典与现代——两部芭蕾舞剧《睡美人》比较研究李爽;132-134
当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审美流变与趋势探析李亚男;135-137
文化融合背景下声乐文化的传播策略与路径探究刘娜;138-140
戏剧与影视
“计划行为理论”下观众观看网络电影的意愿及行为研究莫盛杰;杨俊芳;147-151
现实主义电影中的叙事美学分析——以《我不是药神》为例胡秀敏;林必越;152-154
意识流电影:精神世界的显影——以《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例孟丽花;155-157
AI技术在影视行业中的应用现状与趋势张梦瑶;于宸瑄;158-160
绘梦国音祁占平;赵艺竹;161
 

发布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