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长江丛刊》2025年07期

长江丛刊》2025年07期
作品选
封2,封3-封4
本期关注
乡村振兴视阈下"小镇青年"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信心
程炼 潘诗愉 郑诗捷1-3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旅游语言景观英译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郝健4-6
语言研究
背诵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高绍满7-10
新文科背景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融合与创新——以滇池学院为例
王维佳11-13
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隋奇鑫14-16
智慧课堂模式下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研究
韩国磊 张丽晔17-19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动态评估框架建构
李成帅20-22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数智融合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彭晓娇23-25
民航服务类专业日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究——以《民航乘务日语教程》第二版为例
王清花26-28
语言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俄语专业教学的策略研究——以《高级俄语》课程为例
张洁29-31
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以国家公派到捷克教师案例为例
张靖32-34
"中国故事"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张晓35-37
文艺视野
桂北少数民族山歌的传承基础与价值探索
笪方能38-40
图形影像在数字媒介中的展示与应用——以创意城市插画为例
郭兆玮 郭甜41-43
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美育公选课教学研究——以新疆工程学院《经典电影鉴赏》课程为例
丁晓庆44-46
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思政教育探索
蒋思如 邝莉莉47-49
高校音乐教育儿歌弹唱技能教学改进思路探析
廖诗逸50-52
中职素描教学评价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蔡叶53-55
新时代红色影视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探析
王敏56-58
文艺视野
艺术院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文艺路径研究
袁宏松59-62
论技工院校设计构成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蒋小宇63-65
"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号教学平台助力贫困地区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申依林 金翰钧66-68
基于创作思维程序创建的剧本写作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以成都理工大学剧本写作类课程建设为例
焦资涵69-71
百家评论
泰国高校本科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调查研究——以泰国农业大学为例
潘蕾72-76
代际同窗馆——基于同居式养老的创新互助管理平台
李炜萱 朱宸逸 张焰良 王士心77-79
建设东北亚经济合作窗口城市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对策研究——以唐山市为例
李桃桃80-82
高铁客运站人力资源优化实践研究
曾泳贤83-85
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下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措施的探讨
罗雅色 王灿玲86-88
基于"DNA双螺旋结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型的构建探索
衣凯宁 顾海国 张兴梅 孙学瑜89-91
百家评论
地方本科高校专业调整与产业结构演进耦合协同发展的研究
马光波 关云虎92-94
高职来华留学生产教融合培育模式研究
陈小怡95-97
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教材编写与教学改革研究
刘阳98-100
劳动教育融入高等职业教育针织学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以"山羊绒针织全成型产品制作技艺"为例
高锡光 祁晓燕 贾明楚 张宇 郑丹丹101-103
提质培优之中职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实践探讨
王翠芳104-106
基于网络平台的职业院校终身教育服务模式研究
徐静蕾107-109
背景、成因与干预:构建职业院校青年英语教师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周楠 刘畅110-112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
谢珊珊 常蕾 李娜113-115
高职院校毕业生档案管理策略研究——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蒋贻芬116-118
基于"一体化"的科研档案创新管理
沈亚平119-121
百家评论
高中班主任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职责与策略研究
赵芳122-124
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路径探究——以广东省粤西地区某师范高校为例
侯美125-127
AIGC赋能广告专业教师教学方法创新路径探索研究
薄晨 喻馨君128-130
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与自我调控
冯九转131-133
双元制高教模式下的职普融通策略促进地方医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研究
曹福凯 赵震红 高晶134-136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及路径研究
奚婷婷137-139
基于KOMET模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杨婷140-142
文化探析
教育家精神融入职业教育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大智移云"新形势下会计专业为例
杨剑143-145
基于新型交互的高校对分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
陈萍146-148
思政课多元融合案例教学模式可行性分析
王芳149-151
文化探析
新时代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融入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刘文佳152-154
基于思政第二课堂的大学生"四史"教育现状分析研究
王甜155-157
全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的课程思政与信仰教育研究
邝慧霞158-160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转型与挑战
郑璐 邓华侔161-163
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问题链"教学研究
董玉164-166
基于职业分析的高职《跨境电商运营》课程思政教学探究与实践
胡思茵167-169
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
沈桃宇170-172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逻辑与路径研究
卢柯杙173-175
新时代中职民族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索——以天津市机电工艺技师学院为例
曾抗 赵新萌 次仁拉姆176-178
文哲论坛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优化路径
谷晓龙179-181
文哲论坛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以《商业银行经营学》课程为例
杨希 商广慧 段光君182-184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王垭轩 蔡淇惠185-187
"课程思政"导向下"卓越教师"培养模式的创新
王卿蕾188-19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基于"以人民为中心"视角
王晨昊191-193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构建与培育研究
王佳佳194-196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究
谢清勇 孙灿 何颖197-199
中职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探索——以同心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黑俊200-202
聚力"五维"打造"四个一流",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创优
宋志鹏203-205
全面振兴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究
杜若祎 王晓林206-208
基层党团组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探索
何秀锋209-211
文哲论坛
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探讨
方璇212-214
理论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王瑞琪 梁睿215-217
网络舆情分析课程的分层教学研究
曾裕涵218-220
辅导员工作视角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张宽广 陈赛男221-223
精准扶贫视阈下高职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刘杨 弓瑞娟 贾文广224-226
"学习型"寝室建设对地方院校本硕连读学生培养的影响——以哈尔滨商业大学英才学院为例
段莹 贾绍华227-229
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张志伟 魏亚情 王一冰230-2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阈下高校师德模范培育及其育人作用发挥研究
张海峰233-235
基于PDCA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刘旸 徐小博236-238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与遴选机制研究
于娜239-241
理论研究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产学研融合模式研究
孙君242-244
红色文化赋能高中思政课活力课堂构建路径研究
范慧伦245-247
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几点思考
郭蕊248-250
共生课堂引领下的初中地理微课艺术探究
魏欣彤251-253
民族地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研究
苏倩254-256

发布日期: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