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艺术家》2023年12期

艺术作品
陈胄艺术作品陈胄;2
郑隆玮艺术作品郑隆玮;3
金静 郭雨晴艺术作品金静;郭雨晴;4
苏文杰艺术作品苏文杰;5
李龙熙 宫铭睿艺术作品李龙熙;宫铭睿;6
钱嘉琦 刘卓艺术作品钱嘉琦;刘卓;7
周晓艺术作品周晓;8
李森寿艺术作品李森寿;9
吴青霞艺术作品吴青霞;10
精品视角
近现代红色建筑的美学价值研究——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例赵斯越;11-13
视觉传达的艺术意境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杨博;14-16
精神性——中国艺术评论中的非显现因素宫晓东;17-19
戏剧表演中的舞台道具使用研究罗长发;20-22
凤阳花鼓非遗文化的新媒体视觉创新传播策略韩君;赵颜;23-26
城市工业遗产景观再生与改造设计策略研究古夏瑜;林建桃;27-29
美术视点
宋代山水人物画中杖的文人精神朱金琪;30-32
浅析山水画当中的生命精神李东菊;33-35
油画的笔触和肌理研究吴嘉佳;36-38
设计艺术
陕西红色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李昕;39-41
以VR技术为基础的动漫人物三维设计分析邓海香;42-44
数字化艺术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石拓;赵佰慧;王鹏;45-47
绿色低碳设计理念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赵佰慧;王鹏;石拓;48-50
音乐与舞蹈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中“雾”的意境塑造郑倩宇;51-53
融合传统与现代:蒙古族舞蹈创作中的文化认同与艺术创新王慧楠;54-56
二胡作品《斑鸠调》中的赣南客家音乐风格演奏解析郭焕;57-59
不同版本的钢琴伴奏对声乐表演的作用——以《蓝色爱情海》为例韩思宇;60-62
肢体语言在合唱指挥中的价值及具体运用张旖旎;63-65
关于中国风格弦乐四重奏的思考张雯萱;66-68
舞蹈表演中二度创作的动作运用与情感表达研究张琳;69-71
浅谈锡伯族贝伦舞表演形式的变迁王红玉;72-74
浅谈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美育价值陈舒怡;75-77
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创作特点与演奏要点分析邵笑;78-80
陇东(崇信)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探析张轲;81-83
试论舞蹈表演中情绪的转化——以独舞《孔乙己》为例张雨昕;84-86
浅谈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及调控方法唐悦;87-89
钢琴弹唱技巧对歌曲音乐表现力的提升与应用孙鹭;90-92
肖邦《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演奏分析张妤;93-95
艺术教育
高校声乐教育助力黔东南苗族情歌传承的研究孙鹏飞;96-98
高校男声小组唱的教学探索与实践——以音乐剧《血色湘江》中《红色的军旗》为例田昀艳;杨鹏;99-103
乡村振兴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黄文卿;104-106
戏剧与影视
中国影视剧作品中的女性角色王洋;107-109
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演技巧舒朵朵;110-112
接受美学视域下的创伤电影研究——以《地久天长》为例李莹瑜;贺莹;113-115
浅析梨园戏科范程式的表演艺术——以旦角科范表演为例吴依遥;116-118
论话剧表演艺术中的生活化与戏剧化王萍;119-121
“戏剧三角”与“他人即地狱”生命困境的戏谑化演绎刘丁丁;122-125
武戏文做,粤剧文武生表演艺术分析裴小明;126-128
激情燃烧的岁月——赏析军旅话剧《历史的天空》曹锦源;129-131
数字时代戏曲艺术的多元化表现杨颖;132-134
类型论视角下新国产神话动画电影研究胡丹;魏思晨;135-138
音乐剧《血色湘江》中“韦江”的艺术形象塑造及诠释——以咏叹调《名字》为例田昀艳;黄兴;139-142
论电影《0.5毫米》中的老年群体意识与自我意识李嘉迪;丁智才;143-145
艺术杂谈
云冈石窟与敦煌石窟壁画塑像比较研究胡博;146-148
展览标签“去中心化”分析——以观念艺术策展实践为语境乔丹;149-151
乡村文化变迁视角下的空间治理研究周海军;152-154
自我的诠释:关于潘玉良和方君璧理论建构的比较研究张晓;155-157
文学艺术
论马尔罗小说《人的状况》中的中国形象及生成机制陈逗逗;张海燕;马敏洁;158-160
《美丽乡村民居之二》周晓;161
 

发布日期: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