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目录

《长江丛刊》2025年02期

长江丛刊》2025年02期
作品选
封2,封3-封4
本期关注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古典诗歌意象词的加工研究
丁诗平1-3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性别使用差异研究
许雯倩4-6
红色精神:概念之较、生成逻辑、内涵阐释以及时代价值
戴晶晶7-9
语言研究
基于受众的外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效果及策略研究
王文钰 沈琳琪 叶杺柠 周楚苑10-14
后方法理论在初级国际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书瑶15-17
智慧教育视域下针对柬埔寨的中文教学设计——兼谈国际中文教学改革与模式创新
潘明静 杜剑18-20
对外汉语成语教学的现状与教学建议
宋洁21-23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杨楠 杨国香24-26
元话语教学在CET-4听力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孙露洁27-29
语言研究
"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与探讨
梁东燕30-32
"三进"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究
滕静 孙杰 兰金萍 倪佳33-35
共同体文化视角下的研究生英语教学探讨
曹晓明36-38
英语口语数字化教学实证研究——以英语口语信息管理系统辅助移动终端APP为例
蔡晓丽39-41
职业核心力DCI培育模式下高职英语课程重构与教学改革
胡璐42-44
浅析汉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以泰国武里南技术学院为例
广婵45-47
全人格教育理念下高职高专公共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及效果研究
黄明香48-50
产教融合视野中高职英语教育的改革策略探微
张婉轩51-53
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
宋越54-56
多模态理论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索与应用
林佳妮57-59
文艺视野
高校师范生美育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
李帅龙 周婷婷60-62
"两创"方针引领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探析
姚欢欢63-65
大思政课与高校美术教育的融合式发展研究
陈珂珂66-68
百家评论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路径分析
刘志超69-71
基层档案管理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晁明方72-74
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品牌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北流市中小学党建品牌建设为例
谢静75-77
中小学"五项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桂林市中小学为例
谢琳 何文78-82
"3+X"模式下应用型本科企业综合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的探索
金博 董航远83-8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辅导员职能探讨
张楚楚 符昂86-88
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特征及辅导策略
陶肖云 何彦妮 韦雪丹 禹林均 黄龙坚89-91
百家评论
专业认证整改背景下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余歆妍 周璐璐92-94
"双能力、双水平"提升导向的民办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路径分析
叶文显95-97
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地方高校日语专业阶梯式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郑香花98-100
高校学生自治组织的育人实效分析
王子君101-103
高职院校学生党建与学生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王元震 申传国 翟洪生104-106
基于大数据高职教师绩效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
姚慧琳107-109
基于教学实践的中职历史课标实施研究
苏若诚110-112
试论中职学校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陈小红 梁帮113-115
书院制育人模式下未成年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周春灵 丁汉民 严夏芊116-118
新教师家园沟通能力的现状与路径研究
吕光耀119-121
文化探析
基于职工调研基础上对基层工会强化思政工作的路径思考
张悦122-124
企业文化与思政工作融合创新策略研究
杨从军125-127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重维度
宋颖128-130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培养与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开展的有效路径研究
尹笑笑131-133
改革开放精神的历史主动与实践转化——以深圳高校省级样板支部入党教育为视角
王丰134-136
新媒体背景下应用型大学思政课程有效性提升策略
刘满 尹招元137-139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路径研究
吕常久140-142
以大学生入伍意愿提升为目标的精准思政教育模式探究
丁复珍143-145
人工智能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优化策略
黄洪松146-148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
颜倩149-151
文化探析
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路径研究
靳洪奎 赵希 杨雪芹152-154
高职思政课亲和力的多维价值与提升策略
龚婷155-157
"一体两翼三支撑"参与式课程思政教学新模式研究
高艳菊158-160
伟大建党精神培育高校时代新人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施雅琪161-163
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一体化机制的价值及其实现
居睿迪164-166
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探析
桑璐 何珊珊167-169
文哲论坛
异化劳动思想与新时代劳动者健康发展——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陈祚霖 夏琳杰170-172
新时代背景下以数字赋能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力的创新路径探析
何叶彩173-175
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张雅楠176-178
"精准就业"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探究
李容华179-181
文哲论坛
大学生成长为新时代好青年的路径研究——基于"知情意行"认知过程分析
杨锦钰182-184
基于深度学习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的探索实践
张明琦 任勃瑶 陈雪185-187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研究
匡芳188-190
OBE理念与职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耦合应用
张丽191-193
新时代高校特色廉洁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祁科豪194-196
"大思政"视域下中小学红色经典诵读创新实践研究
李涵迅197-199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的创新研究
刘芷尘 孙韫 朱伟燕 郑家伟200-202
中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优化路径探究
方琪203-205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意义和路径研究
冉亚梅 王红 柴文婕206-208
理论探究
红色场馆服务基层党建的路径探析
李明蓉209-211
理论探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指导实效性研究
吴仕善212-214
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有效性评估
张波215-217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学课程思政建设优化路径研究
张欢欢218-220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乔乔221-223
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践路径探析
王娟224-226
"敢担当、能担当":新时代青年教师担当素养培育研究
梁剑 卢轶227-229
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何寄奇230-232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思政课可视化作业的创新探索
刘妮妮233-235
技工院校学生通用职业素质与数字技能融合培养研究
侯鸿雁236-238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准教学路径探析
邓红彬 严红239-241
理论探究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于斌242-244
关于提升高职院校藏族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吕晓 侯林 施恺245-247
辅导员教育工作对毕业生就业影响研究
刘小路248-250
三全育人视域下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室建构初探
林燕清251-253
浅析苏霍姆林斯基关于困难儿童教育的思想
张小悦254-256

发布日期:2025-04-11