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大众文艺》2024年12期
目录
原创平台
祖国啊,我热恋的祖国梁宝忠;1
马奶酒,我的护身符梁宝忠;2
非遗研究
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保护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李妮;梁宏章;3-5
群文论坛
浅谈非职业合唱团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曾艺;6-8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文艺创作——以曲艺干嗑《金笊篱》的创作为例张静;9-11
浅析睢宁苏北大鼓传承与发展丁洁;12-14
文艺评论
论《诚斋诗话》对《石林诗话》诗歌创作论的发展陈惠铃;15-17
“勃克林事件”与19世纪末的德国现代艺术批评徐子俊;18-20
莫愁前路无知己:《长安三万里》高适人物形象的三重价值内涵赵炜怡;21-23
文博论坛
“召夫鼎”的文献研究乔竹君;24-26
美术与设计
长江大保护视阈下宜昌滨江特色文化景观调查研究余菲菲;曾强;27-30
基于AIGC技术的黄河非遗艺术数字化传承与应用陈思;31-33
基于知识图谱的柳编技艺发展热点主题及研究趋势探析汪天雄;汪媛媛;徐蒙蒙;34-36
民间美术于陕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的应用价值探索万毅锋;37-39
探析漫画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王为一;吕亚果;40-42
具身概念的办公桌造型设计研究李芓娆;王晨熹;麻永欣;谭向东;43-45
从传统到国潮:地域文化视野下打造夜市品牌形象新策略——以江苏常州地区夜市为例浦茜;陈思羽;惠子倩;46-48
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研究朱玺;49-51
乡村振兴下的“农产品+文创品”创意农业品牌化设计研究李亚平;李子晗;52-54
再赴朝华——谈五四文化精神与木刻版画的传承与创新安丽梅;袁桂平;孙芳;55-57
音乐理论
古典与浪漫的融合——门德尔松《赫布里底群岛》和声技法分析薛茗琦;58-60
音乐创编与即兴创作的艺术融合:实践与发展路径的交互研究黄亚童;61-63
诗经作品视域下的字腔关系研究——以歌曲《关雎》为例夏子越;64-66
红色音乐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再现与重构田媚娜;67-69
舞蹈研究
网络时代视频舞评的发展与传播探究——以哔哩哔哩平台为例张瑛琪;70-72
竞赛语境下的中国现当代舞动作语汇创作思考——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为例唐瑞泽;73-75
以乐证舞,知古鉴今——评《中国古代乐舞史》彭小希;76-78
舞台艺术
见东方舞台奇迹——论《茶馆》戏剧文学构筑王美琪;79-81
影视传媒
工业巨轮下的失业哀歌,至红色革命中的觉醒之路——论布莱希特电影《库勒·旺贝》中的社会寓言林琳;82-84
中国档期电影发展研究——以2021~2024年元旦和春节档期电影票房数据为例俞晨涛;85-87
试析当下少儿科普图书新特征胡小芳;88-90
语言与写作研究
探寻“有爱有温度”的城市话语——以上海愚园路四明别墅话语为例翁洁;91-94
语言中机器隐喻对认知的反映和影响杨晨;95-97
推普背景下吴方言的传承与应用——以电视剧《繁花》为例张剑苗;98-100
“好”和“美丽”同“价格”的搭配研究郭林勇;华宣颖;101-103
文史哲研究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在二重维度空间存在的问题研究韩萍;蒋志燕;104-106
鸦片战争期间民众抗英新论黄付才;107-109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北宋“祖宗之法”的历史背景及其形成简析吴佳仪;110-112
文化教育
职业本科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以苏轼诗词教学为例周玲;113-115
研究思政工作对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性赵乐宏;116-118
基于音乐美育的音乐教学模式重构——以职业教育为例周梓薇;119-121
马兰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探析李芮;122-124
生命安全教育观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崔伶玲;125-127
生态文明视域下高等艺术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开发石莹莹;128-130
艺术教育融合非遗传承的美育创新模式研究袁佳鑫;郭懿;刘世忠;131-133
艺术类大学生“艺术+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研究——基于对云南艺术学院教育实践的考察李亚楠;134-13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融合的逻辑研究崔嘉琪;137-139
新文科背景下交互设计课程多元融合教学模式构建艾锦超;140-142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创新互动机制研究陈素婷;143-145
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路径谢璐;146-148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外语系四史教育策略研究吴彧君;杨晓霞;149-151
“互联网+”新时代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研究李美娴;152-154
新课标引领下小学美术大单元教学的探究陈虹;155-157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育的思考与实践吴卓;158-160
高校大学英语网络课程教学的应用与研究刘鸣;161-163
“三全育人”理念下运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彭俊杰;周律;164-166
“博物馆热”对当下美术类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应用研究——以陕西西安地区为例任陆昊;167-169
基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研学基地立德树人研究孔令利;170-172
影视艺术教育融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研究于文倩;付聪;肖盟;173-175
基于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夏芳;176-178
医学院校医学英语英汉互译的翻转课堂实践与探索沈军;179-181
中华茶文化在对外汉语初级课堂中的嵌入研究高阳光;李永;185-187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声乐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王朝辉;张歌;188-190
高校音乐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张曼;刘孟雅;191-193
以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为依托提升艺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许宁;席双双;刘若溪;李晨;194-196
异化与重塑:新时代大学生审美观现状探析李倩倩;197-199
聚焦核心素养,激发蒙正课堂新活力——新基础 新课标 新实践米然;200-202
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融入王晓丹;203-205
文化与旅游
数字产业推动文旅演艺品牌建设研究习汇文;206-208
文化综合
数字化“身体”作为艺术媒介的思考吴玲玲;张健;209-211
浅谈绍兴木造船虚拟博物馆的数字化构建陶炫程;周申奥;212-214
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地方戏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研究——以晋北道情为例薛娟;215-217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农村电商人才胜任力模型研究黄燕;218-220
知识与想象之间:清末民初催眠术图像研究李熙宁;221-224
基于大五人格特质的审美认知及其美育实践张笑娟;225-228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作品梁译文;郭蕙静;石少平;2
陈雅清摄影作品陈雅清;3
王梦哲《光之影》系列效果图王梦哲;4
韦学飞 陈慧杰作品韦学飞;陈慧杰;5
周雪倩作品周雪倩;6-7
左云飞 阁成萍作品左云飞;阁成萍;8
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作品李书睿;董舒妍;乔皓川;李梓硕;陈孟泽;肖景皓;9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欣赏杨凡;王清园;张宸龙;10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品尹旻昱;夏艺耘;姚源;229
杨肃羽油画作品杨肃羽;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