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大众文艺》2025年06期
目录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大数据赋能新时代群众文化发展的价值探析于兆蒂;马玉欢;1-3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口述史语境下河北易县“摆字龙灯”新时代发展研究马语汐;张竹岩;4-6
藏戏与社火的历史文化交融研究孙霖鑫;邵卉芳;7-9
挖掘黄河非遗文化助推县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崔志敏;10-12
文艺评论
量子叙事下《K氏零度》中的不确定性困境与超越张沥文;13-15
《余生》鉴赏兼论黎紫书创作新变王明洁;16-18
文学场域与身份建构:赵树理农村写作的进退维艰魏信迪;吴淑玄;19-21
近代城市书写视野里再读《风月梦》与《海上花列传》汪贻菡;22-24
论女性自我追寻之路的得与失——以《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与《82年生的金智英》为例李连;25-27
文博与数字化研究
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周艳舞;28-30
美术与设计研究
基于地域非遗的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以广东地区为例肖阳;31-34
城市品牌下的地铁视觉设计——以苏州为例吴伊凡;35-37
再次拥抱生活的助力器——“色彩本土化”在色彩干预疗法中的探索刘涵玉;38-40
现代设计下的非遗尹武刺绣:传统与现代的视觉重构郭玉娇;陈梦鑫;高旖婧;41-43
四川怀远藤编在灯具产品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叶方;黎源;44-46
当代中国画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表现分析郭姣;47-49
基于竖杆设施的城市洪涝灾害救援产品设计张宁;李雪祺;50-52
逆城市化艺术空间内的教育功能研究陆晴川;53-55
从艳艳女史看中国古代女性画家的身份困境与艺术表达刘英;56-58
黄土高原地貌山水画写生创作研究高波;张敏;59-61
音乐理论研究
黄自艺术歌曲《春思曲》《思乡》的艺术特点与演唱要点甘露露;62-64
声乐演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研究陈龙;65-67
原创红色歌曲的爱国主义教育感识——以红歌《我们》为例付子奥;王悦;邓欢;68-70
古典音乐自媒体运营模式创新研究——以双琴侠TSV为例黄盛威;71-74
湘北地区音乐舞蹈文化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肖雅;75-77
舞蹈与舞台艺术
论粤戏《晴雯补裘》对情的消解沈倩如;78-80
探析中国戏曲的现代营销之道——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为例刘妍;王婷婷;81-83
影视传媒研究
中国电影对中国古典诗词中美学思想的继承与转化表达吴若桐;84-86
祛魅·赋魅:短视频媒介对东北文化符号的再生产及其区域振兴效应于济铭;87-89
熊猫头动画在当下的时代境遇及现象学分析单佳琪;90-92
从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分析电影《我不是药神》徐桐沁;93-95
拓新·张力·互融——论《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的电影与舞台剧改编赵芃青;王家瑞;96-98
广西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在抖音的运营策略研究梁梁;99-101
新时期运城地区群众影评研究(1981~1990)许佳一;102-104+74
艺术学与艺术教育研究
小学美术“古桥越韵”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与文化传承孔颖;105-107
基于OBE+PBL教学模式的高职标志设计课程教学路径研究吴苏叶;108-110
绘本创作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耿偲特;111-113
瑶族民间美术与中学美术课程融合的实践黎冰;114-116
红色文化在中学美育中的发展现状与价值探析——以北京某中学艺术教育为例王静凡;117-119
谈中小学水彩画教育问题与策略黄进艺;120-122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钢琴集体课教学分析与思考王泽;123-125
人工智能发展下早期艺术音乐教育开展的实践路径探究马莉;126-128
文化传承背景下的高校美育课程改革探析李文帅;129-131
文化理论与教育
基于地方文化资源的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践郑哲琼;132-134
VUCA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国际经验及中国特色张勇财;135-138
“一站式”学生社区视阈下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析张兆轩;139-141
感受力的培养——绘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研究邱圣翔;邓梦婷;142-144
红色文化融入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内在逻辑曹睿男;李洋;145-147
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的现实困境及提升路径王璐;石曼;孙梦晗;148-150
美育浸润行动背景下红色美术赋能乡村幼儿教师培养路径研究张冬;151-153
平面设计与制作实操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设计与探索黄巧能;154-156
新疆屯垦戍边文化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渗透卜云;马秀玲;157-159
新时代高校工会助推教师职业发展路径探究闫霏;160-162
艺术类高校民族教育传播路径研究邱圣茹;163-165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虞志洪;166-168
新媒体载体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研究赵楠;舒保国;169-171
红色美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实践路径许又方;蒋娜;172-174
大学生社会情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何菊红;175-177
探索美育浸润新路径,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艺术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的思考曾娇琳;178-180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路径苟晓朦;李耀;181-183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思路探究刘旺;184-186
行政管理专业“国际政治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王海成;冯丹娃;徐璐;187-189
新形势下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探究应小青;190-192
“全过程、三方协同、四个维度”思政育人模式探析——以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寇嫒丽;193-195
“一站式”学生社区时空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辛福恩;刘沛静;196-198
高校大类培养背景下班主任思想教育引领创新实例研究田薇;199-20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策略分析钟亿;庾庐山;202-204
基于ACT疗法的高职心理健康课程设计畅相韦;205-207
新时代提升思政课教师业务素养的路径雷金星;208-210
智能技术赋能下的英语基础写作教学改革实践胡雅坪;211-213
文化综合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姜莹莹;214-216
体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以丽水市为例雷震洲;217-21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贾永胜;张正鹏;220-222
从破洞牛仔裤到新式马面裙——服饰语言的奴性与自由陈梦;223-225
书法艺术在戏剧中的表现应用探究何华夏;226-228
彭琬 郑晶晶作品彭琬;郑晶晶;2
智能引导与强化认知——基于新手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研究的HMI&HUD概念设计辛嘉恬;229
重庆工商大学作品欣赏曹若彬;朱琳雅;李元琴;武旭阳;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