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艺海》2020年04期

 华夏艺谭

自媒体平台新冠疫情题材戏谑话语的批判分析——基于艺术生产视角(5)吴静怡
《牡丹亭记》与明代婚姻(7)刘容
梨园撷英
我演《瓜老种瓜》(9)郑仁森
舞台音响提升舞台艺术层次的路径探析(11)张曦元;张合;孙龙
湖南木偶戏造型的创新与演变(13)陈妮
黄钟大吕
“象征”三元递进结构下的“霓裳”风貌复现——民族管弦乐作品《蜀宫夜宴》研究(16)代心怡
石阡县仡佬族的婚嫁音乐(21)张玉凤;刘科
多元艺术形态发展趋势下的美声舞台表演(24)董剑
中国音乐史学研究方法浅谈(26)崔玉洋
闵惠芬二胡曲《阳关三叠》演奏艺术分析(28)朱红叶;石峥嵘
翩跹舞韵
中国古典舞《春江花月夜》的审美解读(34)谢鲤芯
从编导角度对傩舞源起、发展及当代传承的思考(36)王泽欣
广场舞健身及艺术价值评定(38)吕园欣
水墨丹青
魏晋南北朝时期故事画的叙事表现——以《洛神赋图》和《鹿王本生图》为例(40)安雪晴
吴门画派对花鸟画的创新与推进(42)包勇
创意思维在绘画创作中的体现(44)纪学知
石版画的独特艺术魅力(46)杨晓霞
基督教绘画的去圣化趋势(50)贾傲然
公众趣味的塑造者——惠斯勒艺术浅析(52)刘灵艺
传媒论道
从NASA到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品牌提升路径研究(54)韩思童;汪瑞霞
融媒体时代下纪录片的创作新趋向——以《了不起的匠人》为例(56)郭倩;李静
《心灵法医》与《法医秦明》叙事对比分析(59)魏子擎;徐明
《大明王朝1566》传播失利的原因(62)吴一唯
反战题材电影《1917》的艺术创新(64)桑屹峰
地铁场景下摄影镜头的对象(66)侯俊鹏
肖像摄影的产生与情感表达(68)胡雨婷
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70)梁艺函
村上隆视觉语言分析(72)王心玫
现代VI理念中的极简主义思想(74)谭慧丽
后网络艺术中的赛博朋克(76)沈茜茜
建筑景观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78)许艳
故宫文创产品中吉祥纹样的应用(80)王润琪
历史街区的文创产品设计——以常州青果巷为例(82)李璇;何佳
护肤品品牌标志设计探析(84)孙声;刘梓竹;王鑫
嘻哈文化下的专卖店设计(86)翟子敏;李博
地铁广告与互动媒体技术(88)康露露;孙琦
空间设计中的方案设计草图应用(90)张啸风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产品包装设计(92)吴亦寒;李若辉
私企办公空间的色彩设计(94)魏艳萍
在地文化影响下的民宿空间设计(96)张炜;赵孟麒;张倩
古典园林与城市公园中的植物配置(98)陈扬;钱可敦
中国动画新时代的到来(100)邓玉霞
食品包装设计中的简约维度(102)薛舒文
护花春泥
红色音乐和舞蹈融入高校教育的价值与路径(105)龚倩;郭贝贝
混合式教学: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改革新路径探究(108)王苗
核心素养理念下长沙市小学歌唱教学实践情况分析(112)张玲;杨思思
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价值观教育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114)苏美妮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高校工作室美术教育(116)李伟琴;陈健勇
幼儿绘本音乐创编教学实践探索(118)刘珈
对西方音乐史教学中中西比较视野的思考(121)于嘉晗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职业院校室内设计手绘课程教学改革(124)李秀慧
高等师范院校中国画教学新思路(126)叶春荣
音乐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之我见(128)张蜜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形体舞蹈课程设置“合理化”对策(130)曹艳
学·演·创·教——高校音乐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互动(132)李娜
奥尔夫音乐与节奏教学(134)李可
文化心旅
湘西民间祭祀仪式中的宗教美术(136)谷利民
文化觉醒背景下的中国设计风格萌发(139)杜明星
燕尾巧裁扬州纸——熊崇荣剪纸艺术研究(142)周林
战国漆器艺术审美研究——以虎座凤架鼓为例(144)吴鸣
“非遗进群众”对白马藏族舞蹈保护与传承的意义(146)付澜
平顺县东庄村聚落形态研究(148)靖玉娇;赵慧
中国传统节日色彩探析(150)赵倩
中式卷草纹与日式唐草纹的差异对比与实际应用(152)戴寅;李好;缪玲
DIY体验视角下的中国传统刺绣发展模式(154)宁静
地域振兴:从浦口火车站到筑波科学城(156)王奕;祝遵凌;朱仙美
威海东楮岛村海草房营建工艺(158)陈淑飞;李孟超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燕赵音乐资源产业化创新发展探究(160)侯芸莉;索亚敏;王钧宝
大众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艳俗艺术(162)陈柳青
文化馆管理职能与细则(164)杨玉倩
全域旅游视角下岳阳市休闲旅游产品体系的构建(166)余芳
缤纷图影
任志鹏版画作品选登任志鹏
任慧慧作品任慧慧
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海外巡演无
 

发布日期:20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