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大众文艺》2024年14期
目录
群文论坛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群众文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罗代兵;1-3
群众文化馆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吴革玲;4-6
晋察冀战线剧社发展简史刘光展;李洁;7-9
文艺评论
诡谲的物——论《潮骚》与《莎乐美》中的物写作李由;10-12
陶渊明在《诗品》中的源流考辨冯坚培;13-15
从想象到凝视——葛亮长篇小说中的“地理中国”形象探究宋雨桐;16-18
在隐喻和体验之间——论《李季推墓志》悼亡诗的意象表现方雨彦;19-21
情绪总动员——解读《头脑特工队》中青少年应激状态下的情绪调节冯惠遵;张涛;杨堃;22-24
文博论坛
博物馆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初探——以金昌市博物馆为例李小娟;25-27
葬玉“一隅至周身”的变化与礼法秩序的关系研究张林焰;28-30
美术与设计
地域文化元素在龙江旅游纪念品包装中的传承与创新刘辉;韩沛阳;张杰;31-33
数字时代美术馆的公共性未来延伸研究杨彦霞;34-36
儒学向度的雷州古民居建筑意符之蕴刘文君;褚成阳;37-39
传统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实践应用研究周宇;40-42
“触·目”:动态影像装置中盲童的非视觉感知呈现张羽;43-45
科西莫一世与维基奥宫——以维基奥宫的改造为例说明政治与艺术的关系张建涌;46-48
数字绘画视域下传统绘画的传承与创新何柳青;49-51
旅游凝视视角下的城市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李雯佳;52-54
音乐理论
谈合唱艺术中声乐发声技巧的训练策略赵艺琳;55-57
黑水嘉绒藏族原生态劳动民歌分析与探究廖颖;魏飚;罗泽龙;58-60
浅析壮族民歌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以广西天峨县壮族民歌为例牙兰锐;61-63
美声唱法与中国古典诗词歌曲实践关系探究汤静;曹潇文;64-66
舞蹈研究
非遗舞蹈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传承与发展研究——以海城高跷秧歌为例哈璎芷;67-69
舞台艺术
化妆造型如何帮助演员进入角色——以话剧《出山!》为例唐琦;70-72
影视传媒
延安时期纪录电影到新主流电影中“群像特征”衍变分析司文;73-75
媒介时代下中国影视文化的发展趋势探讨黄璐;76-78
凝视下觉醒:《申报》中的女教师形象(1915~1937)赵勒成;张思遥;79-82
传播学理论视域下英雄叙事传播的内在理路及当代启示——以抗美援朝文学为例张结平;83-86+186
非虚构题材电影创作中戏剧化的现实关照研究(2012~2022)申林;袁炜;87-89
语言与写作研究
翻译美学视角下《九歌·云中君》英译对比分析——以许渊冲和孙大雨英译本为例张坤;张宏瑜;90-92
美学视角下四字格在《黑暗物质》汉译中的应用徐艺榕;王进祥;93-95
文史哲研究
论清初理学家汤斌的禁戏动因孙培;96-98
《春秋》经传所载婚姻礼仪之变迁李晓丽;99-101
马克思艺术生产论的问题意识赵阳;102-104
图书馆论坛
图书馆服务思维研究潘明洁;105-107
文化教育
普职融通视域下“双师型”教师素质模型构建与发展路径研究羊双全;杨粟艳;108-110
传统音乐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方向研究崔长勇;111-113
红色文化融入乡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路径探究陈雅清;张贺贻;刘宇晨;114-116
课程思政理念下任务驱动法在数字艺术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研究孙玮宁;117-119
融入中华文化体验的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研究——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刘娟;120-122
新时代广西高职高专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途径研究蒋小翠;123-125
艺术设计课程体系下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陈晓鲁;126-128
加强高校钢琴基础理论课程构建的思政价值和路径分析浦佳锐;129-131
文化育人视域下高职视觉设计基础课堂革命实践探索梅皓然;阳馨;张修阳;132-134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策略研究李海燕;135-137
论二十世纪初“演讲”文化与教育发展强航;138-140
广西美育资源融入挑战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以应用型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为例吴薇;王泽兵;贠禄;141-143
关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任务导学法的实施研究田晖;144-146
表演专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李琳;刘愉佳;147-149
“三全育人”视域下“同课异构”模式对高校思政课的新启示张海宁;150-152
“1+X”证书制度下中职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研究——以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为例何罗平;费腾;许灵钰;153-155
基于UbD理论的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设计探究张一凡;156-158
“高级俄语”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以临沂大学“高级俄语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个案王会珍;159-161
高校音乐教学活动对提升素质教育的研究袁梦如;徐波波;162-164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引领力提升的路径研究张晨朝;陈聪;165-167
设计材料实验与实践在环境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杨博文;李可;董建;168-170
新课标下体验式教学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宋晓璐;张诗悦;171-173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毛晨斐;174-176
基于STEAM教育理念下校本美术课程的开发——以“5000元人民币玩转亚洲”为例朱晓玥;177-179
贵州青少年民族乐器培训辅导课程的转向路径研究刘念;180-182
数字化时代高校舞蹈教育的现状、机遇与挑战——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吴文君;183-186
基于理实一体化的中职化妆造型教学探究吴墨涵;187-189
广西非遗文化启蒙教育路径探索与实践罗春霞;黄晓莹;陈慧祎;何秋盈;李思思;190-192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孵化与建设途径探究江鹏扬;李海燕;193-195
儿童剧的校外艺术教育价值探寻彭韧;196-198
校史文化融入高等农林院校思政课教学路径探索邱泽慧;袁野;199-201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俞金君;202-204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院校大学语文“文-艺”融合式教学研究张兴茂;205-207
基于少数民族音乐元素的美育实践路径——以“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单元教学为例张景碧;208-210
外语类高校美育浸润行动之展览策划与实践探究——以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周姝礽;211-213
文化综合
国有文艺院团改革背景下组织承诺研究综述与思考许珩哲;练乃瑜;林乔苑;214-216
号角与强音:红歌视角抗战精神的青年化阐释洪丽华;217-219
网络传播视域下绍兴莲花落的视听艺术钱依洁;220-222
河西走廊多元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探析窦娟芳;223-225
新时期档案“双套制”的管理分析孙丽;226-228
文欣菊作品文欣菊;2+237
石琳作品《数字空间设计系列》石琳;229
唐珊作品《夏之韵》系列包袋设计唐珊;230
宫浩钦布面油画作品宫浩钦;231
王桥中国画作品王桥;232
文涛作品欣赏文涛;233
胡米一作品《振兴中国传统节日》胡米一;234
黄露诗油画作品黄露诗;235
忆在江川,乐在仁和:老旧小区改造设计陈婷郁;236
长青茶庄空间设计赵乾巽;马琪;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