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大众文艺》2025年02期

大众文艺》2025年02期
目录
原创平台
在祖国大地上走梁宝忠;1
我的家在哪梁宝忠;2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文化馆青少年美育服务创新发展路径的探究——以佛山市禅城区文化馆实践为例谭慧娉;3-5
一样的烟火,不一样的人家——由舞蹈《烟火人家》浅谈群众文化中舞蹈普及新趋势路瑶;6-8
文艺评论
《纺织姑娘的夜歌》诗歌赏析王一帆;9-11
超越疼痛的救赎之旅:论张翎《生命中最黑暗的夜晚》的叙事策略曹璇;12-14
生态批评视角下布林克曼《风景》分析刘明皓;刘惠宇;15-17
《推销员之死》:美国梦中暗藏的价值观困境邵悠扬;18-20
论《西厢记》的当代改编——以楚剧《又从西厢过》为例袁梦;21-23
从“囚徒困境”看作为品牌的布莱希特何玉蔚;24-26
论《阿娜河畔》的爱情书写黄俊鑫;27-29+33
《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中生态要素的内容考察与多样性分析罗峥嵘;30-33
精神分析与内卷视角下的《在轮下》深度剖析廖梓翔;34-36
文博与数字化研究
数字经济背景下非遗数据开放问题初探邢晶晶;37-39
社区图书馆发展模式研究——以昆明市社区图书馆为例杨霞;40-42
数字赋能长沙红色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路径研究张振雄;43-45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中国文学经典阅读推广:问题、成因与应对赵阳;46-48
面向创新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路径研究——以平江九龙舞为例单霆;彭茜;49-51
美术与设计研究
佛山灯彩艺术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高尚卿;李耀祖;汤繁稀;52-54
古壮字设计的视觉叙事策略研究陈磊;55-57
历史文化街区主题景观的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刘雄飞;58-60
设计心理学在商业视觉设计中的应用何姿霏;61-63
突破传统需求:儿童绘本在艺术风格中的新探索金紫薇;冯驭;64-66
现代娱乐性媒介中神秘叙事的表现刘伊澄;67-69
移动育婴室的模块化设计方法研究常以琳;司源;赵健淅;宋佳;谭向东;70-72
编织,从女红到艺术创作刘蔚;73-75
符号的介入与当代艺术的转向——波普艺术的当代性与表达朱晟杰;76-78
漆画艺术非遗传承、智慧融合与美育实践——以下帅乡民族学校为例吴君茹;徐琳;李响;79-81
数字化技术驱动非遗文创产品创新发展研究陈志远;82-84
音乐理论研究
浅析萨班《乐论》中的声乐演唱技巧与音乐美学意蕴唐绍博;85-87
对音乐听觉、音乐作品的结构、音乐表演和音乐风格的说明罗奥;88-91
“音调之更新”——杨立青《三重奏》民族性“语码”何弦;92-94
舞蹈与舞台艺术
参与者在舞台剧排演和表演中的集体意识培养郑丽娜;95-97
论小剧场实验戏曲《秋胡戏妻》的性别话语重建张唯钰;曾静;98-100
戏曲表演中司鼓的地位与作用陈辉;101-103
中国古典舞的传统美学探究索丹娜;104-106
影视传媒研究
时代故事中的“幽默”——简析影视剧《漫长的季节》的美学风格陈昊;107-109
中国非遗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探究——以蕲春艾灸在印尼的跨文化传播研究为例王紫源;王翌阳;黄钢;110-112
主题的统摄与“暧昧”的叙事——《燃烧》的叙事与视听浅析叶卓铮;叶志海;113-115
中国自闭症谱系障碍公益电影发展研究刘慧;116-118
语言与写作研究
跨文化意识在旅游景点英译中的运用分析王勤舟;119-121
文史哲研究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王焕煜;122-124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李昭苏;125-127
艺术学与艺术教育研究
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李温喜;康国珍;128-131
基于新课标的高师古筝课程改革研究鲍子苑;132-13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弹奏能力提升的多元路径探索陈瑶;135-137
理工科高校舞蹈鉴赏课程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王雨馨;138-140
师范学院音乐舞蹈专业普、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为例杨拂音;141-143
“可见”的学前教育钢琴课程谢诗音;144-146
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摄影教育的反思与变革李振寰;147-149
核心素养视野下高校花鸟画教学改革策略研究张萍;150-152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孙因;153-155
中小学合唱高水平美育团队建设研究——以广州市教育局扶持合唱高水平学生美育团队项目为例徐昆明;156-158
衡山县乡土资源融入美术课程策略研究张晓洁;陈美云;唐诗雨;159-161
舞动治疗(DMT)对大学生负面情绪干预的影响段知含;李晗;海兰云天;陈蒨蒨;162-164
文化理论与教育
主旋律影视作品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农文莺;刘婕妤;165-167
发展心理学视域下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金相宜;于志英;朱文琪;168-170
借思政剧目融入山西高校美育建设赵牧原;171-173
内蒙古高校美育现状分析云宇峰;174-176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路径优化程开龙;177-179
徐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文学类课程思政研究郜淼;180-182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研学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探索梁晨;183-185
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融合路径白素萍;186-188
高职院校党的二十大精神“三进”实践路径探究鲁丹;189-191
OBE框架下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学位设计的质量提升路径王成涛;牛绿林;192-194
“一带一路”视域下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路径研究袁敏;195-197
徐特立的德育方法及其对新时代教育的启示易晓;198-200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自尊的影响分析赵楠;201-203
全面阅读与健身共同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任民锋;潘丽娜;张银娜;宋瑞卿;张宁;204-206
贵州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调研与分析陈忠吉;李成雪;207-209
新一轮审核评估视角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优化杨晶晶;210-212
文化综合
薪火传承还是市场化选择——5G时代非遗技艺的生存与发展徐璐;余茜;阿孜古丽·库尔班江;213-215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王婷婷;216-218
广西高校档案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与思考李雅婷;刘朝文;219-221+225
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东湖村龙鱼舞的艺术表达、美学特征解析陈锦通;222-225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李响;226-228
周晓敏作品周晓敏;2
大众文艺编辑部声明229
艺术作品欣赏邬蓉;刘家璇;刘涵灵;230
 

发布日期: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