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明日风尚》2024年23期
目录
学思践悟二十大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进书香南京建设吴兵;1-3
影音舞蹈
对当代国产动画发展的思考——以《长安三万里》为例张天昱;4-6
中国实验电影的发展李政霖;7-9
新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民族歌剧创新性发展的思考罗黛;10-13
古诗词艺术歌曲《锦瑟》音乐风格与演唱技巧分析张扬果儿;14-16
区域性音乐文化的建构与发展——以安多弹唱为例许力戈;17-19
钢琴伴奏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运用魏哲渊;20-22
李斯特钢琴作品艺术特点分析——以《献词》为例刘磊;朱银华;23-25
声乐美声融入合唱音乐中的效果与观赏价值陈超平;26-28
云南民歌《小河淌水》不同演唱版本分析钱师琪;29-31
关于新时期美声唱法民族化的思考白雁;32-34
音乐剧《悲惨世界》音乐风格与演绎技巧分析窦茉丹;35-37
技巧训练对舞蹈表演中情感表达的影响张超超;38-40
浅议粟特乐舞及其音乐传承魏敏;41-43
舞蹈表演中壮族天琴文化元素的创新融合李伊;44-46
维吾尔族舞蹈中眼神训练的重要性李一涵;47-49
传统舞蹈文化在当代审美表达中的思考——以系列舞蹈“云南映象”中佤族部分为例张璇;50-52
浅议筝曲《云裳诉》中的诗与乐孙悦;53-55
书画雕塑
陈洪绶花鸟画造型的独特性——以花卉为例方雯;56-58
浅谈人工智能技术与中国画创作李辉;59-61
杨维桢书法艺术特征吴驰;62-64
时尚设计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海报设计中的应用——以《吉庆癸卯》海报设计为例徐梦婷;65-68
影视动画中叙事结构与角色外观设计的关联性吴东宪;69-71
北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设计的工艺创新与发展策略王松;李春梅;杜垚影;72-74
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陈兆鋆;75-77
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乡村景观设计探讨付淇;李吉;78-80
绿色理念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探讨黄沁;王驰;81-83
数字藏品赋能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创新设计聂寒璐;84-86
文旅融合背景下品牌形象设计创新分析王若楠;87-89
地域性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于涵;90-92
融合传统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在老年卫浴中的新探索徐可欣;93-95
数字化时代美术设计在出版物中的创新应用刘晶;96-98
摄影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马丽媛;田婧婧;吕志鹏;99-101
基于旧城更新的植物器皿设计赵思民;102-104
高校校园疗愈景观设计研究与应用万宇彤;王鑫宇;105-107
人工智能绘画在数字媒体设计中的创新性融合应用孟鑫;108-110
场所精神视角下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分析刘脉;柳奇;111-113
舞台音响效果的艺术设计策略彭劲嘉;114-116
文学文艺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浅议《园冶》设计思想姚钧心;117-120
写实与象征的结合——工匠精神图像小说的艺术风格研究张晓明;121-123
纵横历史长河的《昭君的咏叹》吴昊;124-126
篆书《峄山碑》与《三坟记》风格对比分析吕少波;127-129
从修辞到审美——论朗吉弩斯和博克的崇高美学思想李纤纤;130-132
“一带一路”视域下广西少数民族声乐的舞台创演探讨——以壮族合唱《黑衣壮的酒》为例蓝莹;133-135
唐宋陶瓷工艺美术的美学分析姜维;136-138
艺界交流
新媒体时代下高校民俗文化传播策略——以傣族剪纸为例朱昊敏;139-142
消费符号学视域下乌镇戏剧节商业模式的构建李璇;143-145
东北书店出版物插图与装帧的特点分析侯雪媛;邢义杰;146-148
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模式的创新——以动画专业为例陈慧敏;王守云;于照亚;149-151
大漆工艺中底胎和胎体的制作方法陈嘉会;152-154
中国古典舞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功能郭昕;155-157
街道空间美学对城市更新的影响李志伟;刘海青;郑凯;158-160
明代益宣王妃首饰纹饰在博物馆文创中的应用孙凌晨;161-163
数字时代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产生的影响杨鑫杰;164-166
服装表演中个性化情感表达的策略张娟;167-169
新时代儿童戏剧艺术发展策略分析艾米佳;170-172
秦腔表演中角色内心活动与眼神的运用晁花兰;173-175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模式程亭亭;176-178
新媒介环境下青少年音乐审美的文化认同路径李恩卉;姜庭玥;179-18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对羌族婚嫁歌的传承与保护李虎;182-184
色彩在儿童剧舞台美术设计中的运用吴磊;185-187
合唱艺术中蕴含的审美素养李颖;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