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长江丛刊》2025年04期
作品选
封2,封3-封4
本期关注
新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策略论析
李岩峰1-3
语言研究
跨学科融合的《大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与反思——以《史记·项羽本纪》为例
陈亚萍 侯婵4-6
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策略研究
邵丽丽7-9
新课标下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李玲10-12
国际中文初级口语"5E"游戏化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越南儿童线上口语课为例
李思雨 刘君红13-15
课程思政视阈下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仲雨婷16-18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西班牙语专业建设的新理念与新进路
赵越 周晶19-21
新媒体环境下英语专业生态课堂的构建探究——以《综合英语》课堂为例
赵新兰22-24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张书媛 卢阳洋 杨頔25-27
语言研究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探究
李娜28-30
核心素养理念下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韩雨欣31-33
高职英语教学EGP与ESP课程融合路径研究
余璐34-36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计改革探索
黄喆37-39
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实践探索
马艳宁 朱惠敏40-42
以"跨文化交际"为主题的大单元关联与整合——8AM1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
黄诗然43-45
幼儿园阅读活动对幼儿全面发展的综合影响
吴琪46-48
大学英语课程价值引导体系建构价值与方法研究
张墨飞49-51
文艺视野
地方文化视域下国际运河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载体建构机制及实现路径研究
曾骏52-55
古典舞身韵在高校古典舞基本功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对策研究
吴昊56-58
文艺视野
新媒体短视频育人的困境与出路
吕文凯59-61
探索高校文创设计教学团队与科技型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
刘思思62-64
民办艺术院校党课类公选课程体系开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分析
何敏芝65-67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
尹婷婷68-70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培养途径创新研究
李娇71-73
构建专题纪录片在思政教育新时空场域中的实践范式
张嘉芮74-76
本地特色文化融入幼儿美术教育课程的途径探索
杨孟杰 金鑫77-79
百家评论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张凯80-82
浅谈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寿永光83-85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杨宇涵86-88
百家评论
基于数据分析的社区教育情况分析和学习效果分析
张沛宇89-91
基于学生自治的教学管理模式研究——M大学N学院的实践与探索
丁宇霞92-94
"4+0"人才培养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商科专业模块化教学管理路径探索与创新
王禹淇 刘怡萱 张鑫宇 朱茂林95-97
一站式学生社区视角下管理与育人模式创新研究
王迪 牛金一98-100
新时代高校研究型志愿服务的协同育人研究
魏宏101-103
多场景教学与应用型本科职业能力研究
李海波104-106
新时代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路径探析
王彧 汤静107-109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策探析
周明芳110-112
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策略研究
杨婧113-115
党建引领信息化打造高校基层样板支部建设新模式
王子齐 闫丽116-118
百家评论
高职院校"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育人的路径创新与实践
孙小利119-121
辅导员工作室助推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路径探析——以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萤火"辅导员工作室为例
钟心122-124
文书档案数字化管理在中职学校中的应用研究
林蔚菁125-127
初中学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费翔128-130
文化探析
如何更好发挥机关党支部的作用
洪飞131-133
基于课程思政的公安院校《孙子兵法》教学改革实践探析
唐欢欢134-136
基于"课程思政"的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丁畅137-139
探究新时代劳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丁楠140-142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赵晨羽143-145
高校官方微信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路径研究
赵玉光 耿祎璠 林凌 孙航 金玲 苏鹏146-148
文化探析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协同铸魂育人优化路径
李红典149-151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策略探究
杜钰152-154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创新路径研究
郑钰155-157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尚学增158-160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贺东161-163
"三教"改革视域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对策
谢月 王子健164-166
新媒体背景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孙永林167-169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研究
李莘170-172
幼儿园红色文化教学活动中的游戏化实践策略研究
边凯丽173-175
文哲论坛
先秦儒家义利观价值新探及其融入高职思政课堂研究
苏聪聪176-178
文哲论坛
高校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研究
孔明月179-181
百年党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张晔182-184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现状与挑战
列柳旭185-187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杨蕾188-190
高校思政教师数字化素养培育路径研究——基于"能力—动机—机会"(AMO)理论
吴倩191-193
中医药院校学风建设优化路径探讨——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四学"学业提升工作室为例
高莉莉194-196
高校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策略研究
周洁197-199
互联网接触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安徽省部分高校
徐小曼200-202
德育融合心育: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提升之路
赖丽丽203-205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路径探索和实践
马琳206-208
文哲论坛
新文科视域下社工类课程建设的理念创新与实践探索
朱晴晴 张沂209-211
积极心理干预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梁勰蓉 吴鹏燕 李文芳212-214
高职院校学生对"奋斗幸福观"认知现状的调查报告
钟学恒215-217
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辅导员提升政治引领力的路径探究——以厦门区域民办高职院校为例
吕青青 连志霞218-220
理论探究
浅谈青少年女子排球技战术训练中心理素质的提升
陈清221-223
人工智能ChatGPT对职业本科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综述——基于可视化文献回顾
钱文雯 石清菀 杨佳英 董孟欣224-226
高校智慧实验室建设研究
毛春晓227-229
大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干预与分析——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
符昂 张楚楚230-23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有效策略研究
张元233-235
高校思政课集体备课模式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白育文236-238
理论探究
基于产教融合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李梦妮239-241
项目参与式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刘梅242-244
就业导向下中职思政课教学创新实践研究
林榕245-247
浅谈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肖雪248-250
产教融合下电子商务竞赛培训与专业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研究
苏雅蓉251-253
乡村薄弱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提升路径探析
胡菲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