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诗意江南”在我国钢琴三重奏中的音响塑造——以“吴越新韵”的四部作品为例
张一琼
摘要:“诗意江南”是一个充满诗意和艺术魅力的地域文化符号,既体现了江南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又凝聚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传统。因此,“诗意江南”作为一个重要的题材和灵感来源,吸引着众多作曲家进行探索和实践。本文将“吴越新韵”创作团队以此为主题创作的四首钢琴三重奏作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中音响塑造的手段进行研究,探索地域文化符号的呈现方式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古蜀文明的音、声、形之描绘——管弦乐作品《金声玉笛·纵目》的音乐语言
周姝
摘要:作为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中心区域,古蜀文明所展现出的飘逸诡秘与神秘威仪引发了当代作曲家的无穷想象与个性化创作之声。作曲家杨晓忠的管弦乐作品《金声玉笛·纵目》引入具有古蜀文明隐喻意义的乐器,用本土与异域文明交融的独特古蜀文化符号,塑造出兼具神秘与浪漫特征的音响氛围与音乐语汇。文章从“形”之意象、“音”之特色与“声”之概念三个角度出发对作品《金声玉笛》进行分析,力图全方位呈现作曲家对古蜀文明的瑰丽想象与细致描绘,并解读作曲家在塑造古蜀文明之音声秘境时所采用的具体思路和创作手法。
爱丁堡艺术节的美学特性与传播评析
曹丽丽马卫星
摘要:爱丁堡艺术节是每年夏季在英国爱丁堡举行的国际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在其发展之中传递出的音乐传播美学特质,既实现了音乐思想、知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行为,也彰显出城市地域特色、公众认同程度、资源整合能力以及音乐传播影响力,其在音乐创意表达上带给世界观众深远的时代价值。关于爱丁堡艺术节音乐传播美学的学术研究中,同样存在现实问题的追问:其艺术传播本质是什么?爱丁堡艺术节在公众与艺术节之间究竟如何诉诸情感?其传播具有怎样的功能和价值?文章聚焦爱丁堡艺术节传播的影响力,探讨其传播理念,诠释其美学与时代价值。
音乐社会学(上)
约翰·谢泼德江松洁
摘要:文章译自英语世界权威音乐工具书《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2001)中的“音乐社会学”条目。该条目的作者约翰·谢泼德是当今国际上音乐社会学研究领域的领军学者之一,目前任职于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该条目内容大致可分为四部分,分别论及音乐社会学的社会学学理基础、学科历史、学科特点,以及该领域当前的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即音乐的社会意义、音乐作为社会互动、音乐作为社会认同,以及音乐作为商业化与工业化过程研究。作者对音乐社会学领域的重要学者及其代表作、观点均有简要述评。本中译文是该条目在国内的首次完整呈现,相信这将为国内的音乐社会学研究增添一份重要参考文献。
北方音乐 . 202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